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生态、景观建设新型标准河道(许峰,吴汉明)
关键词:河道 防汛 生态 景观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水患可能给城市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和探讨城市河道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当前河道的功能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防汛,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而建设防汛、生态、景观型标准河道势在必行。
1 河道的功能
1.1 防汛
河道堤防的功能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汛。但是农村河道与城镇河道也有明显差别,河道的功能也决定了堤防的功能。在开展河道工程建设之前,应当研究各条河流、工程区域每个河段的自然特征和保护对象,搞清楚为什么要采取工程措施、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后再去考虑有哪些技术手段。首先要了解各个河段的自然特征。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性河道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水位变幅大而冲击力强,以保护农田和村庄道路为主,防冲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位于中下游的河道,汇流面积和保护范围都逐步增大,河床宽度和堤防高度也相应加大,长历时高水位浸泡所引发的防渗抗滑问题凸现,防冲问题逐步淡化,河道水域的综合利用要求增强;平原河网水流平缓,主要考虑护岸的稳定性、河网的调蓄能力和水域的有效保洁;城镇河道既需满足行洪排涝的要求,也必须充分考虑水域的观赏性。其次应明确各条河道的主要功能。河道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行洪、排涝、蓄水、输水、航运、养殖和生态景观等,每条河道都应当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什么是主要功能,有哪些综合利用功能,应当如何来实现这些功能。[1]
1.2 生态作用
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河道建设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生态河道。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水环境治理上加大了力度,自然生态型河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拆除了大量60、70年代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护岸。建设生态型护岸已成为国际上治河的一大趋势。自然生态型河道的基本特征:河岸线自然,富于变化;河道的横断面宽窄不一;河道有冲有淤;坡度有缓有急;在不同河段,均有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动物的生存。
1.3 城市景观
以景观建设带动滨河开发也是最近许多城市河道建设的重点之一。如在黄浦江、苏州河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快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内河游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水系建设,从而带动中小河道整治和加快沿岸绿化景观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目标。可以选择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河段启动景建设和旅游开发,并在市区形成中心水环。
2防汛建设
为了改善城市防洪条件,便利船舶的运行保证工农业用水及桥梁的安全,整治江道应早日提到一定高度来解决问题。此项工程应全面考虑,决不能因局部问题影响主体,要统一安排。各部门相互配合、综合治理、抓住重点、分期分段逐步解决。目前河道防汛治理的主要原则有:
(1)加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质量体系管理
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标准和投资规模。整治规划、初步设计一般由水利设计院完成,本着正确处理除害与兴利、上下游左右岸、整体与局部、近情与远景等方面关系的原则;护岸工程以防洪保护为目的,充分利用已有的护岸工程作为节点,从控制主流摆动,稳定中小河床出发,确定制导线,作为控制河道平面位置的长期目标;人工修建的护岸节点外形,以曲度适当的弯道形式把河道改造成比较平顺的弯曲性河道,把河势稳定在规划整治线控制范围内。河道险工整治工程、沙基沙堤防渗工程由丙级以上设计单位根据国家批准的设计文件和项目法人下达的年度计划设计,但必须经乙级以上设计部门审核,经建设单位初审,报项目法人审批。河道险工整治工程、沙基沙堤防渗工程一般做水力冲刷、渗透、稳定计算。[2]
(2)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体制
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使各级政府、水利部门责任、权利明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工程施工,办理工程征地及林木砍伐等手续;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清障措施,完成清障任务;负责按工程投资计划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组织施工用水、用电、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等准备工作及必要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及时组织研究和处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按时办理工程结算;组织编制度汛方案,落实有关安全。
(3)建设管理法制化是保证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
工程建设管理推行程序法制化,管理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使建设全过程充满竞争活力。本着工程投资费用合理,经济效益较大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管理按照各自的建设管理职责,严格监督检查基建程序、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及时纠正查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合理划分标段,标段的划分以有利于现场管理,有利于公平竞争为原则。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严格核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等级,不得让无资质或资质等级不够的单位参与投标。自行组织招标和不宜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
3 生态建设
长期以来,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但这个标志到今天已经显得不太全面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标志应该是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同步发展。古代孔雀河的改道,使得当时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新疆古城楼兰,转眼之间变成了一座死城。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城市生态恶化的突出表现之一便是水环境的恶化。作为水的输送体,河道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态发展状况,客观上将直接影响水环境的保护。
从城市河道生态发展的趋势出发,一些传统的观念开始受到冲击。例如,在整治河道上,人们惯用裁弯取直来对河道进行改造。莱茵河从瑞士的巴塞尔到德国的沃尔姆斯之间由于裁弯取直使河长从354km缩减为273km,致使水流加快,冲刷加剧,巴塞尔到卡尔斯鲁厄之间原来洪峰通过的时间为64h,改造后缩短为23h,结果往往与莱茵河的另一支流内卡河洪峰相遇,造成对下游更严重的威胁。为此,莱茵河第十二届部长会议曾对沿河国家提出“让莱茵河重新自然化”的要求。又如,当人们不断利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建筑河堤的时候,日本则开始提倡凡有条件的河段应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 “生态河堤”。[3]
