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更聪明人机交互
实现更聪明的人机交互 —— 走进网络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专门为盲人设计的输入法界面 魏琳摄
记者
甘晓 每天,我们拿出手机,轻击指纹解锁,滑动屏幕找到需要的APP 点开。触屏智能手机为社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事实上,社会交往更多地始于人机交互——我们首先与手机对话。人机交互正是这样一门学问,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清华大学信息楼的网络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里的科研人员大多对着电脑,敲击键盘写下一行行代码。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代码,充满想象力的人机交互新形态就在这些代码中产生。
“我们为什么会多花几千块钱,去买苹果手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喻纯拿起几台手机反复滑动、点击触摸屏,“光从硬件上看区别已经不大了,我们买的其实就是一种交互体验,滑动是不是流畅、点击是不是灵敏、是不是频繁产生误触。” 手机和手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这些人机对话的细节中体现。创造更聪明的人机交互界面,便是喻纯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
一名研究生正在测试专门为盲人开发的智能输入法。目前,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分别配有“voiceover”和“talkback”功能,帮助盲人使用触屏手机。单击时手机会朗读被点击的字母,
双击同一位置就能选中这一字母;如果字母不正确,只能通过左右滑动位置再次单击屏幕,尝试选中正确的字母。研究生闭上双眼模拟盲人输入了“confirm”这个单词,花了差不多 1 分钟时间。
“全世界的盲人和弱视人群数量大约有 3 亿,和美国的人口一样多。”喻纯告诉记者,“这种输入法对他们而言太不方便了!”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数量庞大的盲人用户实验,采集代表他们点击屏幕习惯的数据,并预测他们想要输入的词。
这名研究生再次闭上双眼,“X-I-N-F-I-T-B”,他花了十几秒钟时间熟练地输入这几个字母。令人惊讶的是,屏幕上显示出的单词是完全正确的“confirm”。他们相信,具有新算法的输入法能提高盲人输入速度。
类似的智能算法也将应用在平板电脑盲打的输入法开发中。喻纯说:“平板电脑的人机交互界面是玻璃板,这让依靠触觉反馈和肌肉记忆实现的盲打不容易实现。”一种更聪明的算法是在用户凭感觉打字时,也能猜到用户所想。
当然,人机交互的未来场景远不只触屏手机的输入法。人们穿戴上设备后可以握手、拥抱,有充分的沉浸感,就像真的一样,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目标。
目前,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正在开发利用增强现实的眼镜实现二人下棋情景。“二人各有一个棋盘,各执半副棋子,自己下自己的棋,从眼镜中能真切地看到3D 画面,下棋的人就坐在面前。”喻纯描述着这即将成为现实的画面。
相关热词搜索: 人机 交互 更聪明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2021-09-24
- VR影视文化中交互技术应用2021-10-18
- 基层审计AO与OA交互思考建议2022-01-14
- “环境法学”课程交互式教学探索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