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这样干征文
发布时间:2021-10-31 17:21:16
浏览数:次
我叫***,今年刚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我曾经得到过各种荣誉,但这个荣誉,我分外看重。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许多次选择。虽然当兵是我从小的心愿,但2000年从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一年,我还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读博、当兵还是进公司?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看了我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电希望我读他的博士;深圳一家公司开出了8000元月薪。
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只好请导师拿主意:到部队去吧,我的一位战友都当将军了。
我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当我手捧“入伍志愿书”时,觉得很神圣也很激动,因为我即将成为一名军官。那一年,我31岁。
那几天,师弟们都陶醉在我的将军梦里,帮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着从军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31岁的硕士,31岁的兵。
穿上迷彩服,背上迷彩包,我给送行的导师和师弟师妹们行了一个军礼,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2000年6月30日,我和几名地方大学生到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教导大队报到,参加为期50天的集训。
下了火车,接站的士官班长把我们引上一辆大卡车,行前约法三章:“站稳,头不能乱伸。”车行不远,一位同学忍不住车厢里的闷热,向外探了探脑袋。这个动作,被班长从驾驶室后视镜里逮个正着。一个急刹车之后就是一顿猛批:“你这个家伙,叫你不伸不伸你乱伸,不想活了?”
这就是部队吧?我心里不由得埋怨那位不守规矩的同学,对班长威严的气质则心生敬意。
第二天,我们参观军史馆。队伍刚到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将军。
“停。稍息,立正!”“首长同志,大学生干部集训队准备参观军史馆,请指示!”带队的指导员动作干净利索,口令掷地有声。我在心底发誓: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掌声。
这边,我在暗下决心;那边,别人却在心生奇怪。几名带队干部拿着花名册也在议论,这个刘开奉,都31岁了,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到部队来的,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老大”成了集训队117个学员对我的昵称。
正规训练开始了。
训练是低级的。就是在烈日下立正、稍息,齐步、跑步,停止间转法。但轮到我就比写硕士论文还难。一个简单的跑步动作,别人看了动作示范再练几遍就差不多了。可我怎么练,握拳、摆臂和出脚就是不顺,班长点着我的名字纠正动作,我就更紧张了。越紧张,动作越别扭,左右都分不清了。
几天下来,有两个学员吃不了这苦被淘汰了。这下队里开了锅:现代战争靠知识不靠队列,这种训练对打仗有用吗!
也许是我年龄大,想法有些不同。军人与常人不同,许多动作看上去是简单的、机械的,但这些简单、机械的动作里孕育的是坚强、是毅力。知识是重要的,但军人的品格更重要。要记住自己是一名硕士,更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军人。
来自陕西师大的上铺战友周涛跟我一样,身体协调性差,两人合计,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开小灶”单练。
靠着这一股子劲,我在年龄上的老大成为了训练场上的老大,教员讲评训练的口头禅变了:“大家看刘开奉年纪那么大都能练好,大家还有什么练不好的?”
我深知,这一句讲评来之不易。有一次,在桂林陆军学院红岭训练场学战术。寒冬腊月冷嗖嗖的,我在练习跃进中的出枪动作时太投入了,压根没注意到教员一直在旁边看着。随后,他让我给大家做示范。
这三十多年中,我有过很多作文示范、论文示范,但军事训练做示范还是第一次。
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选场地,我应了声“到”,便出列做示范。跑步一加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动作做连贯,没想到冲进了一片低洼地。我毫不畏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气呵成地做完了整个动作,身边溅起阵阵水花,手臂弄破了,血流不止,我全然不知。
全场响起了“哗啦啦”的掌声,好几个战友流着泪跑过来给我包扎伤口。这是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的掌声,心情和热血一样沸腾。
我手臂上的几十条伤,都是练战术练的。每天都是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夜里全身痛得受不了,我就拼命地抹“活络油”,一年下来我用了十多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理:身上没几处伤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
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记得有一次,集训队组织跑五公里,因为连续多天的高强度训练,我浑身酸痛,关节炎又犯了,两腿肿得连裤子都卷不上来。知情的战友要我请假休息,我没吭气。
我这人爱面子也不信邪,特怕人家说我老,更深知: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我全副武装咬着牙上了路,没多久就被战友们拉下一大段,跑不了几米就摔倒一次,浑身上下全是泥。区队长看我跑得太吃力,就安排一名班长来扶我。我不领这个情,爬起来再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坚持下来!
