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要又学又问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2:30 浏览数:

 要又学又问 1939 年夏天,有人介绍一位青年诗人到育才学校半工半读,介绍信上写道:“刘文伟,诗人高歌的学生„„”陶行知一看,风趣地说:“喔,文――伟,你诗文伟大呀?”青年忙说:“不,相反――很渺小,我已经把伟字改成苇,芦苇的苇。” 陶行知笑了,说:“对呀,不要自封为伟大,要大众承认才是真伟大。你愿意做芦苇,好,芦苇做成船,也可以渡人到达彼岸呀!” 过了一会,陶行知又说:“你是高歌的徒弟,一定是个小详诗人吧?” 青年人答:“不,我是土人,从小是孤儿,做过童工,爱唱劳动号子,自己编词儿,是地道的‘杭唷’派”。

 陶行知“哦”了一声说:“那我们是同志呢,我也是‘歌谣派’,你读过我的诗么?” 青年人说:“读过,很喜欢。听说你跟唐代诗人白居易一样,写了诗先读给老妈子听。我还喜欢唱您编的歌。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等等。” 陶行知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叫刘文苇的青年人,对他特别关心,经常问他学习、生活的情况。

 当时小刘才 18 岁,学习兴趣很高,而且爱好广泛。在育才学校,他感到什么都新鲜,样样都想学想问。陶行知工作很忙,平时住在北碚,到学校来一趟不容易,要处理的事很多。但小刘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去向陶行知请教,陶行知也总是热情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

 有人责备小刘“不懂事”,但陶行知鼓励小刘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我过去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问,学问,光学不问只是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好比一个人,不能光有右手右脚,也不能光有左手左脚,要左右配合才是完整的人。” 陶行知的教诲给小刘很大启发,他也写了一首诗,题为《学问》:

 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光学不问,半截理论,死啃书本,用时不灵。

 光问不学,一半是零,不成条理,低级水平。又问又学,真正聪明, 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活的学问。

 在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文学组主任艾青的帮助教育下,小刘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

相关热词搜索: 又问 要又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