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
《乞丐》
一、 教学目标 1、比较“施舍”与“周济”的异同,进而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本文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真诚的人类之爱,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二、 教学重 难点 1、通过比较、探究,进而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本文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1 、导入新课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地狱中,众鬼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看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竟无法放进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们也围着桌子在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到食物就送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很简单:助人其实也是助己。道理可能人人都懂,但是在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今天,我们将学习屠格涅夫的《乞丐》,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2 2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 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 年)、《贵族之家》(1859 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 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 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
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等。
3 3 、字词巩固 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污秽( )
脓疮( )( )
呻吟( )( )
颤抖( )
4 4 、品味文章中描写手法的作用 1、学生在文中划出人物描写的笔墨。
2、学生诵读交流。
3、明确:
(1)外貌描写:
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缠着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疮…… 他把一只浮肿、又红又脏的手伸给我。
乞丐拿他的红肿的眼睛注视着我的脸;他的发青的嘴唇微笑了。
(2)动作、神态描写:
他呻吟,哀求一点施舍。
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在颤动。
我伸手搜我的衣袋,我把袋子摸遍了…… 我慌张起来,很不好意思,我把他那只颤抖的脏手紧紧地握住。
他也捏紧我的冰冷的手指。
(3)语言描写:
“兄弟,原谅我,我什么都没有。” “兄弟,哪儿的话!”他低声说,“我谢谢你这个——这也是周济啊,兄弟。” 4、这些描写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学情预测〕学生容易忽略对乞丐的外貌描写实质上也是对我的侧面描写,关于侧面描写的常识要适时复习。
(1)外貌描写:
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缠着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疮…… 他把一只浮肿、又红又脏的手伸给我。
乞丐拿他的红肿的眼睛注视着我的脸;他的发青的嘴唇微笑了。
——穷困潦倒、污秽不堪;从侧面突出了我对乞丐的尊重、善意的可贵。
(2)动作、神态描写:
他呻吟,哀求一点施舍。——为了起码的生存,已抛开自尊。
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在颤动。——有紧张、有期待。
我伸手搜我的衣袋,我把袋子摸遍了……——很仔细、很窘迫。
我慌张起来,很不好意思,我把他那只颤抖的脏手紧紧地握住。——把乞丐当作平等的人的发自内心的歉意和尊重。
他也捏紧我的冰冷的手指。——内心的激动的流露,是一种无言的感激。
(3)语言描写:
“兄弟,原谅我,我什么都没有。” “兄弟,哪儿的话!”他低声说,“我谢谢你这个——这也是周济啊,兄弟。” ——以兄弟互称,表明了彼此之间亲密的感情交流,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5 5 、比较、探究,深入理解主题 (一)词语比较、探究。
1、学生自主思考:乞丐向我哀求的是“施舍”,我却给予他“周济”,这二者有何区别? 2、讨论交流。
(希望借此题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两个词的内涵的了解可能不够到位,教师可从词的感情色彩上加以引导。)
3、明确:“施舍”有恩赐之意,内含对受者的鄙视,而“周济”则指一种平等的帮助,内含对受者的尊重。相比而言,“周济”更显善意。乞丐认为他得到的是“周济”,说明他内心对我所给予的尊重与善意的感受与感激。
4、如何理解“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弟兄那里得到了周济”? 5、学生前后交流研讨。
(本题的解答已涉及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的体会。借助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启发、补充。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及导语分析解读。)
6、师生交流明确:
因为他从乞丐那儿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为可贵的信任和爱。是的,本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而是
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使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样的,一声谢谢,也是一种温暖,一种回报。其实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6 6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
五、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同情是一种美德,它是由爱与互助的本能派生出来的一种感情。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帮助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对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
相关热词搜索: 乞丐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