5公里距离,我整整“跑”了两小时30多分钟,摔倒26次,最后站不起来了,是爬到终点线的。全队的战友都没有走,流着泪拥抱着我,像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涌出了眼眶。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跑多远和跑多久的问题,而是在磨练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平时,这是带兵的“第一资格”;战场上,这是殊死拼搏的最后一口气。
经过苦练,我的军事素质全面提高。前不久,一举夺得了全师分队干部五公里越野第一名,共同科目第二名。
临近比赛,我却被取消了领唱资格。
刚到部队时,我总觉得憋着一肚子气,做事不顺心,看人不顺眼,总感到很委屈。
我在桂林陆军学院集训时,学校组织《军人道德组歌》歌咏比赛。我当过音乐老师,带出过省级“音乐特长生”,是当地有名的“男高音”。教歌员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没唱准,便毛遂自荐任教员。歌喉一展,就把大家“镇”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又黑又瘦的刘开奉,居然还有“这一手”。于是,我争得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为了教准每一个音节,我不光自己起早贪黑吊嗓子,还到俱乐部借来了《军人道德组歌》歌碟认真听。半个月下来,经过分步练习和几次排练,大家一致认为我队具备了夺冠实力。
就在正式比赛的最后一次排练结束之后,教导员突然告诉我明天不用担任领唱了。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比赛时,我一个人坐在礼堂最后一排“偷看”,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叭叭叭”直掉。当听到宣布我们队夺得亚军时,我冲回房间大哭了一场。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
集训结束后,我和另外一名大学生兴冲冲地赶往部队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在师干部科办完手续,就自行前往团部。
我想:我们马上就是这里的军官了,不要说敲锣打鼓欢迎,也该派人在门口接一下吧。找到大门口,发现不但没人接,连办公楼也进不去,只好到团招待所的门外等。
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没想到分到连队后,大家不仅没有表示“同情”,还直埋怨:我们等了半天,怎么也不见你来个电话?说得我直发窘。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连长说,新兵都行。
到团里不久,军区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宣传股通知让我参加。我就一直等着别人来接我动身,也没问报到时间、地点和联系人,更没借差旅费去买车票。直到培训都开班了,集团军宣传处追问下来,才发现我还在连队。
很多“委屈”其实是在个人圈子里没转出来。
32岁的年龄,我整天和几个战士睡在一起。
32岁的硕士,给我定了一个正连职。
32岁的排长来了大半年,还没见一个领导跟我谈话。
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心想,这不是我待的地方,多少汗水、泪水、血水都将付诸东流,多少才华都会在这里浪费。
这时我想起了导师所说的将军战友,托人一查,将军已调离该部队。
救命稻草没了,我有些绝望了。我想起在深圳工作的师兄,便花掉近一个月的工资,在电话里与他进行了彻夜交谈,一方面寻求慰藉,一方面寻找后路。他说,你来吧,位置待遇不变。随后他也谈了他的感觉:我毕业在这两年多了,干的都是一些杂事,我的一名老外领导根本没把我当人才看,我的抱负、才华根本没办法展现,虽然每个月有一万多元的工资,有时一想还不如老板家的一条金丝毛狗,我也不知道何日才是尽头。
最后,他居然说:“我真的很羡慕你,一名共和国的军官,有自己的事业平台,你是在为国家做事啊!”
我心里舒服了许多,师兄看来还不如我呢!
我把电话拨给父亲,父亲一口咬定:“你不能当逃兵,考博士也要考国防大学的博士。”
导师的态度也很明确,“你要牢记,一个人要有点成就,不经历一番磨炼是不可能的,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更是如此!”
