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11 15:38:41 浏览数:

(1.江西中医学院图书馆;2.江西医学院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04)
摘 要: 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 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4大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人本管理;个性化服务 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9—0161—02

随着知识经济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传统图书馆正逐渐向数字图 书馆转变,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也面临新的挑战。在传统观念中,高校图书馆以纸质图书 文献等硬件体现其规模和能力,主要以馆藏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读者为研究对象。在知识 经济时代下,社会日新月异,读者需求不断变化,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专门化和多 样化。单纯借阅的运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必须引入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个性化服务”的服务理念,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人的价值,人 的心理,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各种潜能和创造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 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充分的体现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
1 高校图书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重软件轻软件的建设

据统计,现代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 图书馆员的素质。 由于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重科技,轻人文“的现 象。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图书馆片面的强调馆舍建设和硬件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的采用 ,而忽视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完善。图书馆大部分经费用于购置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 ,增加设备等,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造成科技至上,“人的素质”软件跟不上硬件设施的 发展。
1.2 图书馆地位低,人员素质差

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不高,管理层对图书馆人力资源不够重视,人员结构男女比例失调,知 识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失调,缺乏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加之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 击,许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在图书馆找不到自身价值发挥的空间而纷纷跳槽。
1.3 缺乏人本管理思想和个性化服务的意识

在大学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中,图书馆采访,分类,编目,信息咨询等一切工作都是围绕 文献开展的,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馆藏资料齐全,服务设施完备,借阅环境舒适。由于各种 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没真正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 的指导思想。没有完全以人本管理的思想对待读者,仍以管理书为中心,对各个层次,各种 需求的用户只能提供千篇一律的服务,仍沿用“等读者上门“保守被动的服务方式。缺乏一 切以读者需求为准则,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 信息资源需求的主动服务方式。
2 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对策
2.1 以图书馆职工为主,充分挖掘图书馆员潜力

人是创造,传播和运用知识的主体。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实践表明,只有 激活“人”与“技术“这两大管理要素,并实现其有效结合,才能有效实施高校图书馆的高 效率管理。特别是要在“人”这一要素的激活上下功夫。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领导 应重视人员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加强与图书馆员的沟通,获得馆员的认同感,充 分考虑人的愿望,需求和理想,尊重人的个性,不断激发馆员的创造性和潜能,为馆员的创 新提供充分的信任空间。

人的才能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位置上,才能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用人必须知人,了解其长处和短处,尤其了解他们的专长,然后按 其专长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另外,人与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也有差别,据统计,我国 高校图书馆职工中,女性占70%,最高达80%,而女性一般有耐心,细腻等优点,在人员安排 时要适当考虑。此外,人的年龄不同,经验、资历、能力都有所不同,如45~50岁的人,阅 历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强,处理问题老练;30~45岁的人,业务熟练,专业知识扎实,工作 责任心强,是骨干力量;30岁以下的年轻人,懂外语,懂计算机知识,思维活跃,接受新生 事物快。只有充分考虑这些人员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挖掘出潜力。
2.2 重视图书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存储和传递,是基于知识的开发, 创新和利用。图书馆员的素质关系到服务的质量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图书馆基本实 现了馆藏,借阅,阅览,咨询一条龙服务,馆员需要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只有精通目 录,熟悉馆藏,专业素质高的馆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馆员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将失去提高 自己服务读者的能力。图书馆可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为馆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不仅要为骨干馆员,更要为一般馆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 会,营造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馆员不断得到知识更新的机会,通过不断学习,不断 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从而增加个人的心理归属感,使得馆员愿意把个人理想同图书馆目标 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相互融洽的工作,发展参与和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 掘每一位馆员的自身潜力,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2.3 培养学科馆员,走知识服务之路

知识经济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管理走进图书馆成为一种趋势,高校图书 馆走知识服务之路也是一种必然,高校图书馆应着力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向以知识管理为指导 的知识服务发展。这是一种创新,需要大量的知识资源库和人力资源库作为基础,需要有专 门的知识管理专家来对知识进行挖掘。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培养学科馆员,他们是以知识的 生产,传播与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和提供服务的专职人员。其职责是了解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本身和馆员的知识需求,从内部和外部获取这些知识,并传递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建 立和营造一个能适合知识创新,促进学习,实现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环境。在服务方式上,学 科馆员使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从传统的借阅服务发展到信息服务,从参考咨询发展到知识服 务。他们充分利用智慧进行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最终解决问题,并运用信息推送技术开 展信息推送服务,运用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充当知识经济人的角色。
2.4 开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理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而产生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点。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创造性服务,这种创造性服务是 以读者的特殊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出发点,为读者提供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的高价值服务 ,是一种能让读者以快捷的方式获得读者的个体信息需求,根据读者提供的个性化需求或通 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读者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这种服务改变了图书 馆以往“我提供什么服务,读者接受什么服务“的服务,开创“读者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 提供什么服务”的服务方式。
2.4.1 对新生进行阅读指导。由于我国中学教育存在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弊端,许多学生进 入大学前只看课本,不看课外读物,知识面窄,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 但缺乏经验,思想单纯,鉴别能力低,对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料,不知从何着手,缺乏科学的 读书方法,在阅读方面产生一定的盲目性,效率很低。因此图书馆应对入学新生进行怎样利 用图书馆的教育,向学生讲授大学图书馆的职能和特点,教会他们利用各种目录,特别是利 用计算机进行书目检索,查阅所需的参考资料。图书馆应时刻保持与读者进行交流,关心读 者信息需求的变化,根据读者的反馈,改进图书馆工作,真正实现“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
2.4.2 对考研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考研学生的信息需求知识含量高,专指度强。为他 们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要了解其需要,要深入到考研读者中去,了解他们在考研学习中的 具 体信息需求,发放一些调查表,收集读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其文献需求及其他服务。 根据考生报考专业进行参考文献的收集,尽早让考生了解考研所需信息。图书馆可以根据本 校的考研情况,将读者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参考书目,相关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的报刊资源 ,信息资料进行二次深加工,以利读者研究,对比,选择。图书馆也可以根据考研读者的个 性,专业化需求,进行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建立特色考研资源库,并且将自建的特 色考研资源库与互联网的考研相关网站建立链接,使各数据库的内容得以充分揭示,将馆藏 资源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方便读者使用。考研学生在备考阶段,需要较长时间利用图 书馆,图书馆还可以在不影响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对个别考研读者尽可能延长阅览时间,以 满足考研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
2.4.3 课题协助服务。在一般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该校师资队伍水平 和 办学能力的一个尺度。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图书馆应主动 地承担课题研究全过程信息服务的责任,掌握他们研究课题的方向、内容、进度和所需的信 息资料,对其所需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及时为课题组提供最新的信息 资料,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为用户尽快进入专业及科研课题研究,不断对专业知识进行 更深入的探索提供保障。图书馆还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对其信息检索痕迹进行职能分 析,预测其可能的个性化发展,建立用户数据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结束语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 ,不同层次文献信息需求提供区别化,个性化服务的过程。通过人本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可 促进图书馆开发特色资源,优化读者服务,提高竞争力,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总之,人 本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图书馆服务 质量,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志林.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与管理创新[J].医学信息学,2007,(7). 
[2] 王晓卫.论“人本管理”与图书馆管理[J].科技信息,2007,(12). 
[3] 徐伟.知识经济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图书馆管理论坛,2 007,(7).
[4] 刘渝,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0).
[5] 孙扬民.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探讨,2007,(17) .

相关热词搜索: 人本 个性化服务 探讨 实行 图书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