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漯河市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传统 信息服务的区别,以及当前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 务不断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389—0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以各类网络作为其服务的基础设施,以网络资源的 整理、开发、利用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各种现代化服务手段作为其服务的主要手段, 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为社会提供全方 位、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它一方面要实现由传统的服务环境向网络环境模式的转变;同时 还要把网络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提供给广大读者,因此,它 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范围社会化、服务对象个人化、用户需求多元化、服务内容精品 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网络发展趋势,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 势,推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1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和创新性国家建设,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全球化浪潮和市 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图书馆对信息服务观念的转变是推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向前发展强 大动力。目前,我国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极大推广,信息服务水平 较大提高,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 服务得到长足发展。但目前国内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整体发展不平衡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 和服务水平不同系统、不同地域的图书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而发展的不平衡是由资金、 观念、人才和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差别造成的。
1.2 信息服务替代效应加剧
来自相关行业的竞争是图书馆的读者迅速流失,传统环境下原本属于图书馆的业务和用户被 大量“抢走”。①网络挑战图书馆服务,它以其新的技术、及时的服务、便捷的使用方式“ 抢走”了大量图书馆用户,Google建立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例。②信息服务提供商挑战图书馆 服务。信息服务提供商们正试图加大投入利用数字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控制数字资源,直接 向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免费和收费传递服务,而这种做法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这使图书馆 在购买数字化资源资金和用户流失双重方面都受到威胁和制约。③社会信息机构和文化机构 挑战图书馆。情报研究所、其他信息中介机构等正在分享社会对图书馆服务的以来和支持; 在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的新形势下,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机构发展是公共文化发展 竞争加剧。④媒体挑战图书馆服务。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网络媒 体和流媒体等新媒体正迅速发展,这些媒体都在不断地吸引观众,对图书馆服务产生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值得关注。
1.3 信息服务的方式缺乏主观能动性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主要还是一种被动服务,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提供上,如网页信息更新不 及时。另外,能够与读者互动的服务手段较少,很多只是通过留言板的形式,缺乏一定的及 时性。
1.4 基础工作薄弱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技术和理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专业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培训等基础工作还不能适合信息服务发展的需要。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2.1 创新信息服务理念
行业要发展,思想要先行。确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新理念,这就要求网络环境 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机制要从资源观向用户观转变,评价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主要是在各 种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的获取和组织信息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图书馆从为馆内读者服 务转变为为网络化用户服务,变“以我为主”的被动服务为“以读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提供以人为本、个性化、集成化的信息服务,注重信息服务质量,树立特色化、精品化服务 意识。
2.2 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图书馆既是文献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机构,又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随着网络化、信 息化和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显得愈发重要。
专业化服务就是根据学科资源优势,建立学科馆员队伍,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和完善专 业化馆员服务机制,为学科专业读者学习、教学科研或者决策等提供深层次的高级服务。专 业服务就是图书馆从传统的一般性信息服务向更高级的知识服务的创新,是“用户中心论” 和“需求满足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具体实践。
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条件,从全局信息空间中构建主 动地、集成的个人信息空间集合的服务机制。提出的主要动因是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无法满足 特定的需求,读者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日益多元化,催生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从科学管理到 人本管理,是其摆脱过去因过度的制度管理或者定量管理产生的服务僵化。开展个性化服务 的主要方式有分类定制服务、智能代理服务、垂直门户服务、数据挖掘服务知识推送服务等 。
2.3 创新信息服务特色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有特色,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彰显自身独特的 价值。
只有树立自己的特色,走特色化、精品化路线,才能树立图书馆的“品牌”,才能更 好的开发馆藏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争取更多可信赖的用户。
在特色服务建设方面,公共图书馆重点体现为社区居民和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特色, 高校图书馆主要体现学科服务特色,而党校图书馆主要体现党校特色、党建特色、干部教育 特色和思想理论特色。信息服务特色化建设,就是要以特色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 手段、以高效管理为保证,充分调动包括馆员在内的各服务要素的能动性,达到提高服务质 量、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技术、降低服务成本、树立服务信誉和建立积极向上的服务文 化的目的。
2.4 创新信息服务层次
图书馆服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的,先后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3个阶段。知识服务是以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调动信息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特定问题的分析 、诊断、解决为标志的服务模式,是比信息服务更高层次的服务。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信息服务层次,就是要从传统的依靠资源、技术和工具服务方式转变到依靠知识、智慧等更 加具有能动性的方式上来。