我曾是湖南省的“优秀研究生干部”,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困惑之余,我也渐渐学会了反思自己,发现很多“委屈”其实是在个人圈子里没转出来。就说担任领唱这事吧,也许领导当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是不是担心我这长相挣不到“印象分”,才临时换人呢?其实,很多事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满是困惑;换另一个角度看,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左思右想,我最终决定坚持下来,按自己既定的目标走。
只要把感情和知识都融进去,这兵就特好带。这是书本上没教的法则。
2001年4月,我被分配到某炮兵团当见习排长。
我来二排之前,是四班长代理排长。他专业技术精,管理能力强,威信特别高,就是带兵方法有点简单,新战士常常受不了,心理压力较大。说实话,刚来二排时,凭我的个头儿和形象,我这个硕士排长丝毫没引起连队官兵的重视。
我没有气馁,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亮相”。训练间隙,我常与新战士聊天,跟他们讲我的“当兵史”,教育他们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了让一些老班长听到,我特别提高嗓门儿说,等你们成了老兵或者班长、士官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现在你们讨厌的方式来对待新兵,因为你们不喜欢的也是别人不喜欢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熟了,想法就多了。在天气炎热时,班长不断组织新战士进行极限训练,我就召集班长们讲讲科学训练的方法;看到有几名干部为了图舒服,开饭时躲在树阴下喝冰啤,我就提醒他们别喝爽了自己的胃喝凉了战士的心;施工返回途中,看到走在前面的战士随便把铁锹、镐头往肩上一放,正对着后面的人,害得队伍总走不齐。我就把队伍停下来,规定作业工具一律以45度角斜扛,全连才安全整齐归队。
3个月的见习排长,干的也就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没想到战士们却给了我很高的“礼遇”。见习结束那天,为了不打扰战友们休息,我故意选择中午离开,没想到排里的班长、士官、新战士齐刷刷地跑到登车点,抱着我泪流满面。四班长当着大家的面发誓,一定要像我一样带兵。那个场面,让我第一次找到了当官的感觉。
其实,基层带兵人,只要把感情和知识都融进去,这兵就特好带,战斗力就特别强。这是书本上没教的法则。
会上我被点名表扬6次,出尽了“风头”。
2001年底,团长、政委大驾光临,专门找我谈话,让我出任新兵连指导员。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硕士有了运用自己理念开展工作的平台,新兵连有了新希望。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中的“正确认知”理论,我给新战士们上了“师生说”的第一课。部队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所大学校。在我们团,团领导是指挥员还是校领导,我是指导员还是你们的班主任,连队的干部就是你们的老师,各位班长可以说是课代表。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训练、学习、生活上有不方便的地方都可以说。
新战士听了感到亲切。一堂《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传统教育课,他们听了4个小时还觉得“不过瘾”。
抓基础训练是我的强项,因为我也是“刚出炉”的,很合新兵们的胃口。如步兵轻武器射击基础练习,新战士们很难掌握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的关系。我就从据枪时如何将肘皮外滑撑稳的要领讲起,讲准星平正在缺口中央,正对着胸环靶下8环处,应该是准星、缺口“两点一线”清晰就行了,目标要稍显模糊,才是正确的瞄准景况。这些方法,战士们照着做也还蛮管用。
谁也不相信,谁也没想到,集团军对所有新兵连的考核,在射击、投弹、队列等15个课目考核中,我们连全拿了第一。就连唱歌、内务卫生都是第一名。那一年,全师新兵工作总结时有一评价:刘开奉带的兵除军事过硬外多了一点文化味。会上我被点名表扬6次,出尽了“风头”。
大学生在基层干,有想法重要,有办法更重要!
接到任团宣传股长的命令,我从内心里佩服团首长,他们慧眼识珠。我当宣传股长太合适了,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文化工作都是我的强项。上任的前一夜,我就描绘好了宣传工作的所有蓝图。
上任第一天,由我负责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并且通知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查。集中学习结束后,我看到团领导都很忙,担心他们的学习体会过不了关。于是,便以各位常委的角度对工作思考了一遍,以他们的口吻每人准备了一份体会文章。上级来检查时,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我的“杰作”。
想不到检查组的同志没给我一点面子:“你帮助抄的吧?怎么一点也没有结合部队实际工作的思考呢,想法很多,办法很少。”
上任不久,集团军准备召开一个创新和加强基层政治工作研讨会,政委、主任给我作了专门交待,要我作一些思考和调查。我觉得这是一次全面展示自我的好机会。
汇报开始了,当我宣读完《关于文化兴团的建议与思考》时,我从大家的表情上看是比较赞同的。我便开始翻开大学时的讲义,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西文化比较、当代青年文化心理特征等九个方面进行阐述,又提出了“网络文化”、“游戏文化”、“休闲文化”等时髦概念。
两个钟头过去,我讲完了。工作组的同志问:“有什么具体一点的做法吗?”我不禁回问了一句:“还要具体做法吗?”大家都笑了。
带队的领导总算给了我一些面子:想法多了一点,办法少了一点。
这两件事情给我的打击很大。有想法没办法来实现就是空想,自我感觉良好的“高屋建瓴”在具体的基层工作中,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
我迅速调整了工作方法。针对官兵们的要求,团里与地方展开军民共建,兴建联网的军地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流动图书馆,改变长期图书不足的历史;组建以各分队文艺骨干为主体的军营特色文艺演出队;配合部队营区改造,兴建英雄公园、励志苑等文化活动场所等等。这些想法与办法相结合的措施,使我团的“文化兴团”成为全军区部队学习的经验。
在基层干,我深刻地体会到,有想法重要,有办法更重要!
