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库

发布时间:2021-08-27 19:46:10 浏览数:

 1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复习题 1 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 1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 S

 = 2 V, I S

 = 2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 AB

 为 (

 )。

 (a) 3 V

  (b) 1 V

 (c) 2 V

  1 1 题

 2 2 题

 2 2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 U S

 , I S

 均 为 正 值,其 工 作 状 态 是 (

 )。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 率

 (b) 电 流 源 发 出 功 率 (c)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不 发 出 功 率

 3 3 、半 导 体 二 极 管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具 有(

  )。

 (a)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b)

 单 向 导 电 性

  (c)

 电 压 放 大 作 用 4 4 、旋 转 磁 场 的 转 速 n 1

 与 极 对 数 p

 和 电 源 频 率 f

 的 关 系 是(

 ) 。

 (a) nfp160 

  (b) nfp1602

  (c) npf160 

 5 5 、若 把 电 路 中 原 来 电 位 为 -2 V 的 一 点 改 为 电 位 参 考 点,则 改 后 的 电 路 中,各 点 电 位 比 原 来(

 )。

 (a) 变 高

  (b) 变 低

 (c) 不 能 确 定 6 6 、某 三 相 电 源 的 电 动 势 分 别 为 e tA 20 314 16 sin( ) V, e B

 = 20 sin (314 t -104  ) , e tC V  20 314 136 sin( ) ,当

 t

 = 13 s

 时,该 三 相 电 动 势 之 和 为

 (

 )。

 (a) 20 V

  (b) 202 V

  (c) 0 V 7 7 、 某 三 角 形 联 接 的 纯 电 容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上,已 知 各 相 容 抗 X C

 = 6 ,线 电 流 为 10

 A,则 三 相 视 在 功 率 (

 )。

 (a) 1 800 VA

 (b) 600 VA

 (c) 600 W 8 8 、 图 示 电 路 中, R = X L = X C = 1 ,则 电 压 表 的 读 数 为 (

 )。

 (a) 0

 (b) 1

 (c) 2

  UISS+BAIU SS ..1 1+ZjABCUR.c C LI.X+-2 0j

 jLCR RVVXX+-。

 2

  8 8 题

 9 9 题

 9 9 、图 示 正 弦 电 路 中, R X L  10 , U UAB BC , 且 U 与 I 

 同 相, 则 复 阻 抗

 Z

 为 (

  )。

 (a) ( ) 5 5  j 

  (b) ( ) 5 5  j 

  (c) 10 45  

 二、

 如 图 所 示,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列 写 出 求 解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所 需 要 的 独 立 方 程。

  三、用 戴 维 南 定 理 求 2Ω 电 阻 中 所 流 过 的 电 流。

  四、如 图 所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220√2 sin314t V

 R=5.4Ω,

  L=12.7mH 试 求 电 路 的

 Z

 ,阻 抗角φ,电 流 I,功 率 P。

  五 、当 使 用 工 业 三 相 电 炉 时,常 常 采 取 改 变 电 阻 丝 的 接 法 来 调 节 加 热 温 度,今 有一 台 三 相 电 阻 炉,每 相 电 阻 为 8.68Ω,计 算:

 (1)线 电 压 为 380V 时,电 阻 炉 为 Δ 和 Y 形 联 接 的 功 率 是 多 少?

  (2)线 电 压 为 220V 时,电 阻 炉 为 Δ 联 接 的 功 率 是 多 少? 六、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U CC

 = 12 V, R B

 = 120 k, R E =

 3 k, R L

 = 15 k,晶 体 管 的   40 , U BE

 V  07 . ,要 求:(1)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图;(2)

 写 出 输 入 电 阻 r i

 的 表 达 式;(3)

 写 出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的 表 达 式;(4)

 C 1 , C 2 两 端

 直 流 电 压 分 别 ERRERRER 1 214 36352. . . .. .+-+-+-RE 4+3A1Ω2Ω6V.+LRiu+-

 3

  为 多 少?

 七 、

 ( 本

 大

 题 题 5 5 分

 ) )

 试 述 图 中 的 几 处 错 误 是 哪 些?

 八、 ( 本

 大

 题 题 0 10 分

 ) )

 如 图 试 求 输 出 电 压 U 0 的 可 调 范 围 是 多 少 ?

