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做好服务工作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5:41 浏览数:

(内蒙古医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摘 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即提高馆员素质,开展个性化 服务,强化优质服务的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3—0122—02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具有知识系统收集、广泛传播和反复提供的综合性信息知识服 务系统。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目的、途径与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推动着图书馆从传统的工作模式、服务模式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即服务手段自动化,工 作环境网络化,文献资源电子化。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不会因此改变。无论是传 统图书馆还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于为读者提供服务。做好读 者工作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工作的宗旨。因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工作值得深入探 讨。
1 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
1.1 文献资源载体的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乃至数字化信息资源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使得图书馆以印刷型 文献为主要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馆藏文献载体由原来的单一印刷型文献发展为包括电子 信息载体在内的多种形式。电子出版物和虚拟馆藏(网络链接资源)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1.2 读者需求的多样化

科学技术不断向高度专门化、综合化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层出不穷。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的 高校教师,如不能尽快掌握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进展,不借用很多学科领 域的方法和成就,仅仅局限于自己传统的专业范围,很难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一方面 希望能在图书馆查阅到有关综合性文献以宏观把握全局,还希望能深度发掘信息资源以满足 自己个性化的特殊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有关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 信息需求也不断显著增长。
2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途径
2.1 提高馆员素质

由于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工作方式、 工作价值、工作效率等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但要掌握图书学、情报学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了解有关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情况, 把握边缘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根据教学、科研需求等情况进行专题服务,定题服务 ,跟踪服务。为达到上述工作目标,图书馆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 面对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能用专业的知识和手段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服务水平, 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通过对读者的服务来强化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积极引导读者增强网络信息意识,引导他们有 效利用图书馆收藏或可获取的海量文献。主动帮助读者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开发文献信息资 源,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教学科研效益。要学会引导读者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更要了解读者的知识需求,理解读者,以便与读者在知识上产生共识,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在情感上相通相融,在目标上协调一致,以便有的放矢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2.2 开展个性化服务

“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读者满意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最高境界。网 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从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 为主、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读者对知识信息需求呈现出全方位与综合化、开放化与自由化 、电子化与网络化、集成化与高效化等特点,在这种需求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始向开放型 、主动型、针对型、多样型、知识密集型等方向转化。面对读者的不同需求,必须开展个性 化服务。①要根据读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来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 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提炼出读者所需的信息。或者通过对 读者个性、使用习惯和需求的分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主动地组织信息资源,为读者提 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②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使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公共用户界面 变得简单明了易操作。还可以根据某些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 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来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和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集成信息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 服务模式,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信息需求。
2.3 强化优质服务的柔性管理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管理多以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管理读者的行为,如制定各 种罚款制度,限定开放时间和借阅行为等。在长期的读者服务管理中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 用。但是这种管理具有单一的与单向的强制色彩与不可抗拒的特征,一味强调制度的约束, 强调遵守和服从,忽视了读者“人性”特征,不能很好地激励读者心理深层的积极认同。特 别是大学生读者,他们具有较强的精神需要、自尊需要和社会需要,他们年轻、单纯、自信 ,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不断突出柔性管理措施。图书馆的藏书结构 、管理制度、开馆方式、服务质量乃至服务效果,既要从文献管理的角度出发,也要从读者 需求的角度去考虑。
2.4 拓展服务功能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以及工作生活的方式都发 生了变化。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也将是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包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的各种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也包括为方便读者而开展的餐饮、休闲等辅助性的服务。现 代图书馆是读者和用户获取实际生活和工作所需信息知识的场所,是学习场所,是接受专门 指导的场所,是轻轻松松阅读书刊的场所,是听音乐休息和消遣的场所,是团体成员集合的 场所,是获取精神食粮,吸取人类精华的场所”。这是韩国延世大学文献情报系教授李炳穆 先生对现代图书馆职能的概括,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有利条件 增设一些辅助性服务项目,如:休闲阅览室、视听室、学术活动室。举办英语沙龙,成立聚 琴棋书画于一室的艺术休闲俱乐部等。寓教于乐的休闲文化让读者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修 养身心,陶冶情操,增添生活的情趣,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窗口,起着 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下,面对更加专业的读者和更加广泛的专业性资料 ,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促进 教育、科研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向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探析[J].沧桑,2008,(4):176.
[2] 王文.要“以人为本”须开展读者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3):21. 
[3] 连淑娟.谈学校图书馆读者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6):48~49. 
[4] 郭秀梅,等.医学院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和完善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建议[J].中华 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2):41~42.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图书馆 做好 高校 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