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篇小说都成为经典
让每篇小说都成为经典
—— 《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小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情节引人入胜。学生阅读时往往关注曲折生动散文情节,忽略那些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和所要传递的思想。故此本节课不只是让学生猜猜人物、说说情节就算上过。更需要他们以某一点为抓手,整合小说资源,学会分析小说创作的特色,锻炼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能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述出来,来达成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的核心素养训练。
活动目标:
1.分享自己喜欢的小说,初步锻炼语言的表述。
2.讲述印象深刻的人物,感受形象塑造的魅力。
3.围绕“对比”写作手法,分析小说创作特色。
活动准备 :
1.学生课前把自己读过的小说列举在笔记本上。
2.学生制作小说阅读卡片,教师制作教学的 PPT。
活动过程:
一、 转弦拨轴 三两声 —— 经典的感知。
学生展示每日分享,进而出示老师的分享。
(屏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杨慎
老师分享的这句话还是一部小说的开篇词,你们知道吗? 是《三国演义》,经典的语言,经典的篇目,我们一起回顾那些那遗忘怀的小说。
(以这种形式引出学生很感兴趣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此引发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小说,唤醒他们的阅读积淀。)
二、一度春风一度莺 —— 经典的篇目。
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经典小说,并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水浒传》描写了以松江惟手的农民起义由兴盛到失败的全过程,反映了“官逼民反”之一主题。全书描写了 108 位英雄,各个形象鲜明,独具特色。
《骆驼祥子》作品描写了勤劳能干的祥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三起三落”,梦想幻灭,揭露了旧社会农民生活的挣扎。
《草房子》、《聊斋志异》、《水浒传》...... (这里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对语言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训练。)
三、梅开二度芳正好 —— 经典的人物。
很高兴,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传统的国内外经典的小说作品,没有我所担心的《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没有《渡劫》,也没有《查理九世》这些网络小说。这说明我们的阅读方向是正确的。
我们一起回顾了那么多的小说,这些小说之所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一定有你喜欢的人物,请你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他有哪些特点? 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的林黛玉; 鲁莽直爽,粗中有细的鲁智深; 人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这些形象鲜明地人物,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者在塑造的时候一定运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
)
(在这一环节中,人物想象得以凸显,为下面结合人物分析对比手法,做好了铺垫。)
四、三度轻舟过江流 —— 经典的写法。
这些深入人心的人物,一定是作者用心刻画的,更离不开恰当的写作手法。(补充介绍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等)
今天我们重点来围绕“对比”来谈:
(屏显)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景点的小说之中对比手法的妙处。
1. 形象的对比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之智和吴用一行人智谋的对比;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去放鸭时和成长之后的对比; 《猫》中对待三只猫不同态度的对比。
2. 内涵的对比 《孔乙己》中,孔乙己打断腿前后的对比一个“排”字,一个“摸”字。还有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时读书人之间的对比; 《范进中举》中众乡邻前后的表现,尤其是胡屠户中举前随手打,随口骂,送的东西聊胜于无,中举后恭敬有加。
3. 文本的整合对比 《变色龙》结尾,国金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范进中举》结尾,胡屠户小秘密的去了。《孔乙己》结尾孔乙己大于的确已经死了。三篇小说结尾“走了”“去了”“死了”一字之差,各不相同。
《智取生辰纲》杨志对众军士的打;《猫》中“我”对第三只猫的打;《蒲柳人家》何大娘对船夫的打和对孙子的打,《孔乙己》丁举人的打;《范进中举》胡屠户的打。这些“打”各具风格,各有其内涵,打字背后,别有风流。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分析了人物,也对对比手法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达成活动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如何去欣赏小说,思维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五、一文四度到平川 —— 经典的收获。
学生就本次活动课的收获,以及我们阅读想说的启发。当堂就留部分同学,请他们把自己的收获写成二三百字的小文章。
结语:
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生命中的摆渡人?
——《摆渡人》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的摆渡人。
——《摆渡人》 愿你们都能找到摆渡自己的好书,愿每部小说都是经典,也愿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经典。
(以开篇词为导入开课,以小说经典语句作结,前后照应。让学生的收获落到实处,学有所得,也对他们的内心产生启迪。)
板书设计:
让每篇小说都成为经典
人物 篇目 收获 关注核心 学有所获
唤醒记忆 创作手法
相关热词搜索: 每篇 经典 小说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娜美经典语录2021-09-06
- 经典语录2021-09-06
- 小学语文经典美文经典朗诵稿2021-09-06
- 朗诵红色经典作品目录2021-09-06
- 徐志摩经典语录2021-09-14
- 动漫中非常经典话2021-09-28
- 简单话经典语录2021-09-28
- 经典笑话25条2021-09-28
- 电影《青春失乐园》经典台词2021-09-28
- 经典国学。经典人生诗歌2021-09-28
- 廉洁小说20202021-08-27
- 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魅力2021-09-08
- 小说家谈小说,(2)2021-09-08
- 小说家谈小说2021-09-08
- “写小说”而非“表演写小说”2021-09-08
- 小说2021-09-08
- 《小说月报》与“林译小说”广告2021-09-08
-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021-09-08
- 小说家喜爱小说2021-09-08
- 2023年度小说阅读课教学设计...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