  九 、 ( 本

 大

 题 题 0 10 分

 ) )

 Y112M -4 型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U N

 = 380 V, 形 接 法, I N = 8.8 A, P N

 = 4 kW,  N

 = 0.845, nN

 = 1 440 r / min。求:(1)

 在 额 定 工 作 状 态 下 的 功 率 因 数 及 额 定 转 矩;(2) 若 电 动 机 的 起 动 转 矩 为 额 定 转 矩 的 2.2 倍 时,采 用  降 压 起 动 时 的 起 动 转 矩。

 十、 ( 本

 大

 题 题 5 5 分

 ) )

 D 和 J K 触 发 器 连 接 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 若 各 触 发 器 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

 画 出 在 C P 脉 冲 作 用 下 Q 1 、 Q 2 端 波 形 ,

  ++R LR BR EU CCu iC 1C 2u o+-+-D 1

  Q 1 Q 1 CP“1” J 2

 K 2

  Q 2 Q 2 C C CPQ 2 Q 1

 4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 2 2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 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 1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理 想 电 流 源 代 替 , 该 等 效 电 流 源 的 参 数为(

  )。

  (a) 2 A

  (b) 4 A

  (c) 2 A

 AAB B图 1BB B BAI S图 2A..2 4 2、星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上,线 电 压 与 相 电 压 之 比 为 (

 )。

  (a) 3

  (b) 2

  (c) 1 3 3、若 把 电 路中 原 来 电 位 为 2 V 的 一 点 改 为 电 位 参 考 点,则 改 后 的 电 路 中,各 点 电 位 比 原来 (

 )。

 (a) 变 高

  (b) 变 低

 (c) 不 能 确 定 4 4 、晶 体 三 极 管处 于 放 大 状 态 时, 集 电 结 和 发 射 结 的 偏 置 情 况 为(

  )。

 (a)

 发 射 结 反 偏,集 电 结 正 偏 (b)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反 偏 (c)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正 偏

 (d)

 发 射 结 正 偏,集 电 结 反 偏 5 5 、某固定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Q 如图所示 , 欲使工作点移至

 Q " 需使(

  )。

 (a) 偏置电阻 R B

 增大

 (b) 集电极电阻 R C 减小

  (c) 偏置电阻 R B 减小

  U CE (V)I C mA QQOI B A  40  6 6、半 导 体 二 极 管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具 有(

  )。

 (a)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b)

 单 向 导 电 性

 (c) 电 压 放 大 作 用 二、 非客观题:

 1 1、 、图 示 电 路 中 已 知 :

 U S1 =15 V, U S2 =5 V, I S =1 A, R =5 。求 电 路 中 各 元 件 上 的 功 率 ,指 出 哪 些 元 件 是 电 源,哪 些 是 负 载 

 5

  UUI RS 1SS 2..I+-+-

 2 2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 S1 = 2 V, U S2

 = 2 V, I S1

 = 1 A, I S2

 = 4 A,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2  。

 用 戴 维 南 定 理 求 电 流

 I

 。IIIUURRRRRS 1S 2S 2S 112345. .. .+-+ -

 3 3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X L

 = 3 , X C

 = 8 , R 1

 = 4 , R 2

 = 6 , U  =1000  。求:(1) A,B 间 电 压 U AB ;(2) 电 路 的 无 功 功 率 Q 、 有 功 功 率 P 。

 A BRRU.jj12LCXX+- 4 4 、图 示 电 路 中,对 称 三 相 负 载 各 相 的 电 阻 为 80 ,感 抗 为 60 ,电 源 的 线 电 压 为 380 V。当 开 关 S 投 向上 方 和 投 向 下 方 两 种 情 况 时,三 相 负 载 消 耗 的 有 功 功 率 各 为 多 少?

 SA B CXacbZbY 5 5 、整 流 滤 波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是 理 想 元 件,电 容 C F  500  ,负 载 电 阻 R L k 5 

 , 开 关 S 1 闭 合、S 2

 断 开 时,直 流 电 压 表

 ( ) V 的 读 数 为 1414 . V ,求:

 6

  (1) 开 关 S 1

 闭 合、 S 2

 断 开时, 直 流 电 流 表 ( ) A 的 读 数 ; (2) 开 关 S 1

 断 开、 S 2

 闭 合 时, 直 流 电 流 表 ( ) A 的 读 数 。

 (设 电 流 表 内 阻 为 零, 电 压 表 内 阻 为 无 穷 大 )。

 +u 1u 2R LS 1 S 2u OCVA

  6 6 、分 压 式 偏 置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晶 体 管 T

 的   40 , U BE . V  07

  试 求 :( 1)、 静 态 工 作 点

 ( 2)、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输 入 电 阻 、 输 出 电 阻

 ( 3)、 如 果 把 发 射 极 电 容 C E 去 掉 , 求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R B1R B2R CR ER Lu o u iTC 1C 2C EU CC12V39 . k1k20k2k1k  40+-+-

