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网络环境下面向学科的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2-03-12 15:06:49 浏览数:

(石家庄学院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论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并提 出了建立面向学科的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8)14—0116—01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始终是围绕本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而进行的,以需求为导向的资 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根本。而在高校中,由于读者知识层次的不同,读 者对文献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一切文献需求,因此建立适合本校读 者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我院是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升本后,专业发展迅速,已由14个师范性质专业发展到65个专 业,,几乎每年都有新增专业。学院在校生人数也由三、四千人发展到一万六千人,教师的 科研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必须调整以前的 藏书发展思路,制定适合自己学院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支持,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 信息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与学校各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 ,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相反,学科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文献资源建设也相应随之发展,它 为文献资源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
2 面向学科的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
2.1 纸质文献作为馆藏主体,保障教学基本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大学生和一般读者,应该优先保障他们的文献资源需求。他们 人数众多,自我文献保障能力差,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其文献需求相对集中于基础类、专 业基础类、科普类和消闲类书刊,便于集中采购,且文献使用率高。图书馆的文献采购重点 将主要是保障学生读者。其收藏内容应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适应,覆盖面要广。同时要注意 学科间的联系和学了建设的特点,遵循“保证一般,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文 献资源建设。纸质馆藏满足本校教学科研的一般性需求,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
2.2 适当发展电子文献,满足科研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需求矛盾主要体现为科研人员专、深信息需求与学生一般性阅读需要的矛盾。 专业科研工作涉及的研究方向多且各异,信息需求相对比较零散,并且要求文献内容具备较 高学术参考价值,希望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外的学科信息和科研动态。而一般读者人数众多, 文献需求主要用于课外阅读、自学参考需要。二者间的矛盾一直是高校图书馆两难的选择。 协调二者的矛盾可以在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的采购上加以侧重。通过购买电子资源特别是国 外优秀数据库,为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性强、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的电子信息。
2.3 针对重点学科充分挖掘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馆藏不再是只拥有有形文献信息资源,无形的网络信 息资源亦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为用户查询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 便,但由于信息数量大,种类多,网络信息搜索的引擎、文献信息的查询和检索途径有其各 自的局限性、复杂性,教学科研人员要在众多的信息中准确、全面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料 也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馆藏建 设思维方式,朝电子化、虚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把开发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作为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这是大势所趋。一些图书馆开始了对网络免费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的初步尝 试。由于网络信息数量大,且杂乱无序,需要图书馆员针对特定的主题给与搜集,加工,整 理,使之以有序化的形式提供给读者。图书馆应根据重点学科特色和科研方向,针对重点学 科教学科研成果需要,有重点地开发有关的信息,开展网上专题导航服务,建立专业网络信 息服务平台和信息导航系统。经常从网上下载各种有用的信息,并将其收集整理,建立网上 信息资源指南及搜索引擎,引导读者通过检索型搜索引擎和目录型搜索引擎快速有效地找到 关于某一专题的网址和信息资源。使网络信息真正成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
2.4 积极加入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实现共建共享

网络信息时代,一个图书馆无论规模多大,都不可能将所有文献收集齐全,信息资源共建共 享在高校图书馆界已成共识。因此,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成为拓展重点学科文献保 障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设,国家级及区域性网络化信 息资源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 抓住这一时机,一方面,开展校际馆际间分工合作,明确各自侧重点,加强联合采集力度; 对于大型的国外文献数据库可合作引进,共同使用。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技术,开展文献 传递服务。对内容比较偏、价格昂贵、获取较难的文献还可以寻求有偿形式的馆际互借或文 献传递,以此满足科研需要,积极同国内外相关重点学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建立和发 展业务关系,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商业性文献递送服务,从而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全 方位的信息支持,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只有走共同建设、共同利用的道路,才能弥 补自身馆藏的不足,提高了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淑萍.以人为本构建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体系[J].现代情报,2007 ,(4):117~120.
[2] 顾蔷芬.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新构想[J].情报探索,2006,(4) :37~39.

相关热词搜索: 保障体系 文献 学科 面向 建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