目前,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复合式河堤断面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即在常年水位以下用现代材料砌筑直立式河堤,以节约用地并保证堤防强度,而在常年水位之上则保留斜坡式土堤并进行绿化,保持河堤及城市的生态性。再如,传统上将洪水尽快排出市区的观念也在受到冲击。瑞士提出了 “只要有可能,就要把水留住;除非有必要,绝不让水跑掉”的观念。我国一些专家最近还提出了“利用好洪水效益”的全新观点,建议利用好洪水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冲刷河槽。广州市结合城市河道改造,开挖了东山、流花、荔湾3个人工湖,此举不仅可以调蓄100万m3的洪水,还可增加100hm2的城市水面,并可为城市河道提供部分环境用水。此外,积极绿化河堤及其保护区,努力改善城市河道的水质等也是促进城市河道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4 景观建设
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经过精心设计的河道景观,不仅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而且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许多城市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有一些设计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或者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究其原因,设计水平不高,或者设计观念错误,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河道进行景观建设十分有意义。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使景观设计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作为我们设计时的指南。
(1)系统与区域原则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对河道(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是第一个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要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保障。(2)多目标兼顾原则城市河道治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则对城市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河道景观设计必须能够为此提供多样性的结构、功能组合,以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3)生态设计原则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4)自然美学原则保持自然线形,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鼓励平易质朴,反对铺张奢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5)文化保护原则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4]
5 结论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涉及到不同部门,为了珍视城市中这一宝贵资源,首先,必须改变观念,建设防汛、生态、景观的新型河道。其次,应当组织一个由不同专业组成的设计小组,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风景园林师在其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对自然美和生态美的敏锐把握,构架城市河道景观的整体框架,这是其他专业人员无法代替的。随之,新型河道的建设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姚乐人 江河防洪工程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
[2] 王运辉 防汛抢险技术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金路 论城市绿线 北京园林 1996(1):24
[4] J.O.西蒙兹著 程里尧译 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防汛办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1-08-27
- 全区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会议...2021-08-27
- 防汛情况工作汇报(二篇汇总)2021-08-27
- 防汛防台应急演练总结11篇汇总2021-08-27
- 年乡镇防汛度汛实施方案2021-08-27
- 全市防汛防滑暨河湖长制工作...2021-08-28
- 水库防汛工作会议讲话2021-08-31
- 防汛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思的汇报2021-09-14
- 防汛安全问题清单2021-09-16
- 2020年全县防汛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8
-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2021-08-27
- 河道管理局组织委员述职报告2021-10-08
- 浅谈如何征收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2021-10-08
- 二〇〇六年村庄河道整治工作总结2021-11-03
- 河道管理职责规定2021-11-10
- 县2007年整治河道采砂实施方案2021-12-29
- 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研报告2022-01-15
- 乡镇河道保洁工作年度总结2022-01-19
- 乡镇河道保洁工作现状汇报2022-01-19
- 浅析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李...2022-02-19
- 城市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绿化景...2021-08-27
- 专业文化下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2021-08-27
- 景观设计中民族民间音乐应用2021-08-27
- 景观设计论文2021-12-17
- 浅论生态设计原理在城市景观...2021-12-17
-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2022-02-20
- 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2022-02-22
- 校园景观中的植物配置2022-03-30
- 乡土景观元素在塑造地域性景...2022-10-23
- 景观照明设计的光构成方法研究2022-10-29
- 生态环境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政治生态自查报告&市政协修复...2021-08-27
- 2020年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2021-08-27
- 2020年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情...2021-08-27
- 年市生态环境局一季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2021-08-27
-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强...2021-08-28
- 政治生态存问题和不足2021-09-06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2021-09-09
-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2021-09-15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板最...2021-08-25
- 2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2021-08-27
- 临时工劳务合同范本标准版2021-08-27
- 桩板式路基专项工程质量检验...2021-08-27
- 珠宝购货合同协议书范本,标准版2021-08-27
- 家庭房屋装修合同标准版2021-08-28
- 标准版离婚协议书范本2021-08-28
- 两篇标准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2021-08-28
- 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标准版2021-08-30
- 散文:对于故乡抒情诗歌-此刻...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