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湖泊的生存危机及保护对策(马卓荦,王明中,蔡明)
[关键词]湖泊 城市发展 危机对策
1 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其中面积1km2 以上的湖泊有2 700个,总面积在9 万km2以上。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湖泊与城市相伴相生。汉长安城的太液池,唐长安城的曲江池,北宋汴梁城的金明池,南宋临安城的西子湖,明清北京城的北海、昆明湖,每一个湖池都见证了朝代的兴盛与衰败。时至今日,无论是天然湖泊还是人工湖泊依然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为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体来说,城市中湖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涵养水源
湖泊是地表水体的一种,由地势低洼处的积水形成。湖水接纳湖区降水,入湖河流及周边浅层地下水作为补给,把水截留在湖体内,改善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循环,保护水分不流失。湖泊特别是大型湖泊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载体,在平衡水量、削减洪峰、回补地下水、调节区域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调蓄洪水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改变了城市地区下垫面结构,雨水下渗系数变小,一场强度并不大的降水就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地表径流,加上发展滞缓的市政设施排水能力不足,很容易造成市区大面积内涝,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城市湖泊具有一定的调节库容量,能在暴雨来临后迅速接纳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贮存暂时不能排泄出去的洪水,减轻城市的雨洪压力。
1.3 景观旅游
湖泊因为拥有丰富的水面和湖滨带景色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都在游憩之余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的佳作。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工作之外接近大自然是每个人的迫切需求,而城市湖泊就是渴望回归自然的人们最理想的归宿。目前各个城市的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湖泊的景观旅游价值,纷纷把城市湖泊及其湖滨带建设成专门的公园、风景游览区或自然保护区,在对湖泊加强保护和管理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景观需求。
1.4 生物栖息地
湖泊及其湖滨带生活着种类众多的动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自然绿地被建设用地侵占而逐渐萎缩,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变得破碎化、孤岛化直至消失。湖泊及其湖滨带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自然地块,是野生动植物最后的避难所,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湖泊通过入湖河流的生态廊道与其他生物栖息地相互连通,促进了生物的种群迁移和种间交流,避免动植物因长期与外界隔离而产生种质退化。
2 城市湖泊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愈发无止境,这种不合理的过度开发给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城市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甚密,所承载的压力更大,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1]。
2.1 湖泊萎缩、消失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中最稀缺的资源,基于这个原因,大部分城市湖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城市建设用地逐步蚕食的困境。近几十年来,因为城市建设而被围填甚至完全消失的湖泊不在少数。曾经有“燕京新八景”之称的北京太平湖,在1971 年北京修建地铁时被填平,原址上建成地铁检修车辆段。解放前武汉城区有百亩以上湖泊127 个,建国初期二十年的围垦活动使武汉城区湖泊水面减少了154.6km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开发热又使城区35 个湖泊被填占了3.14km2,有8 个湖泊已经在地图上消失[2]。湖泊的萎缩和消失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结构,间接增加了地表径流,与此同时湖泊的调蓄洪能力减弱,给城市防洪带来严峻的考验,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内涝的频繁发生与湖泊面积缩减不无关系。
2.2 水质污染严重
自城市出现以来,湖泊一直作为城市排放污水的重要受纳载体。在产业革命之前,城市居民密度小,生活污水排放量少,依靠湖泊的自净功能完全能净化城市污水,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大量工业废水不经处理被直接排放进湖泊,导致湖泊中积累了高浓度的有毒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沿湖居民的激增也给湖泊带来了空前的富营养化压力,湖泊藻类异常爆发,水质和生境发生急剧恶化。根据我国对37 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资料,以及根据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经验制定的指标,37 个湖泊的富营养状况,具有中营养型和中~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3]。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2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表明,我国城市湖泊除了北京的昆明湖水质达到Ⅲ类,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等湖泊水质均为劣Ⅴ类[4]。由于城市湖泊的相对封闭性和不流动性,加上湖泊污染形成和生态恢复机理的复杂性,一旦出现湖泊环境恶化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健康水平,因此治理城市湖泊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5]。
2.3 湖泊景观遭破坏
城市湖泊被人为围填、污染,破坏了湖泊原有的自然景观,甚至会影响到城市整体形象。某些长期缺乏妥善保护的小型湖泊(水塘),其护岸破坏,湖水黑臭,湖面漂浮着垃圾,不仅没有满足附近居民景观休闲娱乐的需求,还因恶劣的环境和不堪的景象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部分已经被保护起来并被辟为风景区和公园的湖泊,由于用地的限制,其护岸大多是由浆砌石、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硬质直立护岸,无自然过渡和岸线变化,显得呆板僵硬。最近几年,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湖泊周边地区由于拥有城市中稀缺的水景资源而成为开发商追逐的热点,加之城市规划部门制定出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导致湖泊周边地区开发商云集,高楼大厦林立,与湖泊相衬非常突兀和不协调。开发商的圈地运动还剥夺了广大市民共享湖泊景色的权利。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的中心,与紫金山山水相映,近年来湖边大量兴建了各类房产、娱乐、办公、酒店、展览业等超大超高建筑,将10km 长的湖外环线团团包围,玄武湖变成了“井底湖”,山水景观质量急剧下降[6]。
2009 年第3 期黄 河 规 划 设 计总第149 期马卓荦等:城市湖泊的生存危机及保护对策。
2.4 生物栖息地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
伴随着湖泊面积萎缩和环境恶化而来的还有生物栖息地的消失。在自然状态下,湖泊及其湖滨带拥有岸上旱生区、岸边湿生区、湖边浅水区、湖中心深水区等几种不同类型的生境,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组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生态系统。湖泊被改造成硬质护岸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运输和物质交换被切断,湖滨带生态系统遭破坏,滨水植物几乎消失。
