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蓝藻又绿引发太湖环保治理之惑(张敬伟)
4月太湖,本是草长莺飞,春风拂面的胜景良辰。然而柔美的太湖再现蓝藻,让人不免想到去年蓝藻爆发所导致数十万无锡人无水可喝的环保危机。虽然这次蓝藻只是小范围呈现,并未导致大面积爆发。但是,蓝藻又绿太湖,还是给太湖周边地区敲响了警钟。
稍有欣慰的是,江苏已经启动省、县、乡联动的三级应急机制,可以实现所辖区域内全过程风险监控。但让人忧虑的是,太湖不是江苏的内湖,其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沿湖散布着苏、沪、浙的十余个城市,这些城市且都美其名曰“太湖明珠”。它们共饮一湖水,赢得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可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也有意无意地将太湖视作了“泔水桶”,大大咧咧地将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其他污染物一股脑儿抛入太湖。太湖由柔美变“臭美”,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都要向湖边城市释放“自然的报复”——蓝藻污染,2007年达到极致。
因此,治理太湖污染,必须实现苏、沪、浙联动方可。仅仅一省开始环保行动,是无法达到治污效果的。即便是在江苏,关闭太湖小化工企业也不彻底。国家环保部4月7日到9日对苏锡常三市53家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抽查显示,80%的单位存在超标排污或其他环境违法行为,暴露的问题十分严重。可见,公共治理不彻底,环保行动有漏洞,流域各地因为利益驱动缺乏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的行政决断,是太湖水体污染久治不靖的主因。
在治理太湖污染方面,国家一期总投资已达110亿元,即将进行的二期治理预算将达1000亿元。两项累计,太湖治污资金庶几可以兴建半条京沪高铁。遗憾的是,那么大的环保投入治污成效并不明显。
首先,太湖区域涵盖苏沪浙三省市,而下又有市县乡的区划隔膜。不同省市间,不同地区间,不同县市间,往往是污染地慌乱治理而其他地区默然旁观,往往出现这边治理那边污染的尴尬图景。因此,流动的太湖永远处于人为的“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中。所以,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分割使太湖成了公共管理难以覆盖的盲区或死角。这种地缘上的行政区隔,决定了太湖治污必须在三省市协调下才有可能,这是太湖污染难治的第一重公共治理困扰。
其次,沿湖城市群落众多,江苏境内就有苏州和无锡两大城市临湖,在各自的临湖区域,或许能够做到湖水自清,但在双方交界水域,却很难厘清治理责任。这是另一重的行政治理困扰。
其三,由于缺乏超区域的太湖流域环湖治污机制,无法形成统一长效的环保治理机制,国家投入的环保资金被平均分配,在太湖上也只是偶尔掀起运动型治污的涟漪,而阵发性的治污行动是无法根治太湖污染的。于此,太湖治污网络还应通过立法途径和权力介入的方式构筑覆盖整个太湖的治污网络。
在上世纪80年代,太湖区域几乎没有污染。不到30年,美太湖却异化为蓝藻覆盖的臭水坑,国家巨额资金投入也打了水漂,太湖污染是标准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反面典型。既然太湖污染是由人类过于功利漠视环境的行为所致,解铃还须系铃人,公权机构就必须深刻反思不科学发展的负效应,将环境友好列入决策重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还太湖一个清白。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中国经济时报》:从深圳看...2022-02-20
- 《中国经济时报》:沿海开放...2022-02-23
-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环保...2022-02-25
- 《中国经济时报》:抗冰救灾...2022-02-25
-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亟待...2022-02-25
- 《中国经济时报》:城市水务...2022-02-26
- 《中国经济时报》:“太湖蓝...2022-02-26
-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能源...2022-02-26
- 《中国经济时报》:西方国家...2022-02-26
-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2021-10-11
- 太湖蓝藻有望“变废为宝”2022-02-21
- 环境生物技术“攻克”太湖污染2022-02-21
- 新技术让太湖流域污水深度处...2022-02-21
- 治太湖蓝藻有了科技利器2022-02-21
- 有效防范水污染,传感技术监控...2022-02-22
- 太湖流域水专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太湖水污染...2022-02-23
- 《中国环境报》:蠡湖:太湖...2022-02-23
- 太湖水质保护与流域人类活动...2022-02-25
- 中科院水生物专家:蓝藻完全...2022-02-21
- 蓝藻剥离液:滇池治理新武器2022-02-21
- 广东省水库蓝藻研究成果达国...2022-02-21
- 浙江治污出新招让蓝藻“营养...2022-02-21
- 《中国环境报》:治理蓝藻,...2022-02-21
- 太湖水嗅新解:蓝藻并非“元凶”2022-02-21
- 杀蓝藻可用电解技术(环保科...2022-02-22
- 水专项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研发...2022-02-23
- 防止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曹...2022-02-24
- 蓝藻的特征及其水华防治研究...2022-02-24
-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1-08-27
- 以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为路径,...2021-08-27
-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2021-09-13
- 依法治理年度工作总结2021-09-15
- 电力公司依法治理典型材料2021-09-23
- 对提升城市社区依法治理水平...2021-09-24
- 认真落实依法治理稳&nb2021-09-24
- 用治理、善治理论解读现代海...2021-09-25
-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乡村治理结...2021-09-27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2021-09-27
- 下算一级引发的思考2022-02-12
- 关于农业土地征用问题引发的思考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