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后高等院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再定位
(山东工商学院 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业务外包后图书馆员不同的心理反应 ,并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再定位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业务外包;图书馆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 TK]1007—6921(2008)15—0181—02
从商业领域提出业务外包,到美国将其引人图书馆界,再到中国图书馆界对这一问题的不断 研究,“业务外包这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在国外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传统图书 馆向21世纪现代化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图书馆非核心功能社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1] 。当这一趋势真正成为现实,图书馆员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它所带来的利益与威胁。图书馆 员如何调整心理,提高素质,在新形势下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是当今图书馆界值得关注 的新问题。
1 业务外包的起源与意义
1.1 业务外包起源
业务外包(outsourcing),也称资源外包,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工业企业管理中的一种 经营管理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将原本由企业自己完成的业务外包给承包商或供应商来完成, 具体而言,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2]。
图书馆业务外包是图书馆借鉴工业企业外包模式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办法。即充分利用外部 的社会资源服务于图书馆,它是通过图书馆与图书公司签订契约,将一些传统上由图书馆内 部人员负责的业务或机能,如图书的采编,外包给图书公司专门的专业、高效的服务队伍的 一种经营形式。
1.2 业务外包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引入了业务外包这种方法,将馆内部重复性的、非核心的工作交给外部的机构或 独立工作者等第三方,由他们代替图书馆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的引入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里 程碑,对于图书馆带来了较大的利益。降低了图书馆一定的成本投入,节省了人力、 物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图书馆的纵深发展。
例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许多图书馆就开始把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业务外包 ,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管理目标。20纪80年代初,日本京都市 立图书馆率先实行委托管理(contracting-out),业务外包为图书馆普遍接受。1997年被 调查的全美授学士学位的117所高校图书馆中,33个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编目外包,16所正 在考虑。1998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LA)特别成立了一个“外包工作组”来研究业务外包相关 的课题[3]。
业务外包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造成 了一定的冲击,不少工作人员心理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和疑问。那么图书馆员在业务外包环 境下该如何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呢?
2 高校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几种心理
2.1 畏惧心理
图书馆业务外包必然会对图书馆工作队伍产生扰动。第一,业务外包的实施将改变图书馆一 些原有的工作程序,馆员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接受新的方法与流程。第二,一些馆员将被 派往新的岗位,需要接受培训才能胜任新的工作。第三,随着工作量的减少,精减机构是必 然的结果,不仅使图书馆原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失去本已熟悉的业务,而且是面临着竞聘其他 岗位或待岗失业。所以图书馆一些工作人员因害怕失去原有岗位而对业务外包产生畏惧心理 。
2.2 抵触心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业务外包的抵触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如以上2.1所说的畏惧心理的结果,因 为害怕所以抵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业务外包可能培育图书馆潜在的竞争对手。业务外包是 一种“双赢”的合作,通过承揽图书馆业务,承包商学到了图书馆学知识,掌握了图书馆工 作的技能,摸清了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他们完全有可能以其商业化运作集聚的雄 厚资金为后盾,开展图书借阅和文献检索服务,与图书馆争夺读者数量与信息服务的市场。 这也就是图书馆界部分人对业务外包持反对态度的原因。
2.3 依赖心理
这种依赖心理多体现在图书馆将部分业务外包后,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放松了对新知识、新 技术的关注与学习,认为反正业务已经外包给第三方,自己的责任减轻许多,可以投入更多 精力到学术研究或其他方面,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思想在无形中助长部分馆员不求上进、不 钻研业务的惰性,使其对外部技术产生了严重依赖心理。
2.4 包容心理
当然也有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业务外包持包容的态度,即承认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同时能尽量想方法去消除或减轻业务外包带来的负面效应,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心 理,找准自己的位置。敢于和新事物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3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业务外包后的角色再定位
所谓角色,是指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特定角色的行为 模式必须适应特定的社会条件,符合特定的社会期望,当社会条件与社会期望发生变化时, 特定角色的行为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图书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之后,即意味着图书馆这 个新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而图书馆员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也应产生相应变化。具体来说 ,就是图书馆员应该从积极的角度认识业务外包带来的影响,化危为机,对自身的角色进行 重新定位。
3.1 外包业务中的管理者
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某项工作不重要,也不是放弃责任,而是要求图书馆员从事新型的外包 业务的管理,作好外包业务中的管理者。图书馆员要保持对外包业务性能的随时监测和评估 ,建立业务外包评价制度,避免失控,并及时与服务商交换意见。要明确管理监控须贯穿于 整个外包过程中,关注计划的执行进度和质量问题,对外包第三方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根 据合同中规定的若干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严把质量关,要做到“如影随形”,对于承包商工 作中的质量错误,决不能得过且过、马虎了事。可见图书馆业务外包并不表明某项管理工作 的结束,而是意味着图书馆员将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意味着图书馆员新的管理者身份的 开始。
3.2 信息导航员
被外包的业务如采编、流通,其工作的客体都集中在馆藏纸质文献上。长久以来,图书馆员 多从事的馆藏维护者的角色,正如威库·古德(Wilham Goode)所说的“图书馆员是任何人 都可以干的看门人,是一个主要防止破坏文明者和盗贼的守卫”。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要 求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员的角色自然发生了转变,当今的高校图书馆员更多地需 要肩负起信息导航员的任务。
