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2-03-09 15:21:38 浏览数:

(内蒙古师范大学 青年政治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7—0265—02

在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广大读者的求知心理越来越强,对于文 献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尽管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评估 工作的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得到了改善,加大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和步伐,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仍然不尽如人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图书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有人所说: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图书馆由静态变为 动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封闭变为开放、由知识宝库变为信息喷泉、由陷入困境变为自立 自强的根本出路[1]。因此,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高职院 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与普通高校图书馆相比较,高职院校图书馆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大多属于近些年合并组建 而成,其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普通高校图书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1.1 办馆条件、体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仍采用中专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某些地区少数高职高专图书馆仍挂靠学 校科研处、资讯服务中心或教务处等部门,与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规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实行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的要求尚有 一定的差距。图书馆开放管理方式以分室开放居多[2]。因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 内部机构 多由采访、编目、流通、阅览等部门组成,极少设有文献咨询、加工等深层次服务部门,缺 乏对文献信息深加工、提供信息服务的意识。 
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经费投入普遍不足,生均面积、馆藏图书结构、生均图书册数、阅览 室座位,电子图书资源大多达不到要求。这种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不利于文献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
1.2 文献资源结构失衡,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馆时间短,很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加上 投入的经费不足和书刊涨价,其馆藏文献资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增长。另一方面,某些 学校并没有按照读者的需求来开展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如有些学校为了“迎评”,在短时 间内超常规的大量采购,或是受到上级干涉致使图书馆的购书不能完全自主,采购、流通、 剔旧工作不及时,从而导致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单一,实用文献少,文献更新速度慢,电子 资源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相对不高。目前,为职业教育服务,为职业技 术服务,为提高职业者素质服务的文献资源的保障体系还没形成。
1.3 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尚未制定文献采访政策,文献资源的建设长期以来受纵向管理型体制的制约, 缺乏权威 性的国家主管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协调, 以致形成许多平行建设的文献收藏中心。这种现 象也同样出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的传统建设观念是建立自给 自足的馆藏,但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受人力、财力等条件制约,各馆只好采取“核心书刊” 原则来优化馆藏,致使文献资源大量重复建设,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单位低水平重复收藏现象 十分严重, 其结果必然是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个体重复浪费而又总体贫乏,导致文献数量增加 而文献利用率反而下降。
1.4 读者服务跟不上,文献利用率低

