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大班幼儿维系友谊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8 14:28:59 浏览数:

 大班幼儿维系友谊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进入大班后,因为身心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情感日益丰富,社会性交往持续增加,对朋友的需求日益迫切。经常见到两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一起走进幼儿园,在一起说悄悄话,一起区域游戏,一起户外活动,分享食物或玩具,放学后又手拉手一起离开幼儿园等等。可见,朋友关系在大班幼儿中基本建立起来,但是也存有一些破坏友谊行为,这使得幼儿之间的朋友关系脆弱,不稳定。英国心理学家谢弗曾说,没有朋友对幼儿发展有诸多消极后果,所以,协助幼儿学会维系友谊的教育活动迫在眉睫。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发现的幼儿在与同伴相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镜头一:

 吴俊泽和单正宇两个男孩是好朋友,每天座位挨着坐,总会听到吴俊泽说:“小单,我的好兄弟……”一次户外活动,只听吴俊泽喊了好几声单正宇,但没听到单正宇的回应,回班后就看到吴俊泽神情不对,歪着身子背向单正宇,嘴里还气冲冲地说着:“我再也不和小单玩了,哼!”再看单正宇,一脸茫然无辜的表情呆坐在旁边,两人都丢失了平常的微笑,冷战实行中…… 镜头二:

 张蓝予和庞雨坤两个女孩是好朋友,共同特点是身材瘦小,有着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所以经常会剩饭,都害怕老师责怪她们浪费粮食。一次午饭,菜里有张蓝予不喜欢吃的西兰花,小朋友们几乎吃完饭了,但张蓝予还在那里磨磨蹭蹭的“难以下咽”,我正忙着收拾碗筷,看到庞雨坤跑过来告状:“小李老师,张蓝予她不吃饭,还让我帮她倒饭。”我跟着庞雨坤来到张蓝予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张蓝予说:“哼,庞雨坤你给我告老师,我不跟你做朋友了。” 镜头三:

 牛芃川和一对双胞胎兄弟刘亚格、刘亚诺是好朋友,每天早晨来都欢喜的坐在一桌上,经常一起游戏和玩耍。一个雾霾天,无法户外活动,于是在室内播放音乐做操,室内空间有限,小朋友间距离较近,结果一时兴奋,他们就打闹起来,手舞足蹈的牛芃川把旁边的刘亚诺推倒在地上,摔疼了弟弟,哥哥刘亚格一边扶起弟弟一边说道:“弟弟,以后咱们不跟牛芃川玩了。”牛芃川愣在一边无言以对。

 镜头四:

 杨漪昊和牛芃川是好朋友,一次课上,幼儿自由作业,按照惯例,完成作业又对又快的小朋友会得到“你真棒”小印章的奖励,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没有奖励。杨漪昊专心作业,一会功夫完成了,而且得到了奖励,心里很美,旁边的牛芃川,还在摆弄他的文具盒。时间将近结束,牛芃川正奋笔疾书,这时杨漪昊凑过来大笑着说:“牛芃川,看我的小印章,你写的太慢了,写不完了。”“我能,我能写完。”牛芃川带着哭腔边写边说,“杨漪昊,你笑我,我以后不跟你玩了,你是个皮孩子。”杨漪昊反驳道:“是你自己贪玩,不好好写,我才不跟你玩呢,哼!” 分析:幼儿在与朋友相处中,首先存有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习惯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什么都听他的,所以与朋友相处也是如此,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其次,从幼儿心理学角度上看,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情境性、和受感染性,而且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水平有限。所以幼儿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无意识或难以自控的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从而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友谊。

 措施:针对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首先我通过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来协助幼儿加深对好朋友的理解,然后学习与好朋友相处的基本技能。在《好朋友》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说好朋友的兴趣爱好,督促幼儿主动了解好朋友的喜好,然后集体讨论,学习与好朋友相处的行为方式,让幼儿明白好朋友应该相互关心、协助、谦让、合作,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解决后还是好朋友,鼓励幼儿使用这些方式去和朋友交往,从中感受朋友相处的乐趣;《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动中,重在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对待朋友更须诚实守信,答应朋友的事要努力做到,才会赢得朋友的喜欢。

