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逻辑思维】拆伙思考
对【逻辑思维】拆伙的思考
晒 【 罗辑思维】股权图 转自:财通社 2014-05-19 昨日晚间,《罗辑思维》爆出分家新闻。《罗辑思维》出品人罗振宇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已经彻底分家;罗振宇将独立运营知名视频自媒体节目逻辑思维。
更为精准的信息还包括,独立新媒注册资本金为 200 万,按照注册时应认缴的注册资金分别为,罗振宇认缴出资 35.3 万元,申音认缴出资金额为 164.7 万元。实缴出资为 40 万元。其中罗振宇实缴 10 万元,申音实缴 30 万元。
要说,这《罗辑思维》分家就是分在起跑线上。要知道,《罗辑思维》所属的公司——独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独立新媒”),罗振宇持股比例 17.65%,而申音为 82.35%。这是财通社查询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到的准确信息。
当初这两兄弟扯起袖子干起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罗辑思维》发展会如此迅速,所以在初期双方的利益分配方面,并没有很好的对权责利进行界定。到了后面生意越来越大,分歧就越来越多。
2012 年底,罗振宇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2013 年 8 月“罗辑思维”推出付费会员制,5000 位发起会员,200 元会员费/人;500 个铁杆会员名额,1200 元/人;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半天内售罄,收获 160 万元。
自媒体的所谓内容好正如罗胖所说的“人格魅力体”,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申音自己在多个场合承认罗振宇是独一无二的。
罗振宇被推到前台,从节目制作,到推广、营销和包装。但相比罗振宇的付出,形成可实现的收益,两者难以匹配,分家也就在所难免。
财通社点评:看看股权结构,就知道,《罗辑思维》罗振宇与申音的分家是分在起跑线上。在这种合作中,分与合都是一个兄弟俩沟通和协商的结果,但在利益面前,双方基于兄弟之情,很多东西都在想着信任和感情,想着为什么对方不让步。都难从纯商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合才是双方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
延伸阅读 1 :
以下转自:福布斯中文榜 一直被外界看好的黄金搭档,罗辑思维出品人罗振宇 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已确认彻底分家;罗振宇未来将独立运营。
罗振宇是在近日优酷组织的视频自媒体聚会上爆出这一消息。当时优酷组织了 40 多家在优酷上知名的独立视频原创工作室负责人聚会。老罗语惊四座。
据丁哥得到的可靠消息,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双方在合作模式和理念上产生意见分歧。在当初几个兄弟扯起袖子干起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发展会如此迅速,对于长期发展理念并没有清晰的设置界定。到了后面生意越来越大,分歧就越来越多。这是又一起中国合伙人式的典型分手。
罗和申同是罗辑思维运营公司独立新媒创始人,其全名是独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工商登记资料来看是申音占 82.45%、罗振宇占 17.65%。这个股份结构设计在当初未必是不合理的。
传统来讲,做产品,做内容的人相对弱势,会卖和会运营的人股份多一些无可厚非。更何况独立新媒除了运营罗辑思维,还运营凯子曰等其他视频自媒体产
品,理论上来讲,这些其他产品如果有收益,罗胖也可以分到。所以在当初双方做这个股份结构的时候,未必是不合理的。此外,相信罗和申在具体广告和项目分成方面有内部约定,不可能实际收益是按照股份结构来分。
在今天各种互联网渠道已经平台化的情况下,内容或者产品为王。自媒体获得了历史上难以企及的蓬勃和地位,罗辑思维随便一集可以在优酷上有百万级的点击。
我曾经问过申音,罗辑思维百万级别的微信公号是怎么获得的,是通过账号互推吗?申音告诉我账号互推太慢,一次上百万点击的节目就可以导入好几万的微信粉丝。
但不是什么视频都可以获得百万点击的,一方面要平台推,另外一方面也要的确内容好。而自媒体的所谓内容好正如罗胖所说的“人格魅力体”,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申音自己在多个场合承认罗振宇是独一无二的。而后来独立新媒签约的凯子曰和罗辑思维的表现天差地别。
因为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人格魅力体,使得好的内容生产者变得无比强势。无论是优酷这样的视频平台,还是微信这样的平台,内容是第一位的,内容好,自然转发多,粉丝就多,从而商业利益就高。
试想如果申音有十个罗辑思维,势必不会如此被动,但可惜视频自媒体的门槛远高于文字自媒体。
在此同时,微信自媒体联盟 Wemedia 却宣布,Wemedia,岩浆互动和 Bianews三家公司将合并成为新媒体集团。作为覆盖 200 多个自媒体账号的联盟,Wemedia 正在唱一出雄赳赳,气昂昂,火热大干的好戏。
2014 年自媒体商业化大爆发,Wemedia 先拔头筹。当初 wemedia 创始人之一曾航写过,说自媒体人需要经纪人,因为自媒体人属于文人不善于搞商业。我想应该是在当初那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Wemedia。文字式的自媒体门槛低,可能的从业人士巨大,Wemedia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攻城略地。
