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概述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0:08 浏览数:

 概述

 由于水的环境与人们所习惯的陆上环境不同,想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先熟悉水性。熟悉水性是通过各种熟悉水性的练习逐步达到的,通常采用“水中行走”、“浸水”、“呼吸”、“浮体和站立”、“水中滑行”等练习。初学者通过这些练习体会水的阻力、浮力、压力等特性,消除怕水心理,逐步适应水的环境,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动作(如浮体、呼吸、滑行和站立等),可为以后的学习和掌握各种游泳技术打下基础。

 [1]

  练习方法

 水中行走练习

 熟悉水性教学手段之一,是初学者在浅水中进行各种方向、各种方式和速度的行走练习,熟悉水性的第一步,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水的阻力和浮力,初步掌握身体在水中维持平衡的方法,初步消除怕水心理。

  呼吸练习

 熟悉水性教学手段之一,游泳时的呼吸与陆地上习惯的呼吸方法不同,游泳时呼吸是用口和鼻进行的,当口露出水面时,马上张大口吸气,吸气要快,吸气后稍闭气,然后在水中用鼻(或口)呼气。呼吸练习的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游泳呼吸的方法,尤其是用口吸气的方法,并进一步消除怕水心理。呼吸练习时,初学者开始不习惯用口吸气,而用鼻吸导致呛水。可先用手捏住鼻子或用鼻夹,强制用口吸气,帮助体会动作;也可利用脸盆盛水练习呼吸动作。

 [2]

 浮体练习

 熟悉水性教学手段之一,练习目的是体会水的浮力,初步学会控制身体在水中平衡的能力和在水中站立的方法,进一步消除怕水心理,提高学会游泳的信心。浮体练习有抱膝浮体、俯卧展体、和仰卧浮体三种练习。

 [2]

 滑行练习

 熟悉水性教学手段之一,这一练习是各种泳式的基础,是整个熟悉水性练习的重点,目的是进一步体会水的浮力,掌握水中的平浮和身体的滑行姿势。滑行练习可分为蹬池底滑行和蹬池边滑行两种。在蹬边滑行练习时,要求尽量增长滑行距离。

相关热词搜索: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