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决策质量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16 15:13:20
浏览数:次
行政决策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做出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决策是一种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管理功能的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关键所在,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成败。
一、当前行政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目前在各级行政领导决策中表现出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非常普遍,除了腐败导致的决策失误和不可避免的正常决策失误外,我们最多的决策失误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职责不明,滥用权力。
(二)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样板工程,劳民伤财。
(三)随意性太大,使政策的执行缺乏连续性。
(四)领导素质不高,处理问题缺乏前瞻性。
(五)决策权力过于集中,正确的决策信息不能准确迅速地传递给决策人。
由此可见,领导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人专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现代领导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可是,一些领导者认为决策就是领导者个人“拍板定案”,不重视发扬民主、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想象,武断“拍板”,结果由于主观愿望严重地脱离客观实际,造成决策失误。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我国管理层中的一些干部由于存在着“好大喜功”和“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基层报上来的数据水分很大。正所谓“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对上级,层层灌水,水到渠成。”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决策。
(三)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决策失误。决策正确与否,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价值标准。领导的价值观不一样,对决策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政绩的标准也不一样。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就不会关心老百姓的利益,大搞“政绩工程”。为了部门的利益提出修改法律的议案,这样的决策结果,必然是不讲效益,劳民伤财。
因此,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正确决策的机率,是我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决策,领导活动的过程就是作出决策并实施和追踪决定的过程,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如何准确地了解经济社会的变化,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并对决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是各级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的获取和提高一方面来自知识层次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在工作中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一)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正确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各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领导集体和一名领导干部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决策的效果和成败。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经验、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树立“学以立德、学以明志、学以增才、学以致用”的理念,立足于学好基本理论、掌握时政方针、通晓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国际知识、专业知识,着眼于增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纪政纪观念、群众观念,培育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人才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
(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者的谋事之基,成事这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只有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增强对事物的感情认识,掌握第一手材料,尤其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上级政策、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重大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对来源于群众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地概括、分析与总结,才能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取得制定工作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的可靠依据,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三)善于决断,敢于负责是科学决策对领导的要求
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敢于担风险,敢负责任的决策素质。领导者要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注意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准确吃透情况,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决策和负责,做到“必行,行必果”,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科学决策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决策的最重要标志便是建立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表达的体制,整个决策过程畅通、规范、透明和趋向完善,并浸透着一种宽松、自由和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决策的决断者、决策方案的选择者、决策的评价者、决策的最终受益者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从决策议题的提出,到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形成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以及聘请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选出最佳方案,再到决策领导层的通过,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以防止决策行为的混乱和决策权的滥用,也使领导的决策有章可循,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
(六)依法决策是正确决策的有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学法守法,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行依法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决策的法制化,一是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规范约束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决策程序,实现决策权依法有据,决策行为依法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法律监督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决策责任制,将决策主体和决策执行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结合起来,决策违法要依法追究责任,以增强其责任感,减少决策失误。
有道是:一着好棋,全局皆活。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水平,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技术、新理论、新问题、新思路、新情况的挑战,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政机关管理和运行成本、决策风险的最低化,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依法行政 决策 探讨 推进 提升
一、当前行政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目前在各级行政领导决策中表现出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非常普遍,除了腐败导致的决策失误和不可避免的正常决策失误外,我们最多的决策失误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职责不明,滥用权力。
(二)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样板工程,劳民伤财。
(三)随意性太大,使政策的执行缺乏连续性。
(四)领导素质不高,处理问题缺乏前瞻性。
(五)决策权力过于集中,正确的决策信息不能准确迅速地传递给决策人。
由此可见,领导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人专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现代领导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可是,一些领导者认为决策就是领导者个人“拍板定案”,不重视发扬民主、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想象,武断“拍板”,结果由于主观愿望严重地脱离客观实际,造成决策失误。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我国管理层中的一些干部由于存在着“好大喜功”和“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基层报上来的数据水分很大。正所谓“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对上级,层层灌水,水到渠成。”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决策。