这是和视频自媒体迥然不同的情况,文字式自媒体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并发展迅猛,wemedia 所要做的无非是做那个顺风的猪而已。
当然,理论上罗胖和申音的事情一样会发生在 Wemedia 身上。如果有联盟的账号无论内容和商业运作能力都很强,回报巨大,那脱离联盟当然也是可能的。
视频自媒体和文字式自媒体的差别在于,文字自媒体人可以不用卓越,优秀就可在目前的自媒体市场上分到一杯相当不错的羹。从去年底到今年半年间,多少传统媒体的优秀记者辞职投身自媒体是最好的诠释。
但视频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卓越才能生存。而卓越者在目前的格局下极其罕见,因为在传统电视媒体出来的优秀人才都太习惯高大上的制作方式。视频自媒体如果要蓬勃发展,估计要再等等,一个是等到专业策划和视频制作的门槛更低;另外就是要等一批新的搞怪更有个性的年轻 90 后崛起。
视频自媒体和文字式自媒体的另外一个差别是,文字自媒体的平台无论微博,微信都不会官方来帮推,帮导流。但在视频平台上,视频网站才是最大的庄家。
最近湖南卫视把自制剧版权撤出视频网站,让视频网站集体紧张。爱奇艺和优酷两家都在磨刀霍霍花大血本来扶持自有版权产品。他们都会要求视频工作室跟平台绑定签独家,才有被扶持的机会。
文字性社交媒体(包括自媒体)已经颠覆了传统纸媒;视频自制工作室(包括视频自媒体)颠覆电视是迟早的事情,但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延伸阅读 2 :
罗振宇申音分手幕后:是要讲出什么大故事? 2014-05-19 王冠雄 DoNews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是分手,也是升级。
5 月 17 日(前天),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不是“世界电信日”,而是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罗辑思维》的创办者分手。罗振宇、申音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罗振宇将率《罗辑思维》进行重大升级,继续前行。而连失罗振宇、王凯之后,申音也在筹备推出新的产品。
对于大部分的围观者和表态党来说,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分手事件,八卦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除了对当事人难免颇有消耗之外,其实带给新媒体行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信号:狂欢了两年、刚刚出现价值分化的自媒体业,开始具备了讲出大故事的可能性。因此,这次分手将会成为一次中国自媒体商业化升级的标志性事件,还忙着八卦而不是建设的人,未免太迟钝了些。
第一知识社群《罗辑思维》 2012 年 12 月 21 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知名传媒人罗振宇、NTA 传播创始人申音、资深互联网人吴声合作,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三人分工是:罗振宇是产品、社群和品牌的核心,申音负责日常运营服务,吴声出任总策划。
一年内,它由一款互联网视频产品,逐渐延伸为最先锋的中国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活动、出书、会员“罗利”、社群征婚、霸王餐、头采茶、C2B 订制等风风火火,一系列创新玩法让行业内外目瞪口呆。
仅在去年 12 月 27 日,《罗辑思维》在名为“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 的第二次社群招募中,一天便轻松募集 800 万元。在募资结束后第二天,我撰写了《社群电商兴起》,首次披露了在 VC 圈对《罗辑思维》的估值上限已达 1 亿。这篇文章仅在微信朋友圈中就被分享了 1 万多次!网络转载无数,可见人们对新趋势之重视。
其实,从那个时刻开始,《罗辑思维》的创办者们就已经站在了一个战略分水岭上:继续做大自媒体,还是从自媒体升级成为社群商业?如果能够真正从“魅
力人格体”成长为拥有 200 多万会员的超级社群,以 C2B 方式反打电商,未来不可限量。
然而,面对过去、面对未来,大家各有想法。如果选择走老路,那么魅力人格的承载者难免感到潜在价值被遏制;而如果升级,那么对原有运营者的能力和心态必然将带来巨大挑战。至此,分手已不可避免。其实双方已经谈判一段时间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知情。
隔空微博,点到为止 5 月 17 日晚上消息爆出,圈内哗然,连我都接到了十几次问询。与这 3 人都交情匪浅,细节不便透露。原文照录双方隔空喊话的微博如下,自己体会:
几个小时后的 5 月 18 日凌晨 3 点多,申音连发 2 条微博:
“谢谢大家关心,罗辑思维是我和罗老师共同创建的独立新媒公司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大家支持团队努力,仅一年半就有 200 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我们对于内容产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互联网可以帮助更多有趣有料的人脱颖而出,我们还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只要初心没有改变,一切玩法可以重来,这场十年的互联网实验现在才刚刚展开。对罗辑思维也对自己说一句:好好做,莫着急。” 5 月 18 日上午 8:59,想是早晨看到消息,罗振宇只发了 1 条微博:
“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闹分家,还在想张艺谋为什么一言不发。时过境迁才发现,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都是扯。张导牛逼。————看电影《归来》有感。”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字里行间,点到为止。无论罗振宇抑或申音,都是体面人,知道如何给自己、也给对方保存体面。但核心意思,围观群众基本都懂了。
工业化思维下的治理模式之殇 不少人在分析“罗申分手”事件,但到目前为止,搞清楚这三个基本关系的人还没有:NTA 与独立新媒的关系,独立新媒与《罗辑思维》的关系,罗申问题不可调和的本质。
事实上,NTA 是申音创办的从事社会化媒体公关的公司,生意一直不错,但与《罗辑思维》没有直接关系。而独立新媒是其后申音与罗振宇合作创办的自媒体运营公司,除了罗辑思维,还曾经尝试运作《凯子曰》及其他自媒体,当然最成功的是《罗辑思维》这个项目。
独立新媒刚成立时,我当面和申音说你们这是“类经纪人模式”,申音说“你一句话就说破了”。罗振宇与申音的合作,本来就像明星和经纪人的合作。在这个生意中,核心是明星、是承载“魅力人格”的那个人,粉丝追随的自然也是他。就像李宇春、黄晓明一样,粉丝追的不是经纪公司,是偶像。
这种模式下,传统工业时代的股份比例只是一个表象,真正强势的是明星。站在冷酷的商业角度看,谁影响用户,谁影响势能,资本跟谁走。但问题是,在当前《公司法》的条款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状态中,都还是必须以股份比例作为最终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依据的,这就造成了实际上的价值倒置——价值在明星身上,而股权在经纪公司手里。
所以,只要罗振宇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只要合作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经纪人模式,走到今天这个结局是必然的。这其实是一个知识型的创新公司在公司治理上遇到的新课题:业务是互联网的创新业务,治理却是工业模式的治理;业务的特征是风险偏好、拥抱不确定性,治理的偏好却是风控偏好、追求高度确定性;随着模式的变化,价值不断的在不同主体间转移,但股权的调整和股东的心态却难以适应。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战略抉择,必然火星撞地球。
往后一想,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王凯的《凯子曰》先后离去,对申音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痛定思痛,反思模式,重新开发新产品,才是真正的放下。
《罗辑思维》向何处去? 透露一下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今后《罗辑思维》的几个硬信息:
《罗辑思维》品牌、用户及相关权益会归入到一个新公司,彻底从自媒体运营转型为社群平台商业的定位。罗振宇将是大股东,吴声据说还是总顾问,同时会引入商业经验丰富的其他股东。
《罗辑思维》将进行重大产品升级,推出子产品“罗辑实验”,具体细节非常颠覆、好玩。到时出来了,参与感受下就明白了。
某互联网巨头将和《罗辑思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说也是几家巨头争抢,最后给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当然不是作为自媒体、自视频,而是作为战略级新业务。
所以,很多人认为经过此次分手,《罗辑思维》估值会走低,在这里斗胆打个赌:我认为不出半年,《罗辑思维》的估值一定会在 1 亿人民币以上,并且能被实际注资验证。不服来赌,倘若我输,我在雕爷牛腩包场一次请吃顶级套餐。
之所以这么敢赌,是因为一个判断项目的常识:VC、巨头、广告主看重的,除了 200 多万忠实用户,更重要的是这个社群具有的高黏性,及由此带来的强劲势能。这个势能的秘密就是 2 个字:连接。
自媒体如何讲出大故事 这个最先锋的互联网趋势社群,一不小心也成为了自媒体商业升级的标准样本。
因为以前自媒体的商业化往往停留在“自商业”这个层面:靠魅力人格体做做力所能及的周边生意,说到底还是玩自己。
但罗辑思维将要走的路,非身处风口者很难理解——我判断会是一个“势能生意”,这也是当今互联网生意模式的核心,更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决策依据——所谓...
相关热词搜索: 拆伙 逻辑思维 思考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编程逻辑思维基础训练题(1)2021-09-28
- 幼儿逻辑思维锻炼案例分享2021-09-28
- 考研-逻辑思维书籍推荐2021-09-28
- 如何树立形象求发展的思考题2021-09-10
- 对XX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16
-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2021-09-16
-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2021-09-22
-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2021-09-25
- 取消农业税后的思考2021-09-26
- 对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2021-09-26
-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6
- ××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的调...2021-09-29
- 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202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