变革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时候是静悄悄的。
我刘开奉过去是因为年纪大出名,现在是因为工作好出名了。
有人说,一个研究生整天在连队跟在兵屁股后转,值不值?我倒不这样看:军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变革是全领域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促进变革的就是知识。一个连队是一个作战单元,我们能在这个舞台上,渗透一种先进的理念、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它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我信奉一条名言:“胸怀有多大,事业平台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事业就能走多远。”
但实践这种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其影响也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作为一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播种人,其播种的过程也并不都是辉辉煌煌、轰轰烈烈的。而恰恰相反,许多时候都是很不起眼、很琐碎的事,就像我2002年到“全面建设模范连”当指导员时遇到的那样。
这个模范连有一道全团惟一的“风景”:挑大便。明明团里统一的粪便通道离连队厕所就两米远,可这一风景却延续多年,还为模范连争得过很多荣誉。在模范连,挑粪是个需要“抢”的活儿。
我经过观察发现,挑粪的清一色都是新兵!为什么干部骨干都不去挑?几个第二年度兵说,当新兵就是要多干活、多表现,这是“传统”。
这回答让我着实吃惊,不说这中午挑粪,影响休息和下午的训练,影响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深层次地揭示出连队官兵中存在的不正当荣誉思想和极端错误的等级观念。
我立即和大家一起解决了那“两米”问题。
在模范连,有个“黑脸”班长叫张红平,他力大无比,用一只手就能把指导员提到半空中,是全团的训练尖子。因只有初中文化,他在训练中有很多东西讲不清、道不明,战士经常反映听不懂,也不敢说。还有个“白脸”班长叫张永红,他身材小,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是训练场上的智多星,不仅自己是训练尖子,全班也是师里的训练先进班。
“黑脸”和“白脸”经常较劲。在连队开展的“比美活动”中,两个班长走到了一起。张永红的一席话让张红平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带兵关键是带心,管理重在说理,训练不仅要知道怎么训,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想提高过硬的层次,必须在文明素养上下功夫。从此以后,张红平成了全连的学习积极分子。
走进军营,最大的不习惯是信息阻塞。不能随便使用手机,不能上互联网。这其中有其合理的成分,也要辩证地看:缺少信息的痛苦,跟人的呼吸少氧是一样难受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现代军人应该是信息社会的一个节点而不能是“盲点”。
当宣传股长的时候,我就感到官兵的“上网热”必须加以引导,便召集十多名研究生,以军网为平台开设“硕士论坛”,以网上论坛、聊天室等形式,在官兵中开展新军事变革的讨论,介绍军事新知识,帮助大家开阔视野。
任营教导员后,我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全营官兵的“信息化改造”。到任当天,我就和几名技术干部一起,架线、调试、组网,建起一个局域网,把官兵引到网上来。时间不长,许多官兵就体验到了信息化社会的便利。
“风景”消失了,“黑脸”班长的带兵方法变了,官兵们在逐渐走进“数字化生存”境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深刻地改变着经历这一切的官兵们,一种崭新的理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一代到军营的地方大学生的使命之一吧。 相关热词搜索: 我在 征文 基层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许多次选择。虽然当兵是我从小的心愿,但2000年从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一年,我还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读博、当兵还是进公司?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看了我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电希望我读他的博士;深圳一家公司开出了8000元月薪。
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只好请导师拿主意:到部队去吧,我的一位战友都当将军了。
我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当我手捧“入伍志愿书”时,觉得很神圣也很激动,因为我即将成为一名军官。那一年,我31岁。
那几天,师弟们都陶醉在我的将军梦里,帮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着从军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31岁的硕士,31岁的兵。
穿上迷彩服,背上迷彩包,我给送行的导师和师弟师妹们行了一个军礼,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2000年6月30日,我和几名地方大学生到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教导大队报到,参加为期50天的集训。
下了火车,接站的士官班长把我们引上一辆大卡车,行前约法三章:“站稳,头不能乱伸。”车行不远,一位同学忍不住车厢里的闷热,向外探了探脑袋。这个动作,被班长从驾驶室后视镜里逮个正着。一个急刹车之后就是一顿猛批:“你这个家伙,叫你不伸不伸你乱伸,不想活了?”