 7 7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 1 =10KΩ、R F =100 KΩ、R 2 =1000 KΩ、C=1μF、u i1 =0.1V 。

 求:(1)u 01

 (2)10 秒后 u O 为多少?(设:u c (o)=0V )

  8 8 、已 知 逻 辑 图 及 输 入 A 的 波 形 , 试 画 出 F 1 , F 2 , F 3 的 波 形 。

 1≥1&AF 1F 2F 3AF 1F 2F 3

 7

 9 9 、已 知 某 逻 辑 要 求 的 真 值 表 如 下 ,试 写 出 输 出 变 量 F 与 输 入 变 量 A、B、C 之 间 的 逻 辑表 达 式 , 并 画 出 逻 辑 电 路 ( 要 求 用 与 非 门 实 现 )。

 A B C F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1 1 0

  10 、 已 知 :逻 辑 电 路 图 及 其 C

  脉 冲 波 形 如 图 所 示 。

 试

 画 出Q 0、 Q 1、 Q 2

 的 波 形 ?(设Q 0、 Q 1、 Q 2 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

 。

 8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 3 3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旋 转 磁 场 的 转 速 取 决 于(

  )。

 (a)

 电 源 电 压 大 小 (b)

 电 机 磁 极 数

 (c) 电 源 频 率 及 电 动 机 磁 极 对 数 2、 三 相 变 压 器 的 变 比 指 的 是 (

  )。

 (a)原 、 付 边 相 电 压 的 比

 (b) 原 、 付 边 线 电 压 的 比

  (c) 原 边 相 电 压与 付 边 线 电 压 的 比 3、 下 面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三 相 负 载 的 总 有 功 功 率 P=P A +P B +P C

  (b) 三 相 负 载 的 总 无 功 功 率Q=Q A +Q B +Q C

  (c) 三 相 负 载 的 总 视 在 功 率 S=S A +S B +S C 4、若 把 电 路 中 原 来 电 位 为 2 V 的 一 点 改 为 电 位 参 考 点,则 改 后 的 电 路 中,各 点 电 位 比 原 来 (

 )。

 (a) 变 高

  (b) 变 低

 (c) 不 能 确 定 5、 当 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 的 三 个 绕 组 接 成 三角形 时,若 线 电 压 u BC

 = 380 2 sin t

 V,则 相 电 压 u b

 = (

 )。

 (a) 220 2 90 sin( )  t  V

  (b) 220 2 30 sin( )  t  V

  (c) 380 2 sin t

 V

  二、填空题

 1、 PN 结 有

 导 电 特 性 。

 2、 为 了 使 晶 体 管 能 有 效 地 起 放 大 作 用 , 其 管 芯 结 构 总 是 使 :( 1)

 发 射 区 掺 杂浓 度

  ;( 2)

 集 电 结 面 积 比 发 射 结 面 积

  。

 3 、 在 一 实 际 电 路 中 , 测 得 三 极 管 三 个 管 脚 的 对 地 电 位 分 别 是 : V A = -10V,V B = - 5V,V C = - 5.7V 则 A 脚 为

 极 , B 脚 为

 极 , C脚 为

 极 ; 该 管 是

  型 。

 4、 由 晶 体 管 的 伏 安 特 性 可 知 , 共 具 有

 ,

 和

 三 种 工 作 状 态 。

 5、 在 放 大 电 路 中 , 为 了 稳 定 输 出 电 压 , 应 引 入

  负 反 馈 ;

 9

  为 了 稳 定 输 出 电 流 , 应 引 入

 负 反 馈 。

  三、计算及简答题

 1 1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 S

 = 4 V, I S

 = 3 A, R 1

 = R 2

 = 1 , R 3

 = 3 。用 戴 维 南 定 理 求 电 流

 I

 。

 URRR123..IISS..+- 2、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 S

 = 10 V, I S

 = 10 A, R

 = R 1

 = R 2

 = 10 。试 用 叠 加 原 理 求 支 路 电 流 I 1

 , I 2

 及 电 压

 U AB ,并 说 明 哪 个 元 件 是 电 源 。

 IURRSS12..RAB..U A BII 12+-+-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 u t  240 2 314 sin( )V , R 1

