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疫情下信仰,微党课讲稿

发布时间:2021-09-08 00:14:46 浏览数:

 疫情下的信仰

 如果我问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有人会说喜欢 6,因为它顺;有人会说喜欢 8,因为它发。但是 2020 年,相信我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这个数字:“0”。因为“0”代表的是健康,代表的是平安。

  一、“0”——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2 月 3 日上午,14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xx 区实现“清零”;3 月 16 日 xx 市 42 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xx 市实现“清零”;3 月 18 日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 0;新增疑似病例 0;现有疑似病例 0。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数字,也等到了这一天。而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截止 3 月 26 日 9 时,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 33 万例,美国 65534例,中国这个曾被误认为“疫区”的国家却成为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诺亚方舟。

  二、“10”——对中国速度最好的诠释

  一位外国主持人曾打趣说道:10 天,中国建成了一座医院,美国 10 天时间连有限电视都安装不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中,在这众志成城的中国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用坚固的双肩,怀着必胜的信念,勇当疫情面前的最美逆行人,

 愿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用自己特有的实际行动发挥着光和热,诠释着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信仰。在我们的 xxxx,也同样有着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用自己的点点滴滴贡献着“xx 力量”,书写着“xx 信念”,筑起了一道道健康的长城。

  三、“1”——对 xx“一”线抗疫战士最美的赞扬

  多生产一只口罩,是我能做好的“小事”。

 38 岁的余琴是 xx 福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口罩工。从 2 月 2 日企业复工以来,她和爱人基本都在厂里,每天工作 10 多个小时,家里的 3 个孩子只能“落单”。“点焊耳带时,眼睛要盯紧,身子也不能动,一天下来,手臂、脖子和腰都会很酸。”余琴很少和人说起自己辛苦,因为她心里认准了一个理:

 抗击疫情,我做的事很重要,多赶制一只口罩,就多一道防护墙。在余琴心里,“多做一只口罩”,是她最简单也最有意义的使命。

 “环卫一线的城市守护者”田阿华,xx 区劳动模范,xx市环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一名普通职工,从事车辆维修保养工作。疫情中,城市环境卫生成为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环节,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细菌滋生,阻断部分污染物的二次传染,对疫情防疫工作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环禹公司所有车辆承

 担着收运垃圾的重任,为了保障车子的正常运作以及驾驶员的安全,田阿华对所有车辆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并每天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充分保证在疫情期间所有车辆能够正常行驶在道路上。

 “医护一线的最美逆行者”钱小萍,xx 市劳模、xx 区疾控中心主任,自疫情爆发后,以单位为家,吃住在单位,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她几乎没合过眼、身心疲惫;克服人员紧缺、物资紧张、防控形势严峻等种种困难,团结带队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在“新冠”防控第一线。年三十,她老父突发脑溢血,紧急拨打 120 送进了医院,但目送上车后,她便匆匆赶往单位,指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综合防控工作。

 “社区一线的螺丝钉力量”诸妙茵,xx 区劳动模范、府山街道越都社区党委书记,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始终奋战在社区防疫抗疫工作最前沿。调配卡点志愿者,联络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进行卡点走访,告全区人民书挨家挨户进行上门发放走访,流动人口情况摸排、节后返工个体工商户人员情况摸排等等,广泛汇聚疫情防控正能量,做实做细基础工作,织紧织密疫情防控网。

  虽已退休,但在这场共同的战“役”面前,坚持退休不

 褪色,以阳光健康的心态积极发声发力的 72 岁退休老党员张九五;为坚守防疫工作,独自搬出家生活,一隔离便是一个月的社区工作者朱晓芳,还有夫妻双双共抗时疫的党员教师王尧海......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每一个人不畏艰难,没有退却,我们信念高度一致,我们决心坚如磐石,以不可战胜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执行能力,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挥作用,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平凡中熠熠发光。

  四、“2020”——党给全球人民最好的答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日益紧张的今天,面对美国种种“恶意言辞”,我国外交部霸气回应;面对欧洲重灾区的意大利,我们派出专家组和相关医疗物资;面对塞尔维亚总统的眼泪,我们即刻启程;面对“巴铁”,我们懂得感恩……中国自信就是当前疫情下的最高信仰!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疫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