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主要因子及指标

发布时间:2022-03-11 15:30:13 浏览数:

(嘉兴学院 图书馆,浙江 嘉兴 314001)
摘 要:文章 研究了读者、文献、其他因素条件和数字及共享资源因子与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 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复本量控 制标准产生的影响,制定了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 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21—0204—02

图书复本量控制是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提高读者满足率和文献购置费使用效率的重要因子 之一。复本量过小,则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会降低读者满足率,影响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复本量过大,则会提高无效采访,使文献购置费使用效率和文献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在电子 图书愈来愈流行和共建共享日渐成熟的当今高校图书馆,探讨图书复本量控制主要因子,制 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图书复本量控制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值得尝试。
1 影响高校图书复本量的主要因子

图书复本量控制因子众多,与读者、文献和经费等其他条件都有联系,且各因子之间既有区 别,又相关联,是一个紧密的有机体;所以,我们在分析图书复本量控制因子和建立控制指 标体系时,必须辩证统一地加以考虑。另外,读者、文献和其他因子条件又可以细分为各二 级控制因子。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究读者、文献、其他因素条件和数字及共享资源因子与 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1.1 读者因子
1.1.1 读者群体

读者需求和满足率是文献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因子,而高校读者有较强的“群体性”,如教 师、学生、专业背景等,使采访人员可以对读者进行群体归类,将某类读者与图书复本量相 联系。根据读者的阅读层次或学术研究水平程度的不同,我们大致可以把高校读者分为两类 :专业学习型读者和专业研究型读者。专业学习型读者包括本科及以下的所有学生;专业研 究型读者包含博硕士生、教师和研究人员。
总体来说,不同的读者群体对文献需求有所不同,专业学习型读者对文献内容的学术专深度 相对较低,文献需求量较大;而专业研究者对文献内容的学术专深度相对较高,文献需求量 相对较小。
1.1.2 读者人数

读者人数是确定图书复本量的最直接因子,各学科的读者人数是图书馆制定各类图书复本控 制量的重要依据,如公共基础课图书各专业学习型读者都会用到,复本量就较大;而专业面 较窄的专业书则读者需求人数较少,复本量相对小一些。
1.2 文献因子

文献是我们文献资源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我们控制文献复本量就是对文献的选择;有的文献 采购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有的不采购。文献的因子也多种多样,如文献内容形式、文献有 效期、 馆藏文献情况和当年同类图书出版品种数量等,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讨论。
1.2.1 文献内容形式

每一种书都有其特定的内容、读者和用途,我们根据文献的内容形式与其对应的高校读者群 及用途,可以把图书文献分为:教学参考书、学术专著、参考工具书和其他普通读物。教学 参考书按学科内容又可区分为公共课教学参考书和专业课教学参考书,按文献内容与专业的 关系等又细分为主要公共课教学参考书,一般公共课教学参考书和主要专业课教学参考书, 一般专业课教学参考书。总的来说,主要公共课教学参考书读者需求量最大,复本量也相应 增加;其次是主要专业课教学参考书和一般公共课教学参考书,最后是一般专业课教学参考 书和其他读物。学术专著主要是专业研究型读者使用,所以复本量相对小一些,参考工具书 一般购置复本量为1~2册,其他普通读物主要是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起补充作用,复 本量一般不大。
1.2.2 文献有效期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文献老化也越来越快。据有关方面统计,文献半衰期正在 逐步缩短,如:医学文献的半衰期平均为5年,工程技术为3~5年,化学为8.1年,化学工程 为4.8年,地质学为12年,数学为11年,植物学为10年,机械制造为5年,物理为5年,金属 学技术为4年,信息计算机类半衰期更短。文献的有效期对图书文献复本量控制有一定的影 响,一方面有效期长的图书能让更多的读者使用,这相当于增加了相关有用图书,可以适当 减少复本量;另一方面,对有效期短的图书,如计算机类,文献老化太快,复本量太大,则 文献购置费使用的经济效益较差。所以,必须平衡二者的关系,科学地规划复本量。
1.2.3 馆藏文献情况 

