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使命感与担当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在 2020 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赞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此次疫情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在疫情期间,我看到无数“90”后青年义无反顾的奋战在疫情一线,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冲锋陷阵,他们无所畏惧,毅然决然地披挂出征,在抗疫战斗中逆行闪光!这其中有白衣勇士——武汉四医院的一名 95 后男护士,他笃定“该冲锋的时候就要冲锋”的信念挺身而出;有白衣天使——湖北荆州 90 后女医生,她靠骑自行车和搭车,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4 天 3 夜赶回医院汇集后奔赴武汉战场;有 26 岁的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护士,推迟婚礼前往湖北抗疫一线......等,还有很过青年志愿者、服务人员、司机......等,他们奋不顾身的投入疫情战斗,是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钢铁般的意志为遏制疫情绵延拼尽全力,为守护患者生命奉献全部!使我非常之的感动!我想,他们也许就是超级英雄,可哪里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大家。也许是谁的儿女?又或者是谁的父母?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在疫情前,一页页印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不计回报的“宣誓词”,一张张奔赴一线的“背景照”,青年一代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堡垒,用实际行动彰显出时代担当!
鲁迅先生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正是有千千万万中国青年,如萤火一般,紧握“最初的梦想”、挥动“隐形的翅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狂风暴雨中,在艰难险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驱散疫情阴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
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的责任,从大的方面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共同进步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这次疫情来讲,我们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应该义不容辞的尽自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从小的方面讲,是指自我责任,也就是自我对其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无论是大的责任还是小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换句话说在上大学之前,我们仅仅为了学习,为了高考而奋斗,我们的父母都替我们承担了一切困难,使得我们从没想过自己要承担什么。进入大学后,相比高中的生活,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并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想这时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找到自我的价值观及责任担当,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力量,名族有希望”!
8 日,《光明日报》就 4 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提出“战疫一代”的时代称谓进行梳理,并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影响调查”这一课题进行报道。我们也能够从一万多份对此次战疫中参与一线工作和当地防控任务的“90 后”“00 后”的判断抽样中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疫情期间当代青年价值观演进变化,为研判中国未来 10~30 年主要劳动人口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提供分析基础和政策参考。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新中国继非典以后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于我们当代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亘古未有的考验,也是经历在这
场战疫中充满人间温暖的集体大记忆,更是家国情怀的新展示和再升华,这也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社会关系的主体和范围,可以划分为个人之间的关系,群体、阶级、民族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和国际关系等,这些关系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圈层,即自然观、道德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和国际观。
自然观:敬畏自然与环保意识相伴,生态理念深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今身处于疫情的漩涡里,更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我们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道德观:跨代共鸣与情感直觉交织,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信息渠道逐渐多元化。疫情最严重时正好处于我们农历春节时期,严重省份封城封路,这也促使我们经历的一个“漫长”春节假期。我们,重返家庭环境和熟人社会,缩短了代际间价值观的隔阂,不同代际间发生了更多的联结,社会各个层面的价值观逐渐向核心价值观聚拢。“最美逆行者”、“城市摆渡人”一个个平凡而鲜活的形象,无不印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教授以及数不清的为疫情无私奉献的人们,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向往。
社会观:责任担当与扶危济困同向,公共精神升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社会中每个人,日常的生活突然遭遇巨大冲击,使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身处疫情之下的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责任不再是一个抽象的、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感知。我们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断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及个人对于共同体的责任的过程,让我们看到生命之间的关联和依赖。
政治观:道路选择与人民理念坚定,制度自信激活。对此次中外迥异的疫情应对策略,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当代青年对执政合法性的认识更加深入。提高了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效果的认可度,尽管就目前形势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民族观: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相连,民族身份认同感深化。数不清紧张有序的救援救助、感人肺腑的人物故事,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与钢铁般的民族意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成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际观:开放包容与互助合作融通,大国意识觉醒。就如同被刷屏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或是“青山一道,共担风雨”疫情不分国界,为同样奋力抗疫的友国群众及时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和力量。中国在全球
抗击疫情中的一系列做法,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和担当,给予其他国家医疗物资的援助以及派出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体现了一种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样,在面对到某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对我国进行诋毁和污蔑时,我们应当清醒的去认识到身处于时代变局和自身肩负的使命。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在亲自感受这次疫情后,更要担当起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责任。我们更加没有道理去荒废自己的大学时光,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这些是作为我们踏入社会的基石,以便我们将来担当更大的责任。不忘初心、立德修身、敢于挑战、乐于奉献、成就未来,当代大学生定不负寄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调查报告成员:李尽然 2018412050319 张子杰 2018412050311
相关热词搜索: 使命感 浅谈 担当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构建2021-08-27
- 浅谈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维修2021-08-27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2021-08-27
- 浅谈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2021-08-27
- 浅谈WiFi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2021-08-27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2021-08-27
- 浅谈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2021-08-27
- 浅谈历史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2021-08-27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2021-08-27
-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2021-08-27
- 强化责任敢于担当,扎实做好本...2021-08-27
- 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区人大...2021-08-27
- 改革创新谋发展敢于担当抓承...2021-08-27
- 学习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勇于担...2021-08-27
- 年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讲...2021-08-27
- 担当艺术及其书画市场.doc2021-08-28
- 责任与担当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2021-08-30
- 领导干部讲担当:为敢于担当...2021-08-31
- 学史力行勇担当2021-09-06
- 学史力行学出信仰担当(“学...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