 = 16 , R 2

 = 30 , X 1

 = 24 , X 2

 = 40 。

 求 总 电 流 i ,总 有 功 功 率 P

 及 总 功 率 因 数  ,画 出 相 量 图。

 I .I .I .U.RRj j1212XX12+- 4、 单相桥式整 流 滤 波 电 路 如下图 所 示, 电 容 F 1000     C , 负 载 电 阻 R L 100 ,V sin 22 2t U u   , U 2 =10V。

  ( 1 ) 计 算 输 出 电 压 U o

 和 流 过 负 载 的 电 流 I o ;

 ( 2 ) 如 果 用 稳 压 二 极 管 实 现 稳 压 , 请 画 出 电 路 图 。

 10

 5、电 流 串 联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三 极 管 的 电 流 放 大 系 数 =60,

 r b e =1.8KΩ 。

 ( 1)

 试 求 该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和 输 出 电 阻 。

 ( 2)

 当 信 号 源 输 入 信 号 电 压 U s =15mV, 内 阻

  R s =600Ω 时 , 试 求 它 的 输 出 电 压 U o 。

 6、.设 计 一 个 加 减运 算 电 路( 如 图 所示 )

 , 使

  U o

 = 1 0 U i 1 + 8 U i 2 - 2 0 U i 3

 试 求 各 电 阻 的数 值 。

 ( 设 R f = 2 4 0 K Ω )

  7、组 合 逻 辑 电 路 如图 , 试 写 出 Y 的表 示 式 , 并 化 为最 简 式 后 用 与 非门 实 现 其 逻 辑 功 能 , 画 出 逻 辑 电 路 图 。

 11

  8 8 、 某 机 床 上 有 两 台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拖 动 , 由 一 套 起 停 按 钮 控 制 它 们 的 起 停。

 要 求 M 1 先 起 动 , M 2 延 时 1 0 秒 后 自 行 起 动 ; M 1 与 M 2 同 时 停 车 。

 试 画出 控 制 电 路 和 主 电 路 , 并 要 有 过 载 和 短 路 保 护 。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 4 4

 12

  一、计算或回答下列各题

 1 1、 、 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线 电 压 为 380 V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如 图 所 示。当 M 点 断 开 时, U 1

  电压为多少,为什么?

 ABCNR R RU 1MD+- 2 2 、

 运 行 中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负 载 转 矩 从 T 1

 增 到 T 2

 时, 将 稳 定 运 行 在 图 示 机 械 特 性 曲 线 的哪一点。

 3 3 、某 功 率 表 的 规 格:电 压 量 程 为 300 V,150 V;电 流 量 程 为 2.5 A,5 A;功 率 因 数 为 0.2,刻 度 为 150 格。今 用 此 功 率 表 测 量 接 于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 一 负 载 的 功 率。

 负 载 的 额 定 电 压 U =220 V。电 流 2.5 A < I < 5 A 。问 如 何 选 择 功 率 表 的 电 压、 电 流 量 程? 若 把 此 功 率 表 正 确 接 入 电 路,指 针 格 数 为 10 格,那 么 负 载 的 功 率

 为 多 少?

 4 4 、图 示 电 路,将 R L

 = 8  的 扬 声 器 接 在 输 出 变 压 器 副 边,已 知 N 1

 = 300 匝, N 2

 = 100

 匝,信 号 源 电 压 有 效 值 U S

 = 6 V,内 阻 R 0

 = 100 。求 信 号 源 输 出 的 功 率。

 RU S0N N12+-

 5 5、 、在 下 图 所 示 电 路 中 ,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什 么 状 态 ? 已 知 :

  = 5 0 ,U B E = 0 . 7 V 。

  +15V

 T

 1.5k

 40k

 +10V

 13

  6 6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R 9 支 路 引 入 的 级 间 反 馈 为 什 么 类 型 的 反 馈 ?