数字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更新、更广的信息空间。读者如何从繁复错综的信息海洋中最有 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这是当今图书馆员面临的新课题。然而,过去为了完成学校的馆藏任务 ,馆员的精力更多是投入到馆藏数据的维护方面,缺乏对信息导航业务的拓展。业务外包给 了图书馆员一个契机,将图书馆服务主动推向社会。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的“推销者”,其职 责就是帮助人们选择信息、评价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形成有序化、浓缩化、 精细化的“信息块”,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存取。
3.3 信息分析者
许多图书馆会出现馆员数量与用户信息需求、工作量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例如:部分高校图 书馆为实现学校评估指标,一味追求图书馆馆藏量。图书馆员忙于制作简单的书目数据,图 书上架等事务技术性工作,缺少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在实现部分业务外包后, 这种诸如上架、加工之类的简单劳作由第三方分担后,图书馆员便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一方面可以用于分析本馆用户群的整体特征,整体信息需求,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推 出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从外包部门调整出来的馆员,是一笔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与 到馆用户进行交流,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差别,对其进行细分,力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 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员还可以收集更多的用户意见,归纳并分析其中的合理因素,不断完善 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3.4 核心主人翁
图书馆一直坚持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事业的诸因素当中,最为活跃最核心 的是人。一切工作都是由人进行的,继而满足人的信息需求。读者要获得图书馆服务,离不 开图书馆员的提供。但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更多地从读者和用户的角度出发, 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另一个方面,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 员第一”的管理理念[4]。认为只有实现这种理念的转变才能在图书馆界进一步唤 起人们对 人才资源更大的重视。图书馆员的核心地位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在编目、流通等业务外 包之前,图书馆员更多地是像机器一样从事着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限制了图书馆员发挥自身 的创造性。实行了业务外包之后,不少馆员直接面对读者,图书馆员的任何错误都会表现在 读者面前,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管理者则必须考虑馆员的 素质问题,通过培训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图书馆员感到受到了重视 ,自身的核心主人翁意识增强,认识到自身对于整个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如此馆员自然会投 入更多的热情到工作中,从而保证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结束语
角色定位是应时代和环境的要求而持续发展、变化着的。通过业务外包,可以调动馆外的社 会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节约时间的目的,使图书馆员集中精力 完成图书馆的核心任务。但同时也给图书馆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适应高等教育 事业和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亟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此面 对业务外包,图书馆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好处,避免它的不足。同时,图书馆员应 该调整心态,要在理念上对自身角色进行再定位,不断地完善自我,凭借自身卓越的信息管 理能力,成为信息海洋中的领航人。
[参考文献]
[1] 杨勇.论图书馆对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的借鉴与吸收——图书馆业务外包初探[J ]. 图书馆论坛,2001,21(2):19~21.
[2] 许宏铃.业务外包后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 (4):50~55.
[3] 杨翊.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利与弊[J]. 怀化学院学报,2007,(12):12 7~128.
[4] 梁培之.图书馆业务外包情况下图书馆员角色与地位的变化[J]. 图书情报工 作,2006,(11):105~109.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与图书馆工...2021-10-19
- 务实创新优秀图书馆员演讲稿2021-12-20
- 沈阳市政府举行文史馆员迎新...2022-01-20
-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2022-03-07
- 浅析影响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2022-03-08
- 知识经济语境下图书馆知识管...2022-03-08
- 如何提高现代化图书馆馆员的...2022-03-08
- 浅析“馆员第一”还是“读者...2022-03-08
- 浅谈高职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建设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素质...2022-03-08
- 行政后勤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问...2021-08-27
- 服务外包转型升级调研报告2021-10-10
- 餐厅外包经营合同协议2021-12-24
-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分析及对策2022-03-06
-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及...2022-03-07
- 图书馆如何控制外包商书目数...2022-03-08
-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冷思考2022-03-29
- 中印软件外包业国际竞争力比...2022-03-30
- 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问题分析2022-04-03
-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协同学解析2022-04-04
- 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2022-03-05
- 从读者体验来看高等院校图书...2022-03-08
- “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等院...2022-03-08
-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机...2022-03-08
- 谈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中的...2022-03-10
- 高等院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和...2022-03-12
- 高等院校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2022-03-12
- 读者调查与高等院校图书馆2022-03-12
- 论高等院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2022-03-12
- 论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2022-03-12
- 对财政监督如何定位的思考2021-12-01
- 品牌经理的价值定位2022-01-31
-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策略2022-03-11
- 农村会计角色漫议2021-09-26
- 适应创新教育要求 实现教师...2022-03-31
- 工业设计管理中的角色意识研究2022-10-20
- 动画角色设计研究——关于动...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