相对于信息服务而言,知识服务更加注重依靠人的智慧、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满足适合 读者所有的需要,提高服务的知识含量。在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模式:①知识增值服务模式 ,包括用户一般咨询服务、专题咨询服务、远程检索服务、学科导航服务、网络导航服务、 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特色数据库建设等。这一服务模式要求馆员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 ,根据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深度分析、综合加工,冰融入自身知识,形成实用性的增值产品 以提供给用户。②顾问团队模式,依靠团队力量来组织和提供服务,使各团队成员得到所需 的服务。③协同沟通模式,知识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营造协同沟通的环境,包括图书 馆内部人员的协作、服务人员与用户的协作、馆际合作及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协作。通过创 建协作沟通平台,使用户、馆员、图书馆、主管部门及资源提供商等各主体之间建立参与、 互动、和谐的良性关系,从而实现共赢。
2.5 创新信息服务管理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 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创新信息服务管理,就是要 图书馆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是其摆脱过去因过度的制度管理或者定量管理产生的服务僵 化,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馆员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图书馆管理的新局面。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体现以下方面,①了解馆员内心需求,尊重馆员人格。图书馆的人性化 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激发人的激情,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 展的合理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馆员,尊重馆员的劳动。②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 制。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决策机制,要以人为本地 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规范工作计划、科学地配置设备等,最终激发馆员的自尊心、责 任感、成就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发展空间,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形成 良好的图书馆组织文化。③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激励。图书馆员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激励 是不可或缺的,应该看到激励是工作的动力源泉。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根据馆员的具体实际, 认真分析馆员的需求差异和个性差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 励等各种激励手段,对馆员进行公平而及时的激励,使其自觉地从图书馆的整体利益考虑问 题,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主人翁精神,使其潜在的巨大内趋力释 放出来。
2.6 创新信息服务队伍
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图书馆员在图书馆中承担的角色必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书馆员的角色在工作的广度、深度上都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同时他们面临着一些全新的 任务。他们的整体素质、知识水平及技术能力将直接影响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信任度。 因此,图书馆信息服务队伍应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能跟踪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源,善于从 信息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全面掌握图书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网络等新知识,同时 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经验,从传统的资源管理者转变为网络导航员、网络合作员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者、网络用户的培训员、以及网络系统维护员。图书馆能否在信息服务 中发挥作用,关键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因此,打造一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多学科 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赖以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增红.论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J].重庆图情研究,2008,(2) :51~53.
[2] 王丽娜.对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分析[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1) :17~19.
[3] 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1~7.
[4] 李芳芳.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刊,2007,(4):44~ 45.
[5] 朱满良.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0):109 ~112.
[6] 李红.论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化服务[J].2005,(15):36~38.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气象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2021-08-27
- 市农业信息服务现状问题与建议2021-12-15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2021-12-29
- 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2022-03-08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现状及...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高等院校图书馆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研究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2022-03-08
- 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2022-03-09
-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决策信息服...2022-03-09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2022-03-08
-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2022-03-09
- 试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2022-03-09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2022-03-09
-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2022-03-09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工作2022-03-09
- 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2022-03-11
-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2022-03-12
- 产品风格创新设计论文&产品毕...2021-08-27
- 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2021-08-27
- 高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21-08-27
- 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研究2021-08-27
- 团结协作创新卓越|卓越创新中心2021-08-27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2021-08-27
- 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08-27
- 顾小明。创新2021-09-05
- 教育创新内容是什么2021-09-06
- 创新服务铸就双赢(信用社创...2021-09-19
- 乡镇年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1-08-27
- 市领导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2021-08-27
- 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2021-08-27
- 谈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2021-08-27
- 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环境设计2021-08-27
- 谈国际经济贸易对环境影响2021-08-27
-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对分课堂应用2021-08-27
- 内河水运航道船闸扩容改造工...2021-08-27
- 浅谈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2021-08-27
- 现代环境设计中民俗艺术特性...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