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新企业会计准则条件下会计原则存在的隐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1:15 浏览数: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文章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要求与旧准则中的会计原则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指出:尽管新准则在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中只提及8个方面的内容,但是旧准则中会计原则的另外4项内容依然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即原会计原则的存在具有隐性的特点。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隐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7—0044—0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推出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和相关的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中国的会计继1992年以来的第二次大变革。1992年的“两则”出台后曾被会计界人士比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它实现了会计界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会计的国际接轨;如今,新准则的推出则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实现了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实质性趋同。

在会计工作中,任何会计主体若要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乃至满足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信息需求和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得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否则,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其使用价值。只有提供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资料的会计工作才是有社会价值,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会计核算必须坚持的会计原则有12条。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从业人员实现会计职能的根本准绳。任何单位及其会计人员都不得违反会计原则,否则,任何违背会计原则的行为都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更加完善,我国会计工作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财政部推出了《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在原有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样,企业会计原则累计达到13项。

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步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之中,国际的交往十分频繁,经济出现了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特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原则的内容则是在第二章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形式从8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与阐述。从表面上看,新准则并未谈及过去的8个会计原则,但只要认真地分析,就可以发现:第十五条不仅说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还隐藏着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配比性。这也就是说,原来的13项会计原则,现在好像只存10项。其实,这仅仅是直觉。若我们从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出发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另外的3项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还是仍然有它的运用场合的。
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章第9条就谈到了权责发生制:“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9章第42条谈到了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至于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也同样是有显现: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第四条指出,“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以上分析充分说明,尽管在新的基本准则中没有直接、明确地指出“会计原则”这样的名词或术语,而是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形式对信息质量做了要求,此外,在新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部分也没有按照新的体系提及以往的历史成本、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以及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内容,但是从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实质上来看,以往的13项一般会计原则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以隐性的特点分散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诸具体准则之中。

总之,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一般会计原则改称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种变化不仅更加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表述,强调的重点也不相同。新准则更加突出了会计资料首先应当满足的8个信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其次更加侧重于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的要求,这也反映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满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在太平盛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会计人就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就应当按照新的、科学的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高质量地处理实际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升华,进而形成新的理论创新,最终在经济管理实务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隐性 条件下 会计准则 原则 会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