  二、

 计算题

 1、

 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 试 用 戴 维 宁 定 理 求 电 流 I 。

 2 2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R 1

 = 20 , R 2

 = 30 , X 1

 = 15 , X 2

 = 40 , X 3

 = 10 , X 4

 = 50 , U  = 100 0  V。

 求 :

 电 流 I  ,

  总 有 功 功 率 P ,

  总 无 功 功 率 Q,

 RR12312I .I .I .I . jU. j2413jj XXXX+- 3 3 、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写 出

 逻 辑 式,并 化 简。

  AB&&F&&

 10V ++ + 20V 7V 12.6 4 6 I +  +  +  + 

 14

  4 4 、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U I V  30 ,稳 压 管 2CW20 的 参 数 为 :

 稳 定 电 压 U Z V 14,最大 稳 定 电

 流 I ZMAX mA 15 ,电 阻 R 16 . k , R L . k  28  。

 (1) 试 求 电 压 表 ( ) V

 电 流 表 (A )1和 (A )2的 读 数。( 设 电 流 表 内 阻 为 零, 电 压 表 内 阻 视 为 无 穷 大) ; (2) 根 据 点 线 框 I 、 II 、 III 、 IV 各 部 分 电 路 的 功 能,写 出 电 路 的 各 称。

 A 1 2 A 2VII III IVD ZI OI ZI RCu 1u 2U I U Z R LIR+

 5 5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R 1 10  k , R 2 20  k , R F k 100  ,

 u I1 . V  02 , u I2 . V  05 , 求 输

 出 电 压 u O

 。

 6、

  已 知逻 辑 电 路 图 及 其 C

  脉 冲 波 形。

 试

 画 出 Q 0 , Q 1 , Q 2

 的 波 形?(设 Q 0 , Q 1 , Q 2 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7、 有 两 台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M 1 , M 2 , 其 控 制 要 求 如 下 :

 ( 1 ). M 1 起 动 后 , M 2 才 可 以 起 动 ; ( 2 ). M 1 起 要 求 能 在 两 处 控 制 其 起 、 停 ;

 15

  试 设 计 能 实 现 上 述 要 求 的 控 制 电 路 和 主 电 路 。

 8、 分 压 式 偏 置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晶 体 管 T

 的   40 , U BE . V  07

 试 求 :( 1)、 静 态 工 作 点

 ( 2)、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输 入 电 阻 、 输 出 电 阻

  +++R B1R B2R CR ER Lu o u iTC 1C 2C EU CC12V39 . k1k20k2k1k  40+-+-

 复习资料 1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 1 、(a)2 2 、(a)3 3 、(b)4 4 、(a)5 5 、(a)6 6 、(c)7 7 、(b)8 8 、(c) 9 9 、(b) 二、

 设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I 1 + I 4 = I 2 + I 3

  I 3 + I 6 = I 5 + I 4 E 1 =

 I 1 R 1 + I 2 R 2 E 2 =

 I 4 R 4 +

 I 3

 R 3

 E 3 =

 I 3 R 3

 +

 I 5 R 5 - I 2 R 2 E 4

 +

 E 3

 =

 I 5 R 5 + I 6 R 6

 三、

 开路电压 U 0 =9V,等效内阻 R 0 =1Ω,所以流过 2Ω电阻的电流为 3A。

 四、 KW 81 . 5 , 8 . 32 , 5 . 36 , 71 . 60A   五、

 (1) 49.9KW ,16.8KW

  (2)16.8KW

 六、

 ERRERRER 1 214 36352. . . .. .+-+-+-RE 4+I 1I5I 2I 3I4I 6

 16

 R BR Er be

 biR L u oi b+-u i+-

  (2)

           L E be B i// 1 // R R r R r        

 (3)

             L E beL Eu// 1// 1R R rR RA       

 (4)

    mA

 5 046 . 0 mA

 3 41 1207 . 0 121E BBE CCB           R RU UI 

  U U I RC1 CC B B V

 V       ( . ) . 12 00465 120 642

     V

 7 . 5 V

 ) 3 0465 . 0 41 ( 1E B C2            R I U  

 七、

 4 处错误。1:熔断器和开关位置颠倒。2:控制线路 1 端接在主接触器下口。3:主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接在了常闭按钮上。4:热保护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没有串接在控制回路中。

 八、

 R F1 =1KΩ , R F2 =9KΩ , R F3 =40KΩ , R F4 =50KΩ , R F5 =400KΩ

 九、 (1) m N 5 . 260.814 cos

 cos 3N2L L 1   TpI U P  (2)

  m N 45 . 19

 m N 36 . 58sty st    T T

 十、

 复习题 2 答案 一、1、C

 2、A

 3、B

  4、D

  5、C

  6、B

 二、

 17

  1、 IU URS1 SA22

 P S1 = U S1 ( I S  I ) = 15(12)= 45 W P S2 =- U S2 I =-52=-10 W P S

 = - U S1 I S

 = -151 = -15 W P R = I 2 R =2 2 5=20 W U S1 是 电 源,供 出 功 率 45 W, U S2 , I S 和 R 均 为 负 载,总 吸 收 功 率 为

 45 W,功 率 平 衡

  2、 UR 0IU0R 5S 2+- +-

 U 0 = R 2 I S1 -U S1 -R 4 I S2 =-8 V

 R 0 = R 2 +R 4 = 4 

  IU UR R= = AS2 00 51

 3、V 7 . 73 100j j) 1 (2211B A          C LX RR UX RR UU

  ( ) 2 4002 2Q I X I XX L L X C C     var

  ( ) 3 0 Q Q   电 路 呈 感 性

  4、(1) S 向 上,负 载 接 成 ,则 U U lp= =

 V 380

  I p = =

 A38080 603 82 2.

