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浅谈实验科学课程中作用

发布时间:2021-09-28 15:43:13 浏览数:

 浅谈实验在科学课程中的作用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就定义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巴甫洛夫说过“自己动手,自己动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是我们实验工作的最高原则。”培根也指出“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可见,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在科学课堂中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科学课在农村不被重视,又是一门“难教”的课程,也许是相应专业师资欠缺,或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等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不被重视,从而失去了实验教学的真正价值,失去了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成功的机会。鉴于这样的情况,我想就重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只有在学生自主实验,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积极创设宽松、和谐、

 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如此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是,有些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教学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让学生在材料面前没有原则没有目的的动手,一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的下来,毫无实际意义,这样长期下去将会导致学生纪律松懈行为散漫,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转变角色是很重要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实验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自主选择所需材料。

 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必要条件。

 实验材料的缺乏,或者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太多的话,势必会影响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发展。有些实验可以选用实验室中现有的仪器,教师要准备好,有些实验仪器实验室没有,只有自制或学生准备。要让学生准备的,教师要提前列出,告诉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准备,以免影响上课。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收集一些材料。在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尽可能的多准备些。同时,准备的实验材料必须具有结构性。

 再次,教师要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极大

 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而有效的实验教学又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要特别的加以重视。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的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懂得追求真实与科学,使实验能准确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三是实验教学的过程,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实验是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就会使知识具体化,使观察有意识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

 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

 总体来说,科学实验是一种积累、一个需要细心观察的过程,是需要学生的配合,更加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

 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养成善于发现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体味自己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作用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