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廉洁从教,但不能让事业清贫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4:56 浏览数:

  廉洁从教,但不能让事业清贫——一个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自白

 作者:天下寒流

 时间:2007-8-13 2:30:33

 来源:会员改编

  记得从中学到大学,当老师原本不是我的理想,可现实的阴差阳错就把我送上了讲台,我混沌的但却是多年五彩缤纷的梦变成了现实的实实在在。老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这一行,十分清贫。为人师者的生活窘迫由来已久。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像蜡烛,一生半明半暗。充其量,只是一个破落的四处露风的却又载歌载舞的大篷车。于是不少同行感慨,我是搭错车了。而窗外却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股炒、汽车、别墅、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着人们易动的心。于是有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趁机跳槽了;也有些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拉起了利益的关系网,像一只只戴着红校徽的大蜘蛛捕捉着网上的猎物;还有些人虽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工作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金钱薄待了他们,他们因此薄待了学生,薄待了自己的事业。

 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项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生活中有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廉洁从教是教师的天职!

 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他曾出访海外 26 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的走向晓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今有住着泥房子、用着泥桌子、教着泥娃子的民办教师群,更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垫付书本费却又因交不起自己的医药费郁郁死去的山区教师……

 他们有的名垂青史,但更多的却像大地上的小草,随风逝去了无痕。可正是他们树起了万世师表,无边师魂,擎起了中国教育行业的灯塔。若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富足的,而事业恰恰又显得是那么的“清贫”。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临近期末的晚上,我在办公室里批改着学生考查课的卷子。下晚自习后,有四五个感觉自己考得不好的同学看到办公室里有亮,便上楼来看成绩,果然没有过关。谁知 20 分钟后他们拎着满满两大袋子的礼品放到办公室里转身便跑了。其送礼的目的不言而喻,怎么办呢?笔一抬,他们下学期就不用补考,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过个春节。可我上班第一天老教师的话也在我耳边响起:我们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不是有着“天使”称号的职业杀手。试想,那些没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谁敢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他们手里呢?这件事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至今这些同学仍不时的给我打电话,送上他们对我的祝福。是啊!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用金钱所无法衡量的,而在几年后,当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来的学生如桃李芬芳一样不正是最有力的证明吗?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在说服学生的同时,何尝不在说服我自己?当我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找到了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职业在要求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摆正事业与金钱的位置。

 朋友们,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仍要坚守廉洁从教的阵地。虽然平凡,我们的

 脊梁支撑的却是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托举的却是明天的太阳。

 拼搏吧!清贫的日子,不要让你的事业清贫!

相关热词搜索: 能让 清贫 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