  P I R   3 3 472P kW .

 (2) S 向 下,将 负 载 接 成 

  则 U Ip p= =

 V

 = =

 A 38032202201002 2 .

 P Y

 kW     3 2 2 80 1162. .

  5、(1) 开 关 S 1 闭 合、 S 2

 断 开 时 : ( ) A 的 读 数 为 零。

 (2) 开 关 S 1

 断 开、 S 2 闭合 时, U 214142100  .V V;

  U UOV V     09 09 100 902. . ;

 18

  ( ) A 的 读 数 为 UROLmA mA  90518 , (3)开 关 S 1 、 S 2

 均 闭 合 时, U UOV V     12 12 100 1202. . ;

  ( ) A 的 读 数 为 UROLmA mA  120524 。

 6、(1)

  V B=2 B 2 BCCR RV=9 . 3 2012 =1.6V

  mA 26 . 1RV VIEBE BE

 A 07 . 31IIEB

  mA 26 . 1 I IE C 

 V 22 . 8 I R R I V VE E C C CC CE    

   k 14 . 1I26) 1 ( 300 beEr     (2)

  A U = 2 . 43r" RbeL  

   865 r // R // R Rbe 2 B 1 B i 

   K 2 R RC O 

  (3)

 A U = 167 11.R ) ( r" RE beL          

  7、(1)

 U 01 = —1V

  (2)

 8 8 、

 AF 1F 2F 3"1" 9 9 、

 10 、              1006 3010 110 1 10 10001V dt UC AB A BC C AB BC A F        

 19

  复习题 3 3 答案 一、c. a. c. b.

 b 二、1、单向

 2、高、大

 3、C、E、B

 PNP

 4、放大、饱和、截止

 5、电压、电流 三、 1、

  URR0I03+- UURI R R011 23 5 = = VSS( ) / / .  

 R 0 = R 1 //R 2 = 0.5 

  IUR R= = A00 31

 2、IRRS12..RAB..U A BI I1 2 原 图="""++-URRS12..RAB..U A BI I12"" "+- -+

 I S 单 独 作 用 时:

 I 1 " = I 2 " = 0.5 I S =5 A

  U AB " = RI S + R 1 I 1 " =150 V

 20

  U S 单 独 作 用 时:   I IUR R1 21 20 5SA .

 U AB " = R 2 I 2 " =5 V

  叠 加 得:

 I 1 =- I 1 "+ I 1 "=-4.5 A

 I 2 = I 2 "+ I 2 " =5.5 A

  U AB = U AB "+ U AB " =155 V

 电 流 源 I S 是 电 源

  3、 A 6.9 j 6 . 411     ZUI A 3.8 j 9 . 222     ZUI A 3.1 j 5 . 72 1        I I I   i t   8 1 2 314 22 5 . sin( . )oA

  P I R I R   121 2221 79344

 W .

   0 924 .

  U.I .I .I .12

 4、(1) U 0 = 12 V

  I 0 = 0.12 A (2)

 5、: (1) K R r Rf be i9 . 7 1 . 0 61 8 . 1 ) 1 (         

 21

  K R R R Ri b b i25 . 6 9 . 7 // 40 // 120 // //2 1   

 K R Rc o4  

 (2) 2 . 151 . 0 61 8 . 1) 4 // 4 ( 60) 1 (     f beLuR rRA ( 其中L c LR R R //  

 )

 1 . 13 ) 2 . 15 (25 . 6 125 . 6   ui giusAR RRA

 mV A U Uus g o5 . 196 ) 1 . 13 ( 15     

 6、:

  由题意设 Uo=R f (U i1 /R 1 +U i2 /R 2 -U i3 /R 3 ), 若使 Uo= Uo=10U i1 +8U i2 -20U i3 ,

 则有 R f /R 1 =10,

 R f /R 2 =8 ,R f /R 3 =20 所以:

 R 1 =24KΩ,R 2 =30KΩ,R 3 =12KΩ.

