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16 15:08:16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通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及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提出了加强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检测体系  问题与难点  对策和建议

 

The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rui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 what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system does in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administation and the problem and the diffcult which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s existent ,and table the correspou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 which strengthen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farm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farm products quality  detection system the problem and the diffcult 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保障,是防止有害有毒物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担负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农业依法行政、规范农产品市场准入、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职责。实践证明,从产地环境保护到生产过程监控、到市场准入,都必须以检测工作作为技术基础;从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都必须以检测工作作为技术依据。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1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

通过三年的实践,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站(室)为骨干,以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监控点为依托的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农产品生产区域、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奠定了对全市主要农产品实施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的基础。

2003年以来,我市的做法:一是加强领导 保证建设资金投入。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2003年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第一件大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突破性工作来抓,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目标列入政府考核内容,列入市计委的计划和市财政的预算,2003年共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并确保今后每年100万元以上的建设资金投入。二是制订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建设。2003年我市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确定重点、量力而行、先易后难、有所侧重、合理分工、资源共享”的工作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搞好市(县)级检测中心、农业龙头企业、市场检测站(室)和基地监控点等三级布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设。三是建立机构加强检测队伍建设。2003年经市编委正式批准在市农业局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建成中心检测实验室,配备进口的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等检测仪器等设备设施,落实检测人员编制,选送技术人员到北京、上海、杭州等检测机构进行学习和习实培训,开展面向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强制性检测工作。其次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建立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业龙企业为载体的5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站(室),配备农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快速检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达8人,全面开展自律性检测。再者选择区域优势农产品特色基地,分蔬菜、水果、大米等农产品品种建立1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量安全监控点,1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送检点。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三年来共检测蔬菜、水果、兽禽等农产品样品1.32万个,开展强制性质量检测8次,放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26期,提出整改措施25条。配合完成省、温州市检测机构对市场、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11期,对全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实施了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合格率由2002年的90.5年提高到2004年的95.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到了十分重要地促进作用。

一是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消费。通过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了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二是推动农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通过检测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区,进行跟踪督查,找出原因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积极引导生产者改变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清洁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三是促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检测工作的开展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更加注重从产品的源头控制最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从农业投入品、种子供应、生产、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从而促进了一批安全品牌农产品迅速崛起。2004年底止,我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7个,14.8多万亩,带动农户3.2万户;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14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1个,认证产品年总产值达7.8亿元。

 

3 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3.1 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是阻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二个层次:一是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乡镇基层干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深度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从而在工作中没有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二是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农业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但大多数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导致检测体系建设止步不前。
    3.2 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多头管理。造成职能不清,要求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检测结果不规范、无法横向比较,缺乏一个科学、客观、实用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影响了检测体系的有序、快速发展。二是农产品市场经营环境。检测体系建设必须在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中,才可能得以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发展缓慢,极大地影响了检测体系建设。 

  3.3 检测科技人才匮乏

检测科技人才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检测科技人才,不可能建立起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目前,在县(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科技工作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检测人员缺乏,人才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3.4 建设资金不足

资金短缺是阻碍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检测体系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长期以来,县(市)级在基础性、公益性测试基本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化验室仪器设备普遍陈旧,缺少与农产品质量检测职能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服务功能下降,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落后,现有仪器的功能、速度和效率难以满足对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要求,难以对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近年资金投入所有提升,即使如此,资金也是杯水车薪,致使县(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举步维艰。

4 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对策和建议

4.1 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检测体系建设重要性地认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牵涉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社会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的问题,而只有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才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检测体系建设就无从谈起。就政府而言,要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发展当作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广大农民和企业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2 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扶植检测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技术机构,检测体系建设需要政府支持。当前,应急需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与措施: 一是建立科学的检测人才培养机制,要结合县(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特点,把检测人才的培养摆在突出的位置,为他们提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县(市)事业心强、技术过硬的综合检测人才科技队伍。二是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应增加检测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计划、编制、科技等部门大力支持,确保检测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应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作为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补充,推动检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4.3合理科学规划,搞好检测资源整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应以科学、合理的布局为前提,以完善检测手段,提升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科学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行检测体机构建设,要突出重点,本着建设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检测体系建设。要根据当地农产品区域布局、产品种类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检测网络。应依托本地本系统现有的技术推广、检测中心(站、所、室)的检测力量,实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防止和杜绝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4.4 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检测体系有效管理

实施检测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期需要,一是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要有机构,做到“三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确保有效正常运行;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和信息发布等制度,充分发挥效能作用;三是要加强检测网点监督管理,抓好自律性检测,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时效性、权威性,以满足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需要。

 

相关热词搜索: 某市 体系建设 农产品 实践 检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