这就是部队吧?我心里不由得埋怨那位不守规矩的同学,对班长威严的气质则心生敬意。
第二天,我们参观军史馆。队伍刚到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将军。
“停。稍息,立正!”“首长同志,大学生干部集训队准备参观军史馆,请指示!”带队的指导员动作干净利索,口令掷地有声。我在心底发誓: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掌声。
这边,我在暗下决心;那边,别人却在心生奇怪。几名带队干部拿着花名册也在议论,这个刘开奉,都31岁了,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到部队来的,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老大”成了集训队117个学员对我的昵称。
正规训练开始了。
训练是低级的。就是在烈日下立正、稍息,齐步、跑步,停止间转法。但轮到我就比写硕士论文还难。一个简单的跑步动作,别人看了动作示范再练几遍就差不多了。可我怎么练,握拳、摆臂和出脚就是不顺,班长点着我的名字纠正动作,我就更紧张了。越紧张,动作越别扭,左右都分不清了。
几天下来,有两个学员吃不了这苦被淘汰了。这下队里开了锅:现代战争靠知识不靠队列,这种训练对打仗有用吗!
也许是我年龄大,想法有些不同。军人与常人不同,许多动作看上去是简单的、机械的,但这些简单、机械的动作里孕育的是坚强、是毅力。知识是重要的,但军人的品格更重要。要记住自己是一名硕士,更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军人。
来自陕西师大的上铺战友周涛跟我一样,身体协调性差,两人合计,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开小灶”单练。
靠着这一股子劲,我在年龄上的老大成为了训练场上的老大,教员讲评训练的口头禅变了:“大家看刘开奉年纪那么大都能练好,大家还有什么练不好的?”
我深知,这一句讲评来之不易。有一次,在桂林陆军学院红岭训练场学战术。寒冬腊月冷嗖嗖的,我在练习跃进中的出枪动作时太投入了,压根没注意到教员一直在旁边看着。随后,他让我给大家做示范。
这三十多年中,我有过很多作文示范、论文示范,但军事训练做示范还是第一次。
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选场地,我应了声“到”,便出列做示范。跑步一加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动作做连贯,没想到冲进了一片低洼地。我毫不畏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气呵成地做完了整个动作,身边溅起阵阵水花,手臂弄破了,血流不止,我全然不知。
全场响起了“哗啦啦”的掌声,好几个战友流着泪跑过来给我包扎伤口。这是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的掌声,心情和热血一样沸腾。
我手臂上的几十条伤,都是练战术练的。每天都是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夜里全身痛得受不了,我就拼命地抹“活络油”,一年下来我用了十多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理:身上没几处伤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
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记得有一次,集训队组织跑五公里,因为连续多天的高强度训练,我浑身酸痛,关节炎又犯了,两腿肿得连裤子都卷不上来。知情的战友要我请假休息,我没吭气。
我这人爱面子也不信邪,特怕人家说我老,更深知: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我全副武装咬着牙上了路,没多久就被战友们拉下一大段,跑不了几米就摔倒一次,浑身上下全是泥。区队长看我跑得太吃力,就安排一名班长来扶我。我不领这个情,爬起来再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坚持下来!