 7 . A B B A Y  

  8、

  电工电子技术作业 4 4 答案

 一、1、 U 1 电压为 220V,因为对称三相负载星接时,可以不接中线,但负载上仍然能够得到电源的相电压。

 2、稳定运行在 F 点。

 3、. .(1) 功 率 表 的 量 程 选 择:

 电 压 量 程:300 V, 电 流 量 程:5 A

 22

  (2) 分 格 常 数:

 C  300 5 021502.

 测 量 负 载 的 功 率

  P aC     10 2 20 W

  4 、

 KNN 123

  R L 电 阻 折 算 到 原 边 的 等 效 电 阻 为  R L

    R K RL L 272 

  信 号 源 输 出 功 率 P I RUR RR     2020 088LSLL W ( ) .

  5、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6 6 、 串联电压负反馈

 二、

 1、 U U oc = = 16 V

 R R 0 0 = = 2.4  

 I I .6 A A 2、A 9 . 36 411       ZUI

  A 1 . 53 222     ZUI A 90 5 . 233     ZUI

  A 21 72 . 43 2 1             I I I I

     PScos . 0 932

 P U I    440W

 3、

 4、电压表读数:14V, 电流表 A1 :14/R L

 =5amA 电流表 A1 :30-14/R 1

 =10mA 变压、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

 5 5 、

 u O V  0 5 .

 uRRuRRuOF1I1F2I2  

 =    2 25 05 . . V

  6 6 、

 A AB A AB F

 23

  7 7 、

 8 8 、(1)

  V B

  = 2 B 2 BCCR RV=9 . 3 2012=1.6V

  mA 26 . 1RV VIEBE BE

 A 07 . 31IIEB

  mA 26 . 1 I IE C 

 V 22 . 8 I R R I V VE E C C CC CE    

   k 14 . 1I26) 1 ( 300 beEr     (2)

  A U = 2 . 43r" RbeL  

   865 r // R // R Rbe 2 B 1 B i 

   K 2 R RC O 

  国家开放 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课程教学 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Mu

 v

 wQM

 24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专、一村一所有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起到基础导学作用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任务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解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涵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专业平台,熟练基本的远程技术学习操作技能,掌握远程学习的学习方法,较好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特点是: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新、课程形式丰富、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讲授与实践统一考虑。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

 25

  3.对于重要概念、关键技能和方法等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讨论的形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1. 了解: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2. 理解: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18 学时,1 学分。其中网络课程为 13 学时,课堂练习和实验为 5 学时。

 二、 课程呈现方式 课程以网络课程为主,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课程呈现方式以视频、动画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每段视频、动画不超过 8 分钟。视频以学习发生的场景为主,也可以是学生访谈,体现一定交互性。课程内容可以在手机、PAD、计算机、电视等多种终端上呈现。

 根据课程呈现方式,课程要做到只选取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必备知识,摈弃过多的理论知识,尽可能简捷。实用、方便、模块化设计,基于问题、案例形式呈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26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章节 序号 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学时 课堂练习和 实验学时 1 认识国家开放大学 3 1 2 完成专业学习 3 1 3 完成课程学习 3 1 4 网上学习操作技能 2 1 5 学生事务服务 2 1 合计 13 5 四、考核 本课程采用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100%国家开放大学考核。开放教育的学生应严格执行该课程的有关考核文件。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 、学习活动一:认识国家开放大学(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国家开放大学 (一)基本介绍 介绍国开的历史,办学模式,提供的学科门类等。

 27

  (二)案例导入

 由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讲述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体会与收获(由学生讲,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讲出来,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等。)

 (三)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 1.在线学习平台; 2.教师(教师群体与角色); 3.学习者(个人角色与学习小组创建); 4.学习资源(文字教材、录像、网络课程、流媒体资源、全媒体数字教材、小课件等); 5.学习活动(网上教学活动、论坛讨论); 6.支持服务(获得途径:面对面的服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四)拓展内容 报名渠道,获得学习资源,买书,有困难时候如何寻求帮助。

 任务二

  如何有效学习 (一)学习策略 1.纸质学习和电子学习的认知策略; 2.制定计划、自我监控与调节; 3.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资源与环境利用、互动空间与手段(QQ 群、课程论坛、学习空间)、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方式 1.自学(自己阅读学习资源,做测试与练习); 2.听讲(听看讲课视频或音频、面授);

