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中国西部信息扩张论

发布时间:2022-03-14 15:13:17 浏览数: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在金融危机中,我国西部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指出它不 应是被动的受血者,而应是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鲜活的有机体。
关键词:西部;信息扩张;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9)13—0088—02

我国西部地区是著名的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摇篮。西部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缔造、建设及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西部的经济发展迟缓,自然环境恶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了对西部地 区的投资,对改变这一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起 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西部又面临实现再 一次腾飞的历史机遇。

西部应紧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西部自身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发展自身是进步的关键 ,自身结构合理化,自身能力的提高,是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根本。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环 境优势、人文景观优势和民俗风情优势等,让外界了解自己,形成信息自然的“东部西进” 运动,展示自身独特的魅力,逐渐由信息弱势向信息强势转化。
1 我国西部信息扩张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化的进程不是简单的取代,更不是所谓的强力侵吞,它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相互的 吸收、改造、融合的过程。而信息化环境不仅仅体现物的效用,更是自身能动性的表征,它 既有人智慧的闪光,又有灿烂文明的融合与展现。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注重文明的 交融与发展,是信息化环境培育的必然要求。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西部边疆在塑造美 国独特文明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地移民把丰富多彩的文化随身带到定居地,各种 文化相互交汇,再生出多元独特的美国文化,造就了美国的文明。雷·艾伦·比林顿对西部 边疆的作用作了高度评价:“边疆的确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土地,但它对塑造美国文明起着作 用。美国独有的特性并非始单一的源流;欧洲传统,外国思想源源不断影响,民族混合、工 业革命扩展及阶级意识成长都是其影响因素。然而,在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及制度‘美国化’ 方面,没有任何力量比占领美洲大陆所必须的三百年间沿定居地西部边缘反复再生的文明所 起的作用更大”。我国西部发展的过程,也是西部文明重塑与自我展现的过程,西部的发展 离不开东部的支持,同样,东部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西部的进步。发展只能在共同的促进 中得以实现,繁荣只会在相互的尊重、共同的学习中才能变为现实。在与外部信息的交流过 程中,要充分的向外界展示自身,实施自身信息的扩张,形成东西部信息的良性互动。
2 我国西部信息扩张的对策

在信息化发展中,西部地区信息化要注意吸收与扩散相统一,变被动的吸收为主动的展 现,挖掘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形成信息源吸引有用的信息以壮大自己。
2.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大宣传的力度,注意广泛性、客观性结合。西部的舆论宣传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同时要注 意与多样性的统一,应充分利用当代文化推广的新载体,推广西部文化,如今,通信、网络 、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正在成为新的文化推广工具,应重视这些文化新产品 的产业规划、生产和出版,使其成为西部文化传播的载体。

长期以来西部由于受相对闭塞的发展环境制约,发达地区人们对西部形成认识的定式,风沙 漫天、愚昧落后、社会秩序混乱等几乎成为西部的标志。这一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 经济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更多的反映西部自身宣传的不力。在宣传中,由于商业利益的驱 动,新闻宣传部门为了扩大发行量,更多的喜好报道西部的落后面,正面的宣扬不够。适度 的报道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有利于社会的警醒和改进,但过多的嗜好阴暗面的报道,会 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正如,街头的乞丐,蓬头污面,他们喜好把自己的不幸展 示在众人面前,以换取最大限度的同情,一方面这是生存所迫,从另一意义上来看,把自己 血淋淋的伤口给别人看,这是弱者心灵自残的悲哀。西部应该自强、自立、自信,发达地区 的自我扩张,与其说是物质的优越,不如说是相比落后地区,他们更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发 展自身。西部的自我宣传,不仅要有量的扩张,也更要强调质的保障。应更多的报道其经济 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一面,报道西部创业的火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西部的发展建立良性的舆论氛围。
2.2 西部向外界的自我文化宣扬

