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农村公路管理所双保双促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11 15:11:15 浏览数:

XX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双保双促”专题调研  
—以农村公路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XX区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措施、经验  

1、深刻认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2、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合理、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及资金支持。  

3、严把工程质量关。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农村公路建设坚持“加强管理、质量第一、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4、科学举措促进度。工程进度是工程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保证。一是积累近几年的经验,广泛吸收社会上有实力、有资质、信誉好的施工单位。二是早动手、早部署,倒排工期,自我加压,交通局同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三是交通局对每一片区均派驻工程协调人员,负责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营造群众支持、乡镇协助的宽松施工环境。  

5、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资金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证,XX区把资金作为农村公路项目顺利实施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分任务,压担子,实打实抓。一是区政府将配套资金的筹集任务按照工程计划情况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限期上缴工程配套资金,并由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同时采取了“群众筹一点、向在外人员募一点、地方政府捐一点”的多渠道筹集资金办法。三是按照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规定,针对县乡道改建项目的资金筹集,采取由施工企业垫资或贷款,区财政提供担保,承诺还本付息的方式,以确保XX区配套资金的筹措,使配套资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6、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农村公路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各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管、养。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讲,我区农村公路缺乏系统规划,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建设质量控制力度较弱,缺乏资金支持,建、管、养比例失调,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与实现我区跨越发展宏伟目标、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要求相比,农村公路交通总体上仍十分落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村公路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地区的各类道路建设。交通局应根据各乡镇、办事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分布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必须以新编制的区域城乡居民点规划为依据,否则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总之,农村公路建设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宁慢勿乱”。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应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多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农民根本利益。在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广大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造成的乡村债务、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应与加强资金监管结合起来。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庞大的综合性工程,如果没有全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各地方政府要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大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资等方式,切实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的筹资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公路建设中去,防止中间截留和挪用。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资金应当足额按时到位,不得留有资金缺口,并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期支付。  

 四是农村公路管养应与“四个主体”结合。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省、市、县、乡四级人民政府的共同责任。省级人民政府担负着制定建设规划、编制养护计划、统筹安排养护资金、做好指导督查等工作,它是领导主体;县(区)级人民政府负责建设、规划、实施,筹集管理养护资金以及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组织沿线广大农民群众的任务,它是直接责任主体;县(区)级交通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承担着日常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它是实施主体;乡镇人民政府也有资金筹措和养护管理的义务,它是配合主体。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XX区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每年需统筹安排100.09万元的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政府还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拓宽农村公路养护筹资渠道,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争取社会各方面捐助及经营政府经济资源和交通资源投资。  

  五是农村公路养管应与农民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广大农民群众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要将广大农民群众摆在农村公路建、养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利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农村公路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希望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公路发展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投入少、见效快的农村公路发展新路子。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发展工作的管理,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公路发展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所 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 专题 双保双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