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一
6 2016 年及 7 2017 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一)旅游市场规模持续壮大
根据《2016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6 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 44.4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1%,其中城镇居民 32.0 亿人次,农村居民 12.4 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 3.94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 3.22 万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0.72 万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 888.2 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 1009.1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 576.4 元。在全域旅游推动下,国内旅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7 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居民旅游休闲需求旺盛。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 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7 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为 25.37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3.5%,其中城镇居民 17.57 亿人次,增长 15.8%;农村居民 7.80 亿人次,增长 8.5%。国内旅游收入 2.17 万亿元,增长 15.8%,其中城镇居民花费 1.71 万亿元,增长 16.1%;农村居民花费 0.46 万亿元,增长 14.8%。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二)旅游市场结构继续分化
由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的全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6 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结构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城乡居民出游二元化结构更加突出。2016 年城镇居民出游同比增长 14%,农村居民出游同比增长 4.4%,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增幅持续高于农民居民出游增幅,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出游目的休闲化趋势明显,过去五年,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出游人数占比逐年增加。25~34 岁年轻人成为国内旅游的主力军。自由行已经成为大众旅游时代居民出行的普遍方式,2016 年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仅为 17088.6 万人次,跟团游比例低。出游半径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居民出游以本地游为主,近年来城镇居民本地游比例逐年增加,农村居民异地游比例逐年提升。游客旅游消费以交通、餐饮及购物为主,2016 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交通费占比为30.9%,餐饮费用占比为 26%,购物费用占比为 18.9%;农村居民上述三项人均旅游花费分别占比为 29.5%、26.8%和 24.4%。
(三)假日旅游消费更加旺盛
假日旅游市场方面,2016 年全国七个节假日共接待游客达 14 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15757
亿元人民币。其中,春节和国庆两个长假旅游市场实现较快增长。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 3.02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5.6%;实现旅游收入 3651 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3%。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 5.93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8%;累计旅游收入 4822亿元,同比增长 14.4%。旅游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日常选项。
2017 年上半年,假日旅游消费增势明显。国家旅游局发布的 2017 年春节假日旅游市场信息显示,2017 年春节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 3.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3.8%;实现旅游收入 4233亿元,同比增长 15.9%。清明假日期间,全国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 0.93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390 亿元。从出游方式看,短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不少长线游客也热衷于落地自驾。“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 1.3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4.4%;实现旅游收入 791亿元,同比增长 16.2%。端午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 826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37亿元。家庭游日益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流,旅游让生活更幸福。
二
国内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国内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
年轻人引领的旅游消费需求开始主导市场格局。2016 年以来,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国内旅游市场延续了高增长、低消费的基本特征,由年轻人主导的分层、分类的旅游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消费休闲化、个性化趋势日益突出,消费场景生活化、社交化、时尚化趋势逐渐明晰,带动了都市休闲、自驾游、家庭游、定制游等专项市场蓬勃发展。
1.高增长、低消费、散客化特征更加明显。2000 年以来,国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 12%,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 17%,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人均消费看,2016 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约为 1009.1 元,农村居民人均花费约为 576 元,人均消费较低,且过去几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一直保持 2%~4%的中低速增长。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通过旅行社组织出游的游客比例在 3%左右,其余基本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开始旅游活动,散客化特征非常突出。近年来,随着私人汽车保有量和高速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在线预订等便利化条件的增多,散客化趋势更加显著。
2.旅游消费休闲化、生活化趋势日益显著。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6 年以休闲度假为动机的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加,48.3%的城镇居民出游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 27.2%);36.4%的农村居民出游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 31.7%)。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 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在线预订出境游、国内游等度假产品)交易规模或超 1000 亿元,增长率达 32%。
游客旅游行为更加生活化,活动空间逐渐从景区走向社区,走向老百姓日常生活空间,走向一站式旅游度假地,由此带动都市休闲游、乡村旅游、主题公园游、邮轮旅游等“泛生活化”和体验性强的细分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以途家为代表的更多共享业态进入旅游领域,推动旅游创业创新融入更多科技和文化创意元素,让旅游更时尚,更加生活化。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所言,“景观之上是生活”“游客要的是生活”“游客要的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由年轻人主导的,追求个性、体验和分享的旅游消费需求,正在推动中国旅游走向分层、分类发展的新时代。
3.自驾游、家庭游、定制游等专项市场高速增长。2016 年以来,自驾游、家庭游加速发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对全国 60 个样本城市开展的第四季度《中国城乡居民出游意愿调查》,选择自驾车出游的占比最高(49.8%),其次是飞机出游(22.2%)和火车出游(14.6%);46.2%的游客选择与家人一起出游,30.0%的游客选择与好友结伴出游。定制游是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出游方式。2016 年被业界定义为“定制旅游元年”,携程、途牛、同程、穷游、飞猪等 OTA 企业陆续开发定制游业务,中青旅耀悦、众信奇迹之旅等背靠大型传统旅行社的定制游公司纷纷独立运行,妙计旅行、6 人游、路书、世界邦、辛巴达、无二之旅等定制游企业获资本市场青睐。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上市企业发展报告》认为,我国旅游开始迈入私人定制时代。目前,定制游目的地覆盖 100 多个国家,近 1000 个城市,同比增长超过 400%。