5公里距离,我整整“跑”了两小时30多分钟,摔倒26次,最后站不起来了,是爬到终点线的。全队的战友都没有走,流着泪拥抱着我,像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涌出了眼眶。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跑多远和跑多久的问题,而是在磨练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平时,这是带兵的“第一资格”;战场上,这是殊死拼搏的最后一口气。
经过苦练,我的军事素质全面提高。前不久,一举夺得了全师分队干部五公里越野第一名,共同科目第二名。
临近比赛,我却被取消了领唱资格。
刚到部队时,我总觉得憋着一肚子气,做事不顺心,看人不顺眼,总感到很委屈。
我在桂林陆军学院集训时,学校组织《军人道德组歌》歌咏比赛。我当过音乐老师,带出过省级“音乐特长生”,是当地有名的“男高音”。教歌员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没唱准,便毛遂自荐任教员。歌喉一展,就把大家“镇”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又黑又瘦的刘开奉,居然还有“这一手”。于是,我争得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为了教准每一个音节,我不光自己起早贪黑吊嗓子,还到俱乐部借来了《军人道德组歌》歌碟认真听。半个月下来,经过分步练习和几次排练,大家一致认为我队具备了夺冠实力。
就在正式比赛的最后一次排练结束之后,教导员突然告诉我明天不用担任领唱了。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比赛时,我一个人坐在礼堂最后一排“偷看”,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叭叭叭”直掉。当听到宣布我们队夺得亚军时,我冲回房间大哭了一场。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
集训结束后,我和另外一名大学生兴冲冲地赶往部队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在师干部科办完手续,就自行前往团部。
我想:我们马上就是这里的军官了,不要说敲锣打鼓欢迎,也该派人在门口接一下吧。找到大门口,发现不但没人接,连办公楼也进不去,只好到团招待所的门外等。
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没想到分到连队后,大家不仅没有表示“同情”,还直埋怨:我们等了半天,怎么也不见你来个电话?说得我直发窘。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连长说,新兵都行。
到团里不久,军区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宣传股通知让我参加。我就一直等着别人来接我动身,也没问报到时间、地点和联系人,更没借差旅费去买车票。直到培训都开班了,集团军宣传处追问下来,才发现我还在连队。
很多“委屈”其实是在个人圈子里没转出来。
32岁的年龄,我整天和几个战士睡在一起。
32岁的硕士,给我定了一个正连职。
32岁的排长来了大半年,还没见一个领导跟我谈话。
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心想,这不是我待的地方,多少汗水、泪水、血水都将付诸东流,多少才华都会在这里浪费。
这时我想起了导师所说的将军战友,托人一查,将军已调离该部队。
救命稻草没了,我有些绝望了。我想起在深圳工作的师兄,便花掉近一个月的工资,在电话里与他进行了彻夜交谈,一方面寻求慰藉,一方面寻找后路。他说,你来吧,位置待遇不变。随后他也谈了他的感觉:我毕业在这两年多了,干的都是一些杂事,我的一名老外领导根本没把我当人才看,我的抱负、才华根本没办法展现,虽然每个月有一万多元的工资,有时一想还不如老板家的一条金丝毛狗,我也不知道何日才是尽头。
最后,他居然说:“我真的很羡慕你,一名共和国的军官,有自己的事业平台,你是在为国家做事啊!”
我心里舒服了许多,师兄看来还不如我呢!
我把电话拨给父亲,父亲一口咬定:“你不能当逃兵,考博士也要考国防大学的博士。”
导师的态度也很明确,“你要牢记,一个人要有点成就,不经历一番磨炼是不可能的,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更是如此!”
