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缅怀“深山信使”王顺友朗诵原稿

发布时间:2021-09-06 00:45:53 浏览数:

 缅怀“深山信使”王顺友朗诵原稿

 敬爱的咪桑同志,您好。请容许我称呼您的苗族名字,因为在我心底您与人民就是这般亲近,这也使我觉得,您欢快的歌声还萦绕在我们耳畔。

  初识您,您是“马背上的英雄”,单人匹马,翻山涉水,于马班邮路唱响世界邮政史的传奇;再识您,您是一块“朴实的石头”,半甲子飞雪传薪,独行路砥砺向前;三识您,您是“最美奋斗者”,是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而今回首,斯人已逝,您的生命永远定格,您的故事永远流传,您的精神永远传承。

  6 26 万公里长征,步步壮美,您在山道上镌刻“忠诚”丰碑。您常说,“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走邮路才来到人世上的。”自 1985 年从父亲的手中接过马缰绳,您这一走,就是 26 万公里,相当于 21 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 6 圈。这一路,您斗过歹徒、冒过山洪,您曾经因溜索断裂差点被卷入雅砻江中,也曾经被受惊骡马踢破肠子而饱受肠粘连后遗症之苦,但最苦的,还是心头的孤独——山高路远,日复一日,唯老马、山歌为伴……1998 年 8 月,一场百年罕见的暴雨和泥石流,使白碉乡几近与世隔绝,道路不通,您本不必跑这趟邮路,但当看见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您还是出发了。我们想不出您是怎样拽着马尾巴连滚带爬地走到白碉乡,只知道您一身水、一身泥、腿上流着血到达时,怀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仍是

 包裹严实、滴水未沾。益争拉初的父亲红着眼圈说:“咪桑是一个最忠诚的人。”是的,忠诚!这场 26 万公里邮路,这场一个人的长征,正是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真实写照。我们年轻一代,要向您学习,传承这份忠诚品质,立足平凡岗位,演绎不凡人生。

  2 32 载光阴独唱,声声嘹亮,您在时光里书写“奉献”诗行。“雷锋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循着这条邮路,您既传达党的声音,也传递远方的问候,多少人家的菜园里是您送的菜种,多少人家的灶台上是您捎的盐巴。1997 年,木里县城到白碉乡的公路全线贯通,照理您可以改道走公路直达白碉,轻便一些了。但为了雪山下那些托您带信、带包裹的乡亲们,您依然牵着马翻山越岭,有人说您傻,您却说,“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一山又一山,一年又一年,您在崇山峻岭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现代文明的桥梁,在党和人民之间托起了一条血脉相连的纽带。“翻一坡来又一坡,山又高来路又陡,不是人民需要我,哪个喜欢天天走。太阳出来照山坡,照亮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草鞋丢。”恍惚间,耳畔仿佛又响起您乐观的歌声。立足新时代,我们要始终以您为榜样,牢固树立“要为党做事,为人民做事才了不起”的奉献意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方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使命。

 100% 投递准确,件件必达,您在邮件中诠释“奋斗”内涵。30多年来,您从来没有误过一次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

 确率达百分之百。“100%”的背后,是上至海拔 5000 米、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下至海拔 1000 米、气温高达 40 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还有中途那数不清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新华社记者跟班采访您的通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他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字里行间,可见您日常生活中的惊心动魄。老乡们都叫您“王大胆”,您却说,“为了送信,我一个人什么路都敢走!”这样一份“什么路都敢走”的底气与决心,折射着无畏艰难、矢志向前的奋斗光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人总是要有这么一股子精气神的,永不服输,不懈奋斗,在朴素生活中绽放不凡光彩。

  一朵“索玛花”凋零,一片“索玛花”盛放。请您放心,我们将始终怀揣着人民,沿着您的足迹,在通往美好幸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您听,马班邮路上,山歌悠扬……

相关热词搜索: 原稿 信使 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