4.旅游市场不平衡格局仍长期存在。东中西部旅游非均衡发展格局没有改变。2016 年东部地区国内旅游出游率和旅游收入均高于西部地区,投资占比东部地区也高于中西部之和,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仍在延续。城乡居民出游二元化结构更加凸显。2016 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增幅持续高于农民居民出游增幅,在收入增幅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城乡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城乡游客出游距离出现两极分化,城镇居民本地游比例逐年增加,呈现近程化趋势;农村居民异地游比例逐年提升,出游半径扩大。假日集中出游的时间非均衡格局依然严峻。2017 年全国七个节假日共接待游客 14.79 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23 万亿元,旅游消费集中在假日释放的情况突出。尽管拼假错峰出行成为部分游客的选择,但受限于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滞后,游客集中在节假日举家出游的情况是常态。家庭游与自驾游叠加,增加了假日期间热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压力、公共服务设施压力、旅游服务设施压力和社会承载力,也影响了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和服务品质。
(二)支撑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1.居民收入是旅游消费增长的前提条件。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为 23821 元,比上年增
长 8.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 33616 元,比上年增长 7.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 12363元,比上年增长 8.2%。人均收入增幅超过 GDP 增幅,稳定的收入支撑了居民旅游、教育、体育、保健、文化等发展性消费需求。近年来,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2007 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占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的比重为5.9%。到 2016 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已达到 16.7%。
2.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渐增长的消费是市场基础。以 2016 年为例,国内旅游人数为 44.4 亿人次,出游率为 3.22,意味着接近 14 亿的人口人均出游三次多,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16 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2.9 亿辆,其中汽车 1.94 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私家车总量达 1.46 亿辆,每百户家庭拥有量为 36 辆。随着以年轻人为主导的旅游市场格局的形成,将旅游作为日常生活重要选项的生活习惯的固化,高速铁路的发展,自驾车保有量的增加,旅游休闲设施和产品供给的优化,面向年轻人的人口政策调整,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和政府对旅游休闲生活方式的倡导,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将持续奠定国内旅游坚实的市场基础。
3.全域旅游发展有效释放了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在政策层面,形成了部门联动共同促进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旅游部门分别与体育、教育、医疗、农业、交通、航空等不同部门联合推出了促进体育旅游、农业庄园、乡村旅游、旅游小镇、温泉康养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的政策,引导形成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旅游部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推出 680 个优选项目,培育新兴业态;推动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优化了旅游市场消费环境;开展了厕所革命,促进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各地旅游体制改革和涉旅项目土地供应。截至 2016 年,已有 24 个省先后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60 个地市成立了旅委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为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出境旅游回流有力促进了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在经历了 15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逐步转向稳定发展。2016 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 1.22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4.3%;出境旅游花约 109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1%。出境旅游无论在出境频次增幅上,还是在出境旅游花费增幅上都逐渐回归理性。出境旅游市场的理性回归为国内旅游市场赢得新发展契机,与全域旅游发展方略相耦合,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发展。
三
当前国内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有效供给不足与旅游需求的矛盾突出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综观 2016 年,制约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不能适应多元化、升级型的消费需求。无效供给充斥市场,游客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多数景区仍然靠门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多数旅游企业卖产品而不是卖服务。随着中产阶级引领的中高端旅游市场兴起,度假、休闲、娱乐、康养、探险等多种旅游需求旺盛,但市场提供的依然是观光型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二)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依然存在
2016 年全国共查处旅游业违法违规案件 1324 起,行政处罚 819 家旅行社。旅行社间乱借资质、拼团组图、外地旅行社不经批准私自设立办事处、乱拉客源的情况较普遍。低价恶性竞争,旅游商品购物点、旅游景区门票和旅游酒店住宿费用虚标高价,导游获取回扣问题严重。许多旅行社仍然利用所谓“零、负”团费骗取游客出行,通过强迫和变相强迫游客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获取高额利润、弥补较低团费所带来的损失。尽管市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但违规违法时间仍不断被曝光。此外,随着人们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一些新兴的平台型企业,如各类 OTA,也存在低价揽客、恶性竞争、不规范操作等问题,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
(三)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
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消费活动链条多,容易出现合同条款不清晰、各项活动安排服务不标准和责任界限模糊等问题。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由于旅行社经营者多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四)区域间、城乡间旅游发展不均衡状况依然存在
区域旅游仍然维持东强西弱格局。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在三大市场均占主导地位;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也十分活跃,但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以及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成为我国核心客源地。区域旅游长期不均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尽管中西部的旅游发展速度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此外,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人数长期以来都高于农村居民,且这种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五)旅游发展中环保意识不够
优美整洁、方便舒适、生态环保的旅游环境,无疑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解决旅游环境问题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展望 国内旅游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2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2021-08-27
- 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军队党建设...2021-08-27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2021-08-27
- 中国梦少年梦演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2021-08-27
- 庆祝伟大中国共产党诞辰99周...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迎2022年元旦展望未来主题讲...2021-08-30
- 碳市场工作展望与转向2021-09-06
- 云南旅游崛起与展望2021-09-06
- 地方铁路公司2004年度工作总...2021-09-12
-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现状分析...2021-09-13
-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展望2021-10-08
- 公钥密码体制总结及展望2021-12-17
- 计算机发展展望2021-12-20
- 正确的战略思考与展望2022-02-17
- 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设...2022-02-20
- 国内旅游合同(旅行社使用)2021-09-14
- 团体国内旅游合同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