此外湖泊面积缩小,湖与湖之间的自然连通被阻隔,导致水生生态系统日趋封闭和退化,大量生物死亡,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降低。水质污染是造成湖泊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另一因素,富营养化湖泊内藻类特别是蓝绿藻大量繁殖,降低了湖水透明度,沉水植物无法进行光和作用而死亡。藻类还能向水体分泌有毒物质,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人为引进外来生物也会给湖泊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原生于南美的水葫芦在上个世纪被引入中国后,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没有天敌,成为威胁湖泊和河流生态平衡的一种恶性杂草。云南大理洱海原产鱼类17 种,大部分为洱海特有,在人为引入13 个外来鱼种后,已有5 种土著鱼种陷入濒危状态[7]。
3 城市湖泊保护对策
3.1 合理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有效保护城市湖泊的法理依据。从功能区划上来说,湖泊应该定位为城市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景观娱乐休闲地、多样性生物栖息地。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在湖泊和附近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适当放宽绿线,严格限制湖区周边房地产开发项目,限制建筑物高度和体量。对城市湖泊的规划不能仅仅针对单个湖泊,更应该把城市河湖水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安排,实现湖与湖之间、湖与河之间良性连通,打造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城市生态水系。
3.2 严格控制污染
只有彻底切断污染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湖泊水环境不再继续恶化下去。应当封堵湖泊周围和入湖河道的所有排污口,沿湖沿河修建截污管道或改造原有污水排放系统,把污水输送到城市污水厂进行处理。对于已经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雨水系统,在入河及入湖雨水口处建造生态雨水口或人工湿地,截留并净化初期雨水带来的污染物质。恢复湖滨自然植被带,通过种植湿地植物和护坡草皮,减轻面源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定期打捞湖泊和入湖河道上漂浮的垃圾,定期清理底泥,消除湖泊线源和内源污染。
3.3 加强管理
城市湖泊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的,因此加强管理对湖泊的保护来说显得格外重要。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出湖泊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使城市湖泊保护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对于某些违反规定非法侵占湖区用地和偷排污水的行为,要坚决给予打击,依法严肃处置。大型湖泊应当设立专门的湖区保护管理部门对湖泊及周边地区进行管理保护,小型湖泊可以归属到城市水务或市政园林部门统一管理,也可以托付给所在小区的物业进行管理。湖区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也必须严格执行,包括生活垃圾清理、公共设施维护、安全隐患检查以及植物浇灌栽种和水生动物投放等。
3.4 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民众是湖泊资源的享用主体,湖泊的众多功能直接或间接是向广大民众提供服务的,如果没有民众自觉保护意识的提升,即使政府实施的管理再好,湖泊保护从根本上也无法得到保证。加强民众的湖泊保护意识,使民众对自己的不当行为加以约束,积极参与到保护湖泊的行动中来,是湖泊保护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保护政策,普及科学的环境保护知识,加深民众对湖泊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在民众中形成一种自觉保护湖泊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保护习惯,构建和谐的人、湖关系。
参考文献
[1]沈彦, 李婷婷. 论湿地脆弱性与生态恢复重建——以洞庭湖区为案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18(1). pp. 10-13.
[2]曾忠平, 卢新海. 城市湖泊时空演变的遥感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湖泊科学.2008. 20(5). pp. 648-654.
[3]刘连成.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分析. 灾害学. 1997. 12(3). pp. 61-65.
[4]孙宁涛, 李俊涛. 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22). pp. 6885-6886.
[5]秦伯强.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生态学报. 2007. 27(11). pp.4848-4858.
[6]林小峰. 对城市水景区周边空间的保护探讨——以宁沪杭三城市为例. 中国园林.2006. 12. pp. 58-61.
[7]万方浩, 郭建英, 王德辉.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生物多样性.2002. 10(1). pp. 119-125.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打造湖泊文化品牌推动湖泊经...2021-10-17
- 62Dm生物株食藻虫助力湖泊生...2022-02-22
- 休养结合恢复湖泊生机——《...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第十三届世...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加强水环境...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运用综合手...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完善管理体...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抓住机遇促...2022-02-23
- 关注湖泊污染治理:问诊湖泊2022-02-26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保护环境,Protecting,the,Environment2021-08-27
-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演讲2021-08-28
- 农民耕耘土地的“保护伞”—...2021-09-27
- 保护生态环境2021-09-28
- 《保护生态环境》2021-09-28
- 怎么保护自己2021-09-28
- *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2021-09-29
-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汇报2021-10-06
- 2020年海洋生态保护区管理局...2021-10-11
- 人民法院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2021-11-06
- 谈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践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社...2021-08-27
- 对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2021-08-27
- 城市旅游2021-09-08
-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2021-09-09
- 关于加快山区城市化建设的思考2021-09-13
-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关问题...2021-09-14
- 2004年城市管理综合网络目标...2021-09-14
- 2005-2010年×区城市建设工作...2021-09-15
- 在全县城市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