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服务创新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6:19 浏览数: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阅览室在大学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越显突出。文章结合电子阅览室的 工作实践,浅析了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与管理,以提升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 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4—0156—02
1 绪论

电子阅览室具有网上信息浏览、电子文献阅览、光盘数据库信息检索、馆藏信息检索、多媒 体网上教学及远程教育等多种服务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高校图书 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互动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的发展有了新的生 机。根据读者的需求,对网上大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类,引导读者准确、迅速、方便、 合理地使用图书馆内电子产品。探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已势在必行。文章拟 在对如何改进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服务提出建议,以使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 务能更好地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1〕。
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已成为当代电子阅览室发展的重要理念〔2〕。

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 神气质,从而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是人类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类精神世界最绚 丽的花朵,科学精神的特征主要包括求真、求实、创新;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的创造、传 播、解释、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文化 寻求客观性和因果性解释,人文文化指向人自身的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在人文文化的 实践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具有求善、求美、以人为本等特征。

要对科学精神进行人文关怀和渗透,必须要求在科学精神的思维中,始终将人的存在意义放在 第一位,所做的一切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2 电子阅览室信息技术发展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在,许多高校的电子阅览室只注重硬件设备和先进软件的购置,盲目增加电子阅览室的规模 、技术水平,而忽略了读者服务群体的需求;还是沿袭以往图书馆“守株待兔”式的管理模式 ,静待读者自己找上门来,而不是主动出击,主动服务。这样,导致大量机器设备闲置,大量先 进软件无人问津,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几年来,电子阅览室作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一个新窗口,已成为广大高校领导和师生 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很多高校所提供的服 务内容却不够广泛、深入,工作人员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缺乏主动、系统、全面的思考, 与读者的互动沟通不够及时,对具有各种不同需求读者的服务缺乏足够的针对性,这导致电子 阅览室目前的服务与其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相比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 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2 改善电子阅览室内部的管理工作
2.1 加强馆藏电子信息资源建设

要定期对数据库资料进行更新和必要的维护,保证给读者提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料。 重视电子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开发的同时,要建好图书馆的主页,做好网上信息资源的收集与组 织。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读者群及学校所设专业,购置相关的数据库,方便学生、教师 检索所需数据库信息。读者只要进入图书馆主页,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检索阅览室多种数字 信息资源,如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电子教学参考书、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因特网的信息量巨大、范围极广、类型复杂,一般用户要想快捷地在网上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有极大的困难,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合。电子阅览室应能做 到对网上无序的、剧烈增长、不同存取格式的各种文本、图像、音频信息、视频信息资源进 行合理采集,对其内涵、外延进行描述和标引,分类建库提供给读者。在主页上建立专业网络 导航功能,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兴趣爱好制作网络导航条,提供专业网址,一方面结合专业 特色制作专业网络导航系统,另一方面根据某些重点学科的专业特点和针对不同读者的兴趣 爱好,收集网上资源,编制专题性的网上导航站,建立计算机软硬件网站、英语学习网站、就 业信息网站等等,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查找到最有效的资料。
2.2 强调电子阅览室和网吧在性质和利用上的不同

完善读者培养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机会,做好对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功能和 具体利用方面的宣传,激发学生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兴趣,并特别强调电子阅览室和网吧在性质 和利用上的不同,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读 者以后利用电子阅览室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使大学生通过这门课 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鉴别、选择和处理网络信息资源 的能力,增强其快速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
2.3 发挥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多种多样的特点

发挥电子阅览室教育职能,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多种多样,特别是网上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读 者在电子阅览室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放松和休闲。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 上存在大量良莠不齐、杂乱无章的信息,一部分读者因自身素质不高、分辨能力不强、思想 意识薄弱、自控力差,极易受到不健康网站的诱惑,沉迷于网络中的各种有害游戏中,无法自 拔,这都将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3〕。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可以通 过积极巡视、软件过滤、远程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制止和教育,教育读者注意网 络中的各种陷阱和诱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的侵害,教育读者把握上网和游戏的时 间和频率,正确处理上网、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电子阅览室。
2.4 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一般管理规定 应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电子阅览室人员 守则、电子阅览室管理办法、读者管理制度、规范读者行为的入室和上机须知、工作人员岗 位职责、读者上网使用规则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了读者 行为。
3 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
3.1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和敬业精神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和敬业精神是与读者沟通的基础作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 ,应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发扬踏实周到的工作作风,想读者所 想,急读者所急,虚心听取读者意见,努力改进工作方法,熟练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 ,不断提高操作计算机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2 以咨询服务工作为重点,拓宽沟通渠道,创造沟通机会

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读者咨询工作,如开展信息源查询、网址查询操 作咨询、馆藏资源等各种咨询服务工作。为此管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渠道加强与读者的沟通, 如建立详细读者档案、开展在线答疑服务、公布咨询信箱、与热心读者座谈、在网站设立留 言板等。
3.3 提高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尊重读者

管理人员应加强有关提高沟通能力方面的学习与教育,掌握必备的沟通方法与技巧,如学会通 过观察了解读者和读者的心理需求,做到耐心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向读者解释时尽 量使用通俗、清楚、简洁的语言、文字或图片,避免使用专业、生僻的词汇,在出现争执时可 以做到控制情绪,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等。要尊重读者的合理需求和意见,通过交谈、读者信 箱、对调查表以及读者登记表的统计分析等方式,了解各类读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特点,从而 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4〕。要重视 读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管理人员对读者意见的处理态度和处理手段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他读者的沟通心理,积极真诚的工作态度才能获得读者的良好感应,彼 此的理解和信任对电子阅览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总之,高校图书馆电子 阅览室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欢迎〔5〕,只有充分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拓宽 服务范围,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和水平,时刻以服务读者为宗旨,发展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能 力,不断提高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质量〔6〕,电子阅览室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得到发 展。
4 结束语

目前,电子阅览室建设及提供服务的好坏已成为衡量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服务水平高 低的重要标志,但因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很多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服务工作还不能 尽如人意。随着图书馆管理、服务手段的提高,在新形势下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必将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林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试论20世纪图书馆精神[J].图书情报通讯, 2004.
[2] 郭国祥.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现代精神的当代融通[J].学术论坛,2005, (1).
[3] 宋丽萍.努力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ZK )]
[4] 林红.儒家道德智慧与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 ).
[5] 张玲等.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浅议[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3):11 6~117.
[6] 郑顺伊.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4,(2).

相关热词搜索: 阅览室 图书馆 高校 创新 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