(三)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决策失误。决策正确与否,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价值标准。领导的价值观不一样,对决策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政绩的标准也不一样。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就不会关心老百姓的利益,大搞“政绩工程”。为了部门的利益提出修改法律的议案,这样的决策结果,必然是不讲效益,劳民伤财。
因此,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正确决策的机率,是我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决策,领导活动的过程就是作出决策并实施和追踪决定的过程,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如何准确地了解经济社会的变化,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并对决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是各级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的获取和提高一方面来自知识层次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在工作中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一)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正确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各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领导集体和一名领导干部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决策的效果和成败。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经验、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树立“学以立德、学以明志、学以增才、学以致用”的理念,立足于学好基本理论、掌握时政方针、通晓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国际知识、专业知识,着眼于增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纪政纪观念、群众观念,培育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人才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
(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者的谋事之基,成事这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只有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增强对事物的感情认识,掌握第一手材料,尤其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上级政策、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重大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对来源于群众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地概括、分析与总结,才能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取得制定工作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的可靠依据,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三)善于决断,敢于负责是科学决策对领导的要求
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敢于担风险,敢负责任的决策素质。领导者要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注意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准确吃透情况,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决策和负责,做到“必行,行必果”,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科学决策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决策的最重要标志便是建立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表达的体制,整个决策过程畅通、规范、透明和趋向完善,并浸透着一种宽松、自由和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决策的决断者、决策方案的选择者、决策的评价者、决策的最终受益者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从决策议题的提出,到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形成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以及聘请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选出最佳方案,再到决策领导层的通过,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以防止决策行为的混乱和决策权的滥用,也使领导的决策有章可循,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
(六)依法决策是正确决策的有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学法守法,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行依法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决策的法制化,一是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规范约束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决策程序,实现决策权依法有据,决策行为依法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法律监督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决策责任制,将决策主体和决策执行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结合起来,决策违法要依法追究责任,以增强其责任感,减少决策失误。
有道是:一着好棋,全局皆活。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水平,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技术、新理论、新问题、新思路、新情况的挑战,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政机关管理和运行成本、决策风险的最低化,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依法行政 决策 探讨 推进 提升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目标要求2021-08-27
- XX镇依法行政工作总结2021-09-03
-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4
- 以人为本依法行政2021-09-14
- 依法行政情况汇报2021-09-16
- 人大经验材料-充分发挥法律监...2021-09-19
- 善纳群言,依法行政(投诉中心...2021-09-19
- 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2021-09-19
- 在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
- 在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20
- 从总揽全局的高度,对依法治...2021-09-24
- XX公共决策方式出现重大创新2021-09-24
- 作出的决策要体现“众议”2021-09-26
- 学校教代会决策制度2021-09-28
- 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努力提高...2021-10-24
- 行为决策理论在理财规划中的运用2021-11-03
- 供销支部决策和参与决策规范表2021-11-07
- 提高能源决策水平相关问题探...2022-02-25
- 潘岳:环保必须进入决策前端2022-02-26
- 竞争情报在企业研发决策中的作用2022-03-12
-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2021-09-20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21-09-22
- 探讨如何教授2021-09-28
- 对于优化xx市营商环境措施探讨2021-10-12
- 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探讨2021-10-17
-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2021-10-22
- 关于电力物资公司走向市场的探讨2021-11-01
- 动物科学系实践教学特色的探讨2021-11-03
-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原则和运行...2021-11-06
- 政策执行研究中的新型模式探讨2021-11-09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
- 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2021-09-24
- 公司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决定2021-10-22
- 提升外宣水平服务科学发展2022-01-16
- 品牌上水平应提升“三力”2022-02-14
-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升企业竞...2022-02-15
- 红塔集团应用ERP提升企业管理2022-02-16
- 医院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2022-03-01
- 2010年三提升活动实施方案2022-03-04
- 关于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战略...2022-03-15
- 质监系统质量提升演讲稿:提...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