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农村初中当前教育形势和任务

发布时间:2021-09-28 16:24:46 浏览数:

 农村初中当前的教育形势和任务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正确认识和研究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较大差别。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代课老师较多,工资普遍比较低而且发放不及时,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另一方面,在农村很多学校,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还很短缺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尽管农村学校在编教师的工资发放已基本有了保障,但是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运转困难重重,有部分学校欠债问题久拖不决,学校已不堪重负。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主要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片面

 追求升学率阻碍着课程改革。同时,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家 长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

 二、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

 (一)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二)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十几年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三)社会、家庭、家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教育产业化改革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上农村很多地区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不强法制观念,某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让学生辍学早点赚钱,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府要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

 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

 (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孩子提供服务。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把好入学关,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

相关热词搜索: 形势 初中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