 其次我设计了两节谈话活动《如何维系友谊》和《如何解决与朋友的冲突》,让幼儿学会维系友谊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处理与朋友间的冲突。在《如何维系友谊》活动中,我从幼儿与朋友之间不和谐相处的真实案例着手,让幼儿切实体验缺失朋友和被朋友拒绝的悲伤、孤独、无聊、失落等感受,从而激起幼儿积极想办法

 维系自己的友谊的热情,共同讨论维系友谊的方法,如:聆听朋友的困难并协助朋友,和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经验和快乐,诚信对待朋友。学会维系友谊的同时也要明白哪些行为会破坏友谊,所以我和幼儿又一起总结了破坏友谊的行为,如:取笑、忽略、欺骗、拒绝朋友,和朋友吵架、打架等,并告诫幼儿坚决杜绝这些伤害朋友的行为发生;《如何解决与朋友的冲突》活动中,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和朋友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们不再是好朋友了,只要准确解决冲突,还能够重归于好。然后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的交友经验,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冲突,如:向朋友道歉,宽容理解朋友,懂得谦让朋友,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做法,求助他人帮忙劝和,送小礼物向朋友示好等,最后进行角色表演,巩固各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再次通过幼儿的游戏时间和一日生活去帮助幼儿实践以上的理论认知,使之内化成为幼儿交友待友的良好品质。在益智区域活动时,鼓励幼儿和好朋友商量共同搭建物体,从而减少了争抢玩具的冲突,也让幼儿意识到了谦让、合作的好处;一次绘画活动,确立《我的好朋友》主题后,让幼儿自由发挥,在画好朋友的同时仔细思考好朋友的喜好、优点长处并完善到画面上,然后请幼儿向好朋友讲解自己的画作,从而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爱;户外活动时,做完了体操,让幼儿自由结伴,手拉手一起玩耍,尽情感受与好朋友相处的乐趣;在晨间阅读,洗手,喝水,就餐,值日,整理床铺等日常生活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促使其在真实的、自然的、频繁的交往中掌握维系友谊的方法并提高独立面对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如:晨间阅读时,李嘉旺和好朋友周明朗都喜欢介绍汽车那本书,两人争抢,周明朗先拿到手,李嘉旺就不高兴了,我适时地说:“我们班马上要开设科学探究区角,里面会投放磁铁等材料,李嘉旺你可以先阅读一下《磁铁》那本科学读物啊,等周明朗放回那本书,你再去借读。”说完后周明朗走到李嘉旺身边说:“要不咱们轮流看。”于是他俩就高兴地回座位看起书来;就餐时,张蓝予和庞雨坤一对都爱挑食的好朋友坐在一起,让她们相互鼓励,去尝试吃各种菜,增进营养;整理床铺时,更是鼓励幼儿朋友之间要大帮小,强帮弱,让幼儿学会主动关心和照顾朋友,也在相互协作中,心生敬佩朋友和怜爱朋友之情,从而加深友情。

 最后是做好家长的后勤保障工作。利用家长微信群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

 从而就维系幼儿友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和物质上支持幼儿人际交往,尽力提供幼儿较多的与好朋友相处的机会,鼓励家长适时地带孩子去好朋友家做客或相约节假日外出游玩,从而创造幼儿园以外的交往环境。

 反思: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我班幼儿之间的交往气氛发生了变化,冲突减少了,和谐增多了。朋友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分工合作,喜欢上与朋友分享快乐,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其中有一个画面让我很感动,一天早晨入园时,刘思雨不知什么原因伤心的哭着,好朋友刘振萱急忙去拿纸巾帮刘思雨擦眼泪,并坐在旁边安慰她。这让我看到了幼儿学会了关心朋友,在朋友困难的时候知道及时帮助朋友,也让我有所感悟:幼儿进入大班后渴求人际交往,渴求朋友,但由于社会的和身心发展的原因,与同伴交往中问题频发,所以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教育来维系幼儿之间的友谊。教师应该首先从帮助幼儿了解好朋友入手,然后教幼儿学习各种维系友谊的方法,杜绝破坏友谊的行为,掌握各种化解冲突的办法,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运用这些交友技能,巩固认知使之内化成为品质,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的维系自己的友谊。

 这次维系友谊的教育活动,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时刻关注着孩子身边的事,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才能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活动 友谊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