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5:12 浏览数:

(郑州轻工业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的影响,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资源建设;采访;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5—0135—0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已 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网络信息资源和纸质文献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基础。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和纸质文献资源的并存与发展、构成与变化,制定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发展策 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1.1 信息资源结构的更新

网络环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基础,而且使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过 去,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多是通过收集、整序、贮存而得的印刷型文献。在网络环境下,图 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逐步向数字资源倾斜,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是印刷型与数字型 并重。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源也将逐步成为图书馆收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1.2 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

传统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获取文献。现代图 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电子信息,往往比以往图书采购而来的资源更新、更快、更为丰富。信 息的获得,可通过购入、入网、联机使用、租用、交换和免费等多种方式,这些新的信息资 源获取方式,今后将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获取的主要方式。
1.3 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变化

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界多年来致力的目标。网络环境打破了图书馆自给 自足的信息资源保障模式,对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分工协调、互补优化提出了迫切的 要求。图书馆的馆藏将逐步转化为电子文献,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为其他图书 馆所分享,从而突破了信息传递的地理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4 信息资源购置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

购书经费短缺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校图书馆的难题。除了书刊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外,就高 校图书馆自身而言,主要是缺乏馆际协调。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馆可以便捷地使用互联网 上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由于有了网络资源作为后盾,各图 书馆可以将有限的经费去购买本馆最急需的、最常用的、最有特色的信息资源,而其他信息 需求则依靠网络资源去满足。所以,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购置经费的合理使用提 供了有利条件。
2 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2.1 层次性原则

贯彻层次性原则是指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服务对象即藏书结构的不同,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 需求的最佳的信息资源模式组合,对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
2.2 共享性原则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除本馆的现实馆藏外,大量的是网络上的资源。资源共享 是网络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取向。
2.3 特色化原则

图书馆必须将馆藏建设特色化,并在网上形成和突出自己的特色。特色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价值。为适应各专业读者的信 息需求,各高校图书馆必须紧紧围绕本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需求和科研需要 ,制定本馆的特色收藏原则。
2.4 重点性原则

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高校馆应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在客观全局的基础上坚持目标,突 出重点,集中人才,物力,财力,实行重点支持的思想,遵循全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避 免低起点重复,有序开发,使资金集中利用。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措施
3.1 保障传统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由于纸质文献有着固有的读者群体,而且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因此,目前 对纸质文献的积累仍然是馆藏建设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传统的藏书体系的系统性和连 续性。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藏书结构进行调整,使各类藏书比例趋于合理 ,形成合理的藏书体系。
3.2 加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涵盖各主要学科的数据库和购置 部分光盘产品,还可以把教学参考书、需求量较大的新到图书、重点学科用书等馆藏进行数 字化转换。应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有计划地购买部分权威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权, 方便相关数据库的检索和联机检索。
3.3 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特色化馆藏建设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注重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突出馆藏特点,准确定位,集中优势 ,形成特色信息资源。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特色,高校图书 馆可以将本校的优质稿源,包括教师的论文、科研报告、专著、等分散的学术信息集中起来 ,构成本校教师文库;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位论文收集,建立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②专业特 色,根据本校特定学科领域读者的性质,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建设为依 据,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对各类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建立具有专业特色 的数据库。
3.4 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质量参差不齐,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都无法把所 有的文献信息收全,因此具备网络环境的高校图书馆要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 LIS)建设,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分 工协作、资源共享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大趋势。
4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采访对策

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采访工作做得 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藏书质量。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化、数字化 图书馆的转轨过程中,图书采访工作尤为重要。
4.1 针对学校实际,确定采访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各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科研、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以学生和教师的信息需 求为基础,提出切合本馆实际的采访原则。高校图书馆所搜集的文献在内容上要体现本校的 专业特色,具备一定的科研价值、参考价值和指导价值,在广度上要体现藏书类型、文种及 参考工具书配备是否完备,在深度上要体现本校专业的最新前沿,反映本校专业的新进展和 最新研究成果。采访工作在有限经费的支持下,首先要保证以学校重点学科范围为主的文献 入藏,根据重点学科的设置和变化,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形成有本馆特色的文献布局,从而 发挥有限经费的效益,确保文献采访质量,真正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4.2 正确处理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的收藏关系

网络环境下文献载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既有网络信息资源,又有以磁盘、光盘为载体的 电子资源,同时存在传统的印刷型资源。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传统文献与数字化文献在图书 馆的服务工作中均不可忽视,缺一不可。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整体规划,从经 费、读者需求、阅读习惯、使用频率、馆藏文献的互补,协调采购合理分配各类型载体的文 献资源的经费比例,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计划地逐步增大电子文献的采购力度。 
4.3 加强采购协调配置

协调采购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各大高校图书馆采购的延伸和补充,可 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突出各高校的特色信息资源,提高整个高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尤其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情况来确定学科专业的协调采 购范围,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信息资源体系。在确定协调采购范围时,除了要兼顾高校 的专业设置外,还要考虑到高校原有的信息资源基础、科研优势、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 经济发展等。随着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范围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只有加快特色信息资源的 建设,才会维持和巩固已有的特色。

总之,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图书馆应根据本馆宗旨和读者的需求特点来建 设自己的馆藏信息资源,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邢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2006,(1):10~104. 
[2] 王广东.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2 9~30.
[3] 丁晓红.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前沿,2005,(7):248 ~250.
[4] 贾满玉,邢燕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 学刊,2008,(10):20~23.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信息资源 图书馆 高校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