我曾是湖南省的“优秀研究生干部”,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困惑之余,我也渐渐学会了反思自己,发现很多“委屈”其实是在个人圈子里没转出来。就说担任领唱这事吧,也许领导当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是不是担心我这长相挣不到“印象分”,才临时换人呢?其实,很多事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满是困惑;换另一个角度看,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左思右想,我最终决定坚持下来,按自己既定的目标走。
只要把感情和知识都融进去,这兵就特好带。这是书本上没教的法则。
2001年4月,我被分配到某炮兵团当见习排长。
我来二排之前,是四班长代理排长。他专业技术精,管理能力强,威信特别高,就是带兵方法有点简单,新战士常常受不了,心理压力较大。说实话,刚来二排时,凭我的个头儿和形象,我这个硕士排长丝毫没引起连队官兵的重视。
我没有气馁,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亮相”。训练间隙,我常与新战士聊天,跟他们讲我的“当兵史”,教育他们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了让一些老班长听到,我特别提高嗓门儿说,等你们成了老兵或者班长、士官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现在你们讨厌的方式来对待新兵,因为你们不喜欢的也是别人不喜欢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熟了,想法就多了。在天气炎热时,班长不断组织新战士进行极限训练,我就召集班长们讲讲科学训练的方法;看到有几名干部为了图舒服,开饭时躲在树阴下喝冰啤,我就提醒他们别喝爽了自己的胃喝凉了战士的心;施工返回途中,看到走在前面的战士随便把铁锹、镐头往肩上一放,正对着后面的人,害得队伍总走不齐。我就把队伍停下来,规定作业工具一律以45度角斜扛,全连才安全整齐归队。
3个月的见习排长,干的也就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没想到战士们却给了我很高的“礼遇”。见习结束那天,为了不打扰战友们休息,我故意选择中午离开,没想到排里的班长、士官、新战士齐刷刷地跑到登车点,抱着我泪流满面。四班长当着大家的面发誓,一定要像我一样带兵。那个场面,让我第一次找到了当官的感觉。
其实,基层带兵人,只要把感情和知识都融进去,这兵就特好带,战斗力就特别强。这是书本上没教的法则。
会上我被点名表扬6次,出尽了“风头”。
2001年底,团长、政委大驾光临,专门找我谈话,让我出任新兵连指导员。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硕士有了运用自己理念开展工作的平台,新兵连有了新希望。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中的“正确认知”理论,我给新战士们上了“师生说”的第一课。部队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所大学校。在我们团,团领导是指挥员还是校领导,我是指导员还是你们的班主任,连队的干部就是你们的老师,各位班长可以说是课代表。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训练、学习、生活上有不方便的地方都可以说。
新战士听了感到亲切。一堂《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传统教育课,他们听了4个小时还觉得“不过瘾”。
抓基础训练是我的强项,因为我也是“刚出炉”的,很合新兵们的胃口。如步兵轻武器射击基础练习,新战士们很难掌握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的关系。我就从据枪时如何将肘皮外滑撑稳的要领讲起,讲准星平正在缺口中央,正对着胸环靶下8环处,应该是准星、缺口“两点一线”清晰就行了,目标要稍显模糊,才是正确的瞄准景况。这些方法,战士们照着做也还蛮管用。
谁也不相信,谁也没想到,集团军对所有新兵连的考核,在射击、投弹、队列等15个课目考核中,我们连全拿了第一。就连唱歌、内务卫生都是第一名。那一年,全师新兵工作总结时有一评价:刘开奉带的兵除军事过硬外多了一点文化味。会上我被点名表扬6次,出尽了“风头”。
大学生在基层干,有想法重要,有办法更重要!
接到任团宣传股长的命令,我从内心里佩服团首长,他们慧眼识珠。我当宣传股长太合适了,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文化工作都是我的强项。上任的前一夜,我就描绘好了宣传工作的所有蓝图。
上任第一天,由我负责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并且通知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查。集中学习结束后,我看到团领导都很忙,担心他们的学习体会过不了关。于是,便以各位常委的角度对工作思考了一遍,以他们的口吻每人准备了一份体会文章。上级来检查时,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我的“杰作”。
想不到检查组的同志没给我一点面子:“你帮助抄的吧?怎么一点也没有结合部队实际工作的思考呢,想法很多,办法很少。”
上任不久,集团军准备召开一个创新和加强基层政治工作研讨会,政委、主任给我作了专门交待,要我作一些思考和调查。我觉得这是一次全面展示自我的好机会。
汇报开始了,当我宣读完《关于文化兴团的建议与思考》时,我从大家的表情上看是比较赞同的。我便开始翻开大学时的讲义,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西文化比较、当代青年文化心理特征等九个方面进行阐述,又提出了“网络文化”、“游戏文化”、“休闲文化”等时髦概念。
两个钟头过去,我讲完了。工作组的同志问:“有什么具体一点的做法吗?”我不禁回问了一句:“还要具体做法吗?”大家都笑了。
带队的领导总算给了我一些面子:想法多了一点,办法少了一点。
这两件事情给我的打击很大。有想法没办法来实现就是空想,自我感觉良好的“高屋建瓴”在具体的基层工作中,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
我迅速调整了工作方法。针对官兵们的要求,团里与地方展开军民共建,兴建联网的军地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流动图书馆,改变长期图书不足的历史;组建以各分队文艺骨干为主体的军营特色文艺演出队;配合部队营区改造,兴建英雄公园、励志苑等文化活动场所等等。这些想法与办法相结合的措施,使我团的“文化兴团”成为全军区部队学习的经验。
在基层干,我深刻地体会到,有想法重要,有办法更重要!
