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实现中部持续崛起的必然选择(胡文森)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积极、健康、负责任的先进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有四大优点: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多劳动就业、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更多劳动就业、更大经济效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崛起和持续崛起的必然选择
从安徽的实际情况看,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奋力崛起和持续崛起的必然选择。第一,安徽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人均储量较低,而且一些重要资源短缺。例如,矿产资源总储量为全国第10位,但人均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对安徽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为紧迫。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安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有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标准煤、钢铁、水泥消耗量分别占15%、30%、54%。安徽情况也不容乐观。1978年-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但基本上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和资源消耗型的增长之路。这种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越来越显现难以为继之忧。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安徽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安徽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五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6.9%,这些行业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对环境影响也比较大。在这些领域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的空间很大。同时,按照绿色环保要求生产,有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安徽产业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第四,安徽城乡各行业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特别是初步形成了一批骨干队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要把握“七个结合”
从安徽省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特别要克服纠正“安徽不行,至少目前不行”的偏见,而是要着力回答“怎么行”的问题。二是操作问题。在实践中,要把推行循环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坚持自主创新,紧密结合安徽实际,注重应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建议,安徽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注重把握“七个结合”: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项目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耗能项目,必须做到技术水平先进,单位能耗水平低。在发展中切实做到三个不要: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要转变两种模式,一是经济增长模式,二是社会发展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转变都要有发达的服务经济做基础。这也是中央为什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重要措施的战略出发点。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劣势企业。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环保监督等手段,坚决淘汰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对新上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同时,要加快发展环境产业。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面向末端污染控制的产业,二是面向洁净生产技术的产业,三是面向绿色洁净产品的产业,四是面向生态环境功能服务的产业。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的技术,组织各方力量联合攻关;鼓励和支持研发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要总结全国特别是本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上升为基本制度予以规范。要制定循环经济类产业促进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投资项目的审核、标准和标识制度;建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既要发挥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价格、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等政策手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循环经济法》通过后,要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涉及资源节约、废物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消费等各个方面,涉及社会管理者、生产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循环经济立法,既要包括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还要有相关的法规、实施办法和政策相配套。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理念观念的倡导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同样的废物,从传统角度看是垃圾,从循环经济角度看是可再利用的资源,是可再生的能源。可见,倡导循环经济,既造福社会,又节约能源。所以,我们要把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作者为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电投集团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创...2021-08-27
- 循环经济下绿色包装发展与对...2021-08-27
- 循环经济工作汇报2021-09-25
- 在全市循环经济推进工作会议...2021-09-25
- 循环经济经验材料2021-09-28
- 市循环经济工作汇报2021-09-28
- 热电公司开展循环经济工作汇报2021-10-05
- 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2021-10-22
- 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模式研讨论文2021-12-20
- 节能循环经济现状调研报告2022-01-23
- 抢抓机遇加快崛起2021-09-25
- 中小企业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2021-11-09
- 《崛起的祁东》节目主持词2021-12-28
- 改进作风树形象优化服务促崛起2022-01-01
- 南烟崛起走创新路2022-02-17
- 帝豪崛起2022-02-18
- 工作日志持续改进的初步意见2021-09-09
- 浅谈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2021-09-25
- 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持续性增...2021-09-25
- 实践三个代表推进烟草企业持...2021-10-08
- 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机制可...2021-10-24
- 邮政储蓄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经...2021-12-01
- 对熵值法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2021-12-21
- 浅论税收超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2021-12-23
- 实现公司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22-01-10
- 对统计改革持续发展的建议2022-02-12
- 当今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021-09-26
- 选择题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推导类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引言类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漫画类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目(旨)类选择题2021-09-28
- 安全生产知识是非选择题试题2021-11-13
- 浅谈低压配电系统保护选择性2022-03-12
- 关于固网运营商LSTP优化交换...2022-03-13
- 选择办公室就是选择奉献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