西部的自我文化宣扬,是信息化环境培育的核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 方式,造就了悠久浓郁的民风民俗,丰富灿烂的西部文化,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精神资 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繁荣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文化 的繁荣。文化的传播包括物质(资金等)、技术、信息(人员的交流等)传播等,文化从本 质意义上无征服与侵略之谓,而是相互的吸收与转化,是融合后形成新的更具生命力的新的 文化形式。龙应台女士语:文化的吸收,中国人过西方人的情人节、感恩节等,只吸收了他 们的热闹,而没有吸收其本质的精髓,正如,把别人家的牌位供奉在自己家里,烧香、叩拜 ,而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和西方人过我们的端午节、重阳节一样滑稽。对它物简单的模仿 ,不是对自身的粗暴否定,就是无知的悲哀。信息化也是如此,西部信息化环境的培育应因 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自主信息的展示与扩张,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从物产、风 俗、环境、地域文化等领域展示自身。请铭记:任何形式的援助,自有其高尚的内因,但决 不可排除同情施舍的干系。发展才是硬道理,自身的强大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援助式经济绝 不可能诞生健全的经济胎儿。南方日报报道:深圳开展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努力把 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深圳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自身文化 的建设,被人们称作“文化的荒漠”。“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需要与必然选择。西部应以此为鉴,“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力发掘灿烂的民族文化,开 发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2.3 以西部特有的民俗风情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西部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狭义上,可以说表现在这些地方的一些民族特产,如布依、苗、 瑶的蜡染、扎染,藏族的藏刀、首饰、银制器皿,维吾尔族的花帽、纱巾、葡萄干,云南各 少数民族的大理石制品、刺绣品、织锦、天然药材等等;也可以表现在这些地区的民族小吃 ,如藏族的青稞酒、酥油茶、糌粑,新疆的羊肉串、手抓羊肉、手抓饭等,云南一些民族的 竹筒饭等等。而在广义方面则渗透于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之中,如傣族泼水节,白族的三 月街,藏族的开斋节、雪顿节,青海等地区土族、回族、东乡族等兄弟民族的花儿会等。除 了一些别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外,更有一些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其中最有名就是云南摩梭族 的“走婚制”,那里仍然延习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家庭中的女性占绝对权威,那里没有 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仍然过着孩子有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使得旅游 者耳目一新。因此以这些传统民族节日或者民俗习惯为契机所进行的旅游活动,都是西部有 巨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信息资源的自我展示,可在本地举办,如每年昆明举办 的国际旅游节及大型国际会议如:世界马铃薯大会。内蒙古的马奶酒节、草原美食节;新 疆吐鲁番葡萄节;西川的国际熊猫节等,都是宣传发展自身的成功典范。也有在异地甚至国 外举办,绚丽多姿的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由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西藏文化周”于2003年12月4日~18日在泰国的曼谷 、清迈、乌隆和洛坤府举行。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泰国举办大型综合性西藏文化活动,是中 泰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周将通过西藏歌舞演出、藏学家活佛交流、图片唐片 展览、电影电视展播等综合表现形式,全方位的展示西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浓郁独特 的风土人情。文明世界的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世界巡回展,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
2.4 发展以地方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的手工艺、服饰、药材等资源,它们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物,更是源于本地独特 的民情风俗的熏陶,融入了本地的丰富文化底蕴。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民族传统工艺品从生 产到产品风格,都保留着原始古朴、自然拙真的特色,它是我们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族工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同时是民族灿烂历 史文化的最好展现。工艺品的研究与开发,自然地会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起到 振兴繁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作用。如在医学方面,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都有较高的成就, 尤其是藏族医学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及神奇的疗效,具有广泛的影响,直到今天,北京、成 都等许多地方都设有藏医门诊或医院。西部大开发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 势,近年来,西藏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援藏不断深入的良机,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 发展,经济增长连续3年保持了12%以上的强劲势头,西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第二 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而旅游、藏医药、建筑建材、绿色食 品、高原生物等特色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要继续努力,把这些优 势尽量发挥出来。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特色经济,西部必须考虑怎样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 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 。把西部大开发不断推向深入。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每个时期实现的程度,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基本国情。我 们既要有紧迫感,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西部大开 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西部12个省、区、市,由于社会、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原因,基础 设施相当薄弱,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滞后。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任务,实现西部 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目标,时间也将是长期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建水.略论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3,(11).
[2] 金立群.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武友德.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周毅.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西部 扩张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