变革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时候是静悄悄的。
我刘开奉过去是因为年纪大出名,现在是因为工作好出名了。
有人说,一个研究生整天在连队跟在兵屁股后转,值不值?我倒不这样看:军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变革是全领域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促进变革的就是知识。一个连队是一个作战单元,我们能在这个舞台上,渗透一种先进的理念、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它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我信奉一条名言:“胸怀有多大,事业平台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事业就能走多远。”
但实践这种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其影响也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作为一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播种人,其播种的过程也并不都是辉辉煌煌、轰轰烈烈的。而恰恰相反,许多时候都是很不起眼、很琐碎的事,就像我2002年到“全面建设模范连”当指导员时遇到的那样。
这个模范连有一道全团惟一的“风景”:挑大便。明明团里统一的粪便通道离连队厕所就两米远,可这一风景却延续多年,还为模范连争得过很多荣誉。在模范连,挑粪是个需要“抢”的活儿。
我经过观察发现,挑粪的清一色都是新兵!为什么干部骨干都不去挑?几个第二年度兵说,当新兵就是要多干活、多表现,这是“传统”。
这回答让我着实吃惊,不说这中午挑粪,影响休息和下午的训练,影响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深层次地揭示出连队官兵中存在的不正当荣誉思想和极端错误的等级观念。
我立即和大家一起解决了那“两米”问题。
在模范连,有个“黑脸”班长叫张红平,他力大无比,用一只手就能把指导员提到半空中,是全团的训练尖子。因只有初中文化,他在训练中有很多东西讲不清、道不明,战士经常反映听不懂,也不敢说。还有个“白脸”班长叫张永红,他身材小,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是训练场上的智多星,不仅自己是训练尖子,全班也是师里的训练先进班。
“黑脸”和“白脸”经常较劲。在连队开展的“比美活动”中,两个班长走到了一起。张永红的一席话让张红平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带兵关键是带心,管理重在说理,训练不仅要知道怎么训,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想提高过硬的层次,必须在文明素养上下功夫。从此以后,张红平成了全连的学习积极分子。
走进军营,最大的不习惯是信息阻塞。不能随便使用手机,不能上互联网。这其中有其合理的成分,也要辩证地看:缺少信息的痛苦,跟人的呼吸少氧是一样难受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现代军人应该是信息社会的一个节点而不能是“盲点”。
当宣传股长的时候,我就感到官兵的“上网热”必须加以引导,便召集十多名研究生,以军网为平台开设“硕士论坛”,以网上论坛、聊天室等形式,在官兵中开展新军事变革的讨论,介绍军事新知识,帮助大家开阔视野。
任营教导员后,我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全营官兵的“信息化改造”。到任当天,我就和几名技术干部一起,架线、调试、组网,建起一个局域网,把官兵引到网上来。时间不长,许多官兵就体验到了信息化社会的便利。
“风景”消失了,“黑脸”班长的带兵方法变了,官兵们在逐渐走进“数字化生存”境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深刻地改变着经历这一切的官兵们,一种崭新的理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一代到军营的地方大学生的使命之一吧。 相关热词搜索: 我在 征文 基层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我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的收获2021-09-17
- 我在银行的实习报告2021-09-17
- 我在科学课中的情感投入2021-09-22
- 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四项措施2021-12-21
- 五四精神心得感征文2021-08-27
- 与企业共成长征文20202021-08-27
- 四有老师征文word版2021-08-27
- 护士节征文选登20202021-08-27
- 冰墩墩雪容融小学生征文2021-08-27
- 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主题征...2021-08-27
- 国家安全教育日征文800字()2021-08-27
- 对于护士节征文20202021-08-27
- 512护士节优秀征文20202021-08-27
- 对于512护士节征文2021-08-27
- 2篇,基层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及...2021-08-27
-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21-08-27
- 年“两会”应知应会测试题&学...2021-08-27
- 学习新修订军队基层建设纲要...2021-08-27
- 年基层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2021-08-27
-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基层...2021-08-27
- 以基层党建为统领 推进城市...2021-08-27
-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2021-08-27
- 市纪委书记新任干部任前廉政...2021-08-27
-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及思考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