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没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如没有设立学科 馆员制度。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仍以传统的常规性服务为主,缺乏创新意识, 不具备信息加工及个性化服务。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 ,同时,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文献资源老化加快,有效期缩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 院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最高的不超过30%, 有的甚至还低于5%,平均有70%左右的文献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1]。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2.1 做好对读者的需求分析工作、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文献采访政策,有针对性 的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决定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远不如研究型或教学科研综合 型大学高深。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一定要立足本学校专业设置、 围绕本校 教学、科研需求、特定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及学校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合理定位,科学 制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及发展规划。改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传统观念,除纸质文献 外,更要重视电子文献的建设,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数字文献互补,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 相结合, 力求建设一个有特色的、以自动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加 强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分析研究,掌握不同读者需求的特点,特别要了解“个性化”的需求 。不断拓宽文献的采集渠道,扩大文献采选的范围,重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注重重点学科 文献的采选。将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终极目标。
2.2 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要想改变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更新观念,打破 以往传统服务学生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实和完善传统的图书馆,把传统 的图书馆,变革为现代化的图书馆。 
2.2.1 调整馆藏布局,实行人性化管理。现代高校图书馆所追求的服务准则应是以读者为中心。各个服务层次都力求对读者有吸引力 ,以适应不同学科背景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在文献的管理上突破传统的 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调整藏书布局,实行人性化管理,千方百计为读者着 想,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可实行学科文献中心体制,按文献,学科 ,专题,分类集中管理,同一学科图书,期刊,工具书相对集中。使服务内容整体化;使读 者利用检索型期刊查到线索后,能就近方便的查找原文;使阅读,检索,咨询,情报服务成 一条龙,加快文献资源的加工和流通,提高各类书刊的利用率。 
2.2.2 营造优雅的阅读环境,加强图书馆的自我宣传。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不仅能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优 雅、温馨和谐的阅览环境,更能吸引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资源。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把 这种服务理念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让 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图书馆的温馨和阅读的乐趣。要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就要对图书馆环境进 行设计,一盆绿叶植物、一盆盛开的鲜花、一幅名人的名言警句、一帧科学家的照片、一抹 亮丽的色彩等都可以达到修饰环境的作用。图书馆制订的规章制度也应从人文的角度出发, 关注人文环境的礼貌用语。所有这些都可以把读者引入强烈的文化氛围,激发广大读者的求 知渴望。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图书馆建设上投入很大,扩大馆舍面积、优化阅读环境、大量购进新书, 增加各种电子文献等等。但是老师和学生还是抱怨图书馆文献资源满足不了需求,导致这种 矛盾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馆自身宣传工作不到位。因此,要加大图书馆自我宣传推介 力度。首先要建设好图书馆网页,通过这个平台与用户建立更深层、更广泛的联系。在这个 网页上,读者不仅可以查到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还可以掌握最新的图书出版信息,同时还 可向图书馆进行新书推荐等工作。此外还可以不定期的举办讲座、定期进行新书预告、推出 借阅排行榜、开辟宣传专栏等,详细向读者介绍最新入馆的印刷型和电子版文献资源,介绍 最新的信息检索技术,吸引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信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提高文 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
2.2.3 加强个性化的特色服务。随着对网络认识不断深入,读者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文献需求,转向及文献服务,联机检索, 查询,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为一体的信息服务;读者不再满足于书目性资料,而要求提供定期 服务、专题服务、查新服务等针对性服务;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供相应服务的个性化服务需 求上升、全程跟踪等多层次服务要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个性化的特性服务,才能 满足读者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
2.3 加强读者的信息素质教育

培育用户信息素养是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献信息利用能力普 遍较弱的现状,图书馆还应承担起用户信息素养培育的职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检索 入门教育,加强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①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性 质、任务和职能,在学生熟悉了学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方式 以及规章制度后,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②可充分利用网络实行互动式的读者信息教育与交流,这样既可以 提升读者收集、分析、整合信息资源能力,改进阅读方法,也可以提高读者自学能力、科研 能力思维分析、创新能力。③应重视检索文献教学。目前高职院校只有少部分开 设有文献检索课,实践证明,通过文献课学习,使学生增强了信息素质观念,提高了掌握知 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4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作为图书馆最前沿服务阵地和精神文明窗口的流通部门,它直接担负着为全院师生教学科研 服务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流通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素质, 还要研究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精通某种学科,熟悉 各种信息源,具备知识、信息的检索能力,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  ,这样才能准确、快速地解答读者的咨询。要熟悉馆藏,从而减少读者盲目找书所造成的 乱架现象,节省读者的时间。

要稳定一批窗口工作人员,因为流通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面提高,还要靠工作实践中的知识积 累和经验积累,每一次咨询服务都是一次学习。流通工作人员除了解答读者的一般咨询外, 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对文献进行二次开发,指导和帮助用户 准确、高效地获取和利用文献。馆领导要重视流通部门的管理,全面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 素质,以短期岗位培训、学术交流或考察访问、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读者服务规律、信息加工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提高一线服务人 员的整体素质。 
[参考文献]
[1] 王素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综述[J]. 图书情 报工作,2000(6):21~29,92.
[2] 韩慧琴,郑荣佩,吴昊. 浙江省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调研与发展模式探索[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90~97.
[3] 郝功邵,葛英.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初探[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4):9~13.
[4] 何文波.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文献资源建设,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 书馆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07,(5):98~101.
[5] 迟玉华大学图书馆知识导航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文献 图书馆 利用 高职院校 开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