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土地开发整理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21-12-16 15:23:04
浏览数: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土地整理则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落实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坚持“占补平衡”、“总量平衡”的原则,大力度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县位于**市北部,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纵跨洛河、延河两个流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高坡陡,峁梁密布、沟壑纵横,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709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7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92年为1.3万吨/平方公里,2002年为1万吨/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
**县从70年代兴修基本农田,到本世纪初的土地开发整理,经过30多年的国土整治,建成条幅宽度在10米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9.2万亩,人均2.8亩,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而且改变了数千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式的生产方式,更是破解了退耕还林,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8年以后怎么办的问题。
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了粮食安全土地整治前的旱坡地,由于土地贫瘠,加上投入严重不足,每亩粮食产量不到40公斤,修成梯田后农民人均耕地数量由原十几亩降到几亩,但由于土地质量得到提高,对土地的投入也得到了保证,粮食单产提高了4-5倍。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亩产量可提高到200公斤左右。
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修田造地整治国土,到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以村庄为中心,“山顶戴帽子,山坡铺被子,山下穿靴子”的水土整治模式。即“峁梁坡上中部开发整理保水保土保肥宽幅梯田,峁梁坡中部造林种草恢复生态发展草畜业,山坡以下打坝淤地,保持水土,实现生态的自然修复”。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为再造秀美山川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适时科学决策,将草畜业做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全县上下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实现了农民由种粮为主向植树造林、种草养畜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草畜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2004年,全县饲草产量80万吨,羊子存栏达到18万只,秦川牛存栏4.6万头。同时建立陕北小杂粮基地,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98元提高到现在的2072元,增长了49.5%。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生产力近两年全县上牌照的农用车、拖拉机就有1200多辆,极大地加快了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为主导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农业部门统计。仅今年1至9月份,全县有7600多人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劳务输出,占到全县3万多劳动力的35%,劳务所得达到21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县统计局统计,全县13万人口,城镇常住居民达到6.1万人。城镇化水平迅速加快。
解决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难题,实现了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大量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当前比较效益相对较差,农民无力、财政也不可能对农田基础设施增加太多投入的现实条件下,是土地整理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农田基础设施大投入的机制。我县从2001年到2005年10月底,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507个,开发整理土地12万多亩,投入资金达12411.54万元,这是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是落实中央新世纪两个“1号文件”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改善了村容村貌,加快了农村小康乐园建设步伐近年来,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以基本农田为中心,把水、电、路、住宅、通讯做为农民小康乐园建设的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坚持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县上投资上亿元资金,实施“百村千井”工程和集雨窖灌工程,既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又解决了户均3亩水浇地问题;坚持与生态治理和生态移民相结合,争取和投资6815万元资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83个点3113户15842人;以农田为支撑点的农村小康乐园建设雏形已基本形成,农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为我县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转变了基层干部作风,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发包集体所有的基本农田,开辟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财源,既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又调动了村干部干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村级班子凝聚力。县、乡、村干部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争项目、搞协调、抓实施、跑资金、搞管理等项踏实细致的工作和切实为民办事的工作业绩,改变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提高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留下了农民交口称道的口碑。 相关热词搜索: 我县 土地开发 整理 经验 材料
**县位于**市北部,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纵跨洛河、延河两个流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高坡陡,峁梁密布、沟壑纵横,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709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7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92年为1.3万吨/平方公里,2002年为1万吨/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
**县从70年代兴修基本农田,到本世纪初的土地开发整理,经过30多年的国土整治,建成条幅宽度在10米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9.2万亩,人均2.8亩,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而且改变了数千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式的生产方式,更是破解了退耕还林,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8年以后怎么办的问题。
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了粮食安全土地整治前的旱坡地,由于土地贫瘠,加上投入严重不足,每亩粮食产量不到40公斤,修成梯田后农民人均耕地数量由原十几亩降到几亩,但由于土地质量得到提高,对土地的投入也得到了保证,粮食单产提高了4-5倍。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亩产量可提高到200公斤左右。
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修田造地整治国土,到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以村庄为中心,“山顶戴帽子,山坡铺被子,山下穿靴子”的水土整治模式。即“峁梁坡上中部开发整理保水保土保肥宽幅梯田,峁梁坡中部造林种草恢复生态发展草畜业,山坡以下打坝淤地,保持水土,实现生态的自然修复”。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为再造秀美山川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适时科学决策,将草畜业做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全县上下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实现了农民由种粮为主向植树造林、种草养畜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草畜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2004年,全县饲草产量80万吨,羊子存栏达到18万只,秦川牛存栏4.6万头。同时建立陕北小杂粮基地,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98元提高到现在的2072元,增长了49.5%。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生产力近两年全县上牌照的农用车、拖拉机就有1200多辆,极大地加快了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为主导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农业部门统计。仅今年1至9月份,全县有7600多人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劳务输出,占到全县3万多劳动力的35%,劳务所得达到21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县统计局统计,全县13万人口,城镇常住居民达到6.1万人。城镇化水平迅速加快。
解决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难题,实现了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大量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当前比较效益相对较差,农民无力、财政也不可能对农田基础设施增加太多投入的现实条件下,是土地整理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农田基础设施大投入的机制。我县从2001年到2005年10月底,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507个,开发整理土地12万多亩,投入资金达12411.54万元,这是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是落实中央新世纪两个“1号文件”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改善了村容村貌,加快了农村小康乐园建设步伐近年来,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以基本农田为中心,把水、电、路、住宅、通讯做为农民小康乐园建设的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坚持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县上投资上亿元资金,实施“百村千井”工程和集雨窖灌工程,既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又解决了户均3亩水浇地问题;坚持与生态治理和生态移民相结合,争取和投资6815万元资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83个点3113户15842人;以农田为支撑点的农村小康乐园建设雏形已基本形成,农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为我县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转变了基层干部作风,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发包集体所有的基本农田,开辟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财源,既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又调动了村干部干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村级班子凝聚力。县、乡、村干部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争项目、搞协调、抓实施、跑资金、搞管理等项踏实细致的工作和切实为民办事的工作业绩,改变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提高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留下了农民交口称道的口碑。 相关热词搜索: 我县 土地开发 整理 经验 材料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对于促进我县民营企业高质量...2021-08-27
- 研究部署当前我县城区环境综...2021-09-09
- 我县税务学会成立大会致辞2021-09-10
- 关于我县城市管理的探讨2021-09-13
- 关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2021-09-15
- 关于加快我县失地农民转型为...2021-09-15
-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2021-09-15
- 关于我县供用电情况的调查报告2021-09-15
- 加快推进我县交通建设跨越式...2021-09-15
- 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2021-09-15
- 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2021-10-28
- 关于数学学习方法及技巧整理5篇2023-08-20
- 学校网上教学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省国土厅窗口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青安岗优秀个人经验交流发言材料2021-09-11
- 业务经营经验介绍(电信)2021-09-13
-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3
- P2P雷潮后的经验教训总结2021-09-13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2021-09-14
- **县外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4
- 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9
- *镇发展民营经济经验材料2021-09-19
- 县纪委书记现实表现材料&党委...2021-08-27
- 基层纪委书记践行群众路线剖...2021-08-27
- 2017年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2021-08-27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辽宁考察...2021-08-27
- 教科室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2021-08-27
- 学习材料2021-09-05
- 培训学习材料2021-09-05
- 学案学习材料2021-09-05
- 阅读下面材料2021-09-06
- 七一表彰材料:优秀党务工作...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