 28

  3.体验; 4.探究; 5.问题解决; 任务三

  学前准备 了解并完成一些学前准备工作,从学习方法、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学习环境等多方面了解自身的情况,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基本介绍,教学环境;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 掌握: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学前准备; 2 、学习活动 二 :完成专业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专业 1.专业概况、 专业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专业学习的知识、能力要求。

 2.本专业师资队伍、学生概况、毕业生风采。

 任务二

  专业学习过程和 评价 1. 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2.该专业与社会证书或社会考试的接轨,学分互换等问题。

 任务三

  学位授予及其他

 1.申请学位相关要求。

 2.了解转专业、转学等相关政策。

 【 教学要求】

 】:

 :

 29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概况及师生概况;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专业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位授予资格、转学与转专业相关要求 

 3 、学习活动 三 :完成课程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选择课程 通过学习风格测试、咨询学业顾问、体验课程学习,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学习要求,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组合。

 1.搜索课程; 2.了解课程; 3.体验课程。

 任务二

  课程学习 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入手,完成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拿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的单科结业证书。

 1.浏览与订阅资源; 2.参加面授辅导; 3.完成作业; 4.参加学习活动; 5.参加考试; 6.参加实践活动;

 30

  7.单科结业; 8.课程评价要求(如形考、终考、网考等具体要求)。

 拓展内容:非学历课程学习、面授安排、学习积分等。

 任务三

  互动与分享

 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及如何选择课程;  理解:如何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 掌握:如何取得国家开放大学的单科课程结业; 4 、学习活动四:网上学习操作技能(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上网基本技能 (一)基本网上技能 1.打开特定网站(网址或链接); 2.浏览网页、返回网页; 3.使用搜索引擎; 4.网上下载文件。

 (二)基本电子邮件技能 1.电子邮箱的出现、注册电子邮箱 2.收取、阅读电子邮件; 3.发送电子邮件、上传附件。

 任务二

 网上学习操作

 31

  (一)学习平台 1.登陆与忘记密码 2.栏目导航与页面布局; 3.文本课件下载与浏览; 4.视频在线观看与下载; 5.提交作业; 6.参与讨论。

 (二)学生空间 任务三

 常用工具 (一)浏览器 1.IE; 2.360; 3.QQ。

 (二)搜索引擎 1.Google; 2.Baidu; 3.Sogou。

 (三)下载及解压缩工具 1.迅雷; 2.电驴; 3.WinRAR。

 32

  (四)文本显示、影音播放工具 1.MS Word; 2.MS Powerpoint; 3.POF; 4.Media Player; 5.KMPlayer; 6.暴风影音。

 (五)交流工具 1.QQ; 2.微博; 3.微信; 4.论坛。

 【 教学要求】

 】:

 :

  了解:上网基本技能;  理解:常用的网络工具;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学习的基本操作; 5 、学习活动 五:学生事务服务(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 (一)学生事务服务的机构 1.学生工作处(部)、其他部门下设的学生科、其他形式;

 33

  2.机构的系统性、分级设立(组织结构图)。

 (二)学生事务服务的内容 1. 评优; 2. 奖助学金; 3. 学生活动; 4. 虚拟学生社区 5. 其他个性化服务 (三)学生事务服务的方式 1. 面对面的服务; 2. 网上服务; 3. 手机服务(短信、微信、微博)。

 任务二

  如何获得奖励 (一)奖助学金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奖学金 (1)奖学金的种类: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残疾人教育阳光奖学金、士官奖学金。

 (2)四类奖学金的区别 (3)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奖学金? (4)奖学金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5)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案例展示 2.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助学金

 34

  3.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奖助学金 (1)总体开展情况 (2)部分奖助学金的案例介绍 (二)学生评优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评优项目:优秀毕业生 (1)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优秀毕业生? (2)优秀毕业生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3)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开展情况?(学校网站、海报、老师通知等)

 (4)优秀毕业生案例展示。

 2.开放大学各分部的评优项目 (1)整体介绍 (2)个别案例展示 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习小组、网上学习之星等。

 任务三 三

  如何参加学生活动 (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1.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学生活动; 2.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学生活动; (二)多样化的学生组织 1. 学生会 2. 学生社团

 35

  3. 校友会; 任务四 四

  如何寻求帮助 1.远程接待中心简介 2. 获取帮助的途径 (1)电话 (2)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3)短信 (4)电子邮件 (5)网上论坛 (6)其他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及如何参与; 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奖惩规定;  掌握: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关热词搜索: 电大 题库 电子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