图书馆馆藏情况是图书采访时要考虑的又一重要因子,它对图书复本量控制也有较大的影响 。如馆藏同类图书较丰富时,则可以相应减少复本量;反之,同类图书较少时,则相应增加 复本量。
1.2.4 当年同类文献出版品种数

当年同类图书文献出版品种数对图书复本量控制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近年教育部本科合格 评估,要求馆藏图书生均100册,年进书量生均4册,而理工类某些专业图书品种较少,就必 须相应提高一定的复本量。
1.3 其他条件因子
1.3.1 经费

图书馆每年的文献购置费肯定是个重要因子,俗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图书馆每年 都是根据学校拨给的文献购置费来规划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确定图书文献的购置费比例,从 而进一步计划当年采访的图书册数和平均复本量。一般来说,文献购置费越多,采访的图书 总量就越多,平均复本量相对会提高。
1.3.2 图书价格

在文献购置费确定之后,图书价格越高,则可购买的图书总量就越少,相应平均复本量也会 减少。如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价格相对较高的图书,则会相应减少复本量。
1.3.3 图书流通规则

图书馆的流通规则,如借阅方式、借阅期限、每位读者的借阅册数都会对图书采访的复本量 产生影响。藏阅借一体化的全流通方式,可以增加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览和减少误借,相对提 高图书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图书复本的需求;借阅期限短,同样可以起到减少图书复本的 效果。而增加或减少读者的图书借阅册数,则会要求相应提高或降低图书的复本量。
1.3.4 馆舍面积和分馆个数

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也制约着文献收藏量,图书馆的面积较空余时,则图书收藏总量可以适当 提高,复本量也可相应考虑。否则,只能加强藏书剔除和保品种,减复本。近年来高校合并 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校图书馆分馆增加,这就使一些公共基础类教学参考书的复 本量需求增加。
1.4 数字及共享资源因子
1.4.1 电子图书

近年来,国内外电子图书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就有几家供应量在几十万种到几百万种的电子 图书供应商,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图有限公司网上图书馆、书生之家和方正Apabi 数 字图书馆等。电子图书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图书复本量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如 电子图书作为补充馆藏品种,补充馆藏藏书复本量等。目前,由于经费等原因高校图书馆中 文图书采购的复本量一般为3~5本,这样就造成了不少教学科研图书不能满足广大师生需要 ,如计算机方面图书由于价格比一般图书高,且知识更新快,文献有效期短,故复本不能太 多;但学生需求量又很大,电子图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另外,电子图书的定价在 1~10元之间,比平均31元左右一本的纸本图书便宜很多,且大多无复本数限制,不易损坏 。由此,以电子图书补充纸本图书或增加复本量可大大节约经费。
1.4.2 资源共建共享

现在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资源共建共享,全国各省都有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指导全 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例如,浙江省高校间就普遍开展集团采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浙江大学、浙江图书馆和浙江科技文献中心等还建立了“浙江 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办理“高层次读者证”,互相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特别是 在同一城市的馆际互借等,完全可以作为减少图书复本量的一个因子考虑。
2 图书复本量控制指标

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先生指出,“以最少的花费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图书”;即在努力 提高读者满足率的前提下,使图书文献购置费效用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图书复本量控制的最 终目标。综合以上图书复本量控制因子,同时考虑到读者、文献、其他条件和数字及共享资 源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的重要程度不同,我拟建立如下复本量控制指标。

正如前面所说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难以对所有因子都加 以考虑。以上只探讨了影响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的主要因子和控制指标,供各位学者参考 。
[参考文献]
[1] 于鸣镝.复本数学模式初探[J].图书馆建设,1983,(2):7~11.
[2] 于鸣镝.复本数学模式补正[J].图书馆建设,1984,(2):40~41.
[3] 曹臻.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复本的配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 ):53~56.
[4] 徐雄风.复本理论的原则问题[J].图书馆,1993,(6):1~3.
[5] 金更达等.图书复本决策模型构建[J].图书馆杂志,2006,(1):19~21.
[6] 田文秀.影响文献复本量的非主题因素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7,( 3):10~11.
[7] 刘新文.图书馆图书复本量的定量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8) :87~89.
[8] 张春红,蒋刚苗.中文电子图书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3 5~41.

相关热词搜索: 复本 因子 图书馆 指标 高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