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学习时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聂爱国)

发布时间:2022-02-26 15:23:20 浏览数:
 

一是处理好上级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明确目标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中 央部委和省市政府及其部门要在创新政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比如,以扩大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以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持的金融管理体制,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等维护群众利益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等等。作为县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责无旁贷的肩负着重要使命,主要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科学地制定规划,明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步骤,积极有效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社会各界投身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强示范引导,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处理好政府、农民、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而政府则主要起引导和扶持的作用。中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主要是强化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使政府扶持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相互结合,而不是包办代替,否定农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在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而对农民包办代替,也不能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而政府就无所作为。政府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投入的主体,同时教育农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条件,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帮助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建设的新格局。农民主要是发展生产,靠自力更 生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

三是处理好建设、改革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奠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扎实基础。 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因为造成城乡反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只有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投入政策,创新金融体制,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使县乡镇政府切实能够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四是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点、线、面的关系,抓好示范、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法。要从群众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和工作切入点抓起,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同时,作为县级政府要坚持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先行,下大决心,首先建设好农村 的交通管线和网络等公共设施。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把城镇和村庄 紧密相连,串点成线,使城镇化进程和新村庄建设联动发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形成广大农村的崭新面貌。

五是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对我们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实现县域经济跨越 式发展是当前最迫切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同时,还有计划生育、科教文卫、社会稳定等基础性的工作。这些工作 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是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把它们与新农 村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作为县乡党委政府来说,要把新农 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首要职责,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当前,快速启动,全面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开创县乡工作新的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处理 时报 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