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
(中国电信包头分公司 财务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 文章从风险投资的概念、特点及运作过程入手,分析了主要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借鉴国外风险投资退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并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退出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TK]1007—6921(2009)18—0005—03
1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以一定 的方式结束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并将所投的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退出 机制不仅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而且也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发展性。没有资 本的退出,风险投资就无法生存和持续发展。
2 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创业版(又称二板市场)推出之前,适合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 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买壳或借壳发行。上市发行股票是风险投资实现资本变现的最佳选择,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证券市场 能够让风险企业上市融资。主板市场对公司上市的要求是一般的风险企业暂时无法达到的。 因此,为了上市融资,风险企业可以从已上市的公司中寻找合适的对象,将自己的资产和项 目注入到壳中,或买入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对其进行控股,以达到上市的目的,并通过在 证券市场上的股本扩张实现融资目的。这种方式目前在我国比较普遍,是高科技风险企业在 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融资的主要途径。
2.1.2 利用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仍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的产权交易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十分 灵活,既没有上市标准,也不需要严格的交易监管;既可以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一 个交易场所和信息沟通渠道,推动风险资本向产业资本的置换,因其范围较小而有效地防范 金融风险,并为未来规范的市场发展和监管提供经验。
2.1.3 在国外二板市场或香港创业市场。我国发行股票在主板市场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这使得一些容易受到风险投资青睐的民 营企业基本上不存在上市的可能。然而,许多国外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外二板市场的限制就 没有那么多,只要企业符合上市标准,经过特定程序就可以上市融资,而且许多国外市场对 其他国家公司来本国上市也持积极地态度。根据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现实水平,可以充分 利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版市场,如新加坡、韩国,还有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等,实现 风险资本的退出,促进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2.1.4 企业并购与企业回购。上市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路径。
2.1.5 清算退出。在投资失败或未来收益前景不佳的情况下,及时抽出投资,减少因套牢而存在的机会成 本,实现风险资本运作的良性循环。
2.2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持。①主板市场难以为风险投资提供畅通的公开上市渠道。主要表现在:首先,主板市 场门槛相对太高,对于那些刚刚步入扩张阶段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存在难以逾越的规 模障碍。其次,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主板市场上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而我国目前风 险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多属于法人股性质,即使上市,其投资也不能通过变现退出。最后,主 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国企改制以及扩大融资渠道,存在政策的倾斜性,使现有的和即将涌现的 非国有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进入主板场。②二板市场尚未推出,阻碍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实现。由于当前中国主板市场高门槛和额 度的限制,依靠现有的股票市场,风险投资无法找到最佳的退出渠道。根据国际上成功的经 验,在主板股票市场之外设立二板市场,应该是最佳的选择。③缺乏健全的场外交易市场。在一个成熟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内,应该存在着多层次的 证券市场以适应不同规模和特点的上市主体,以满足无法在主板和二板市场上市的新兴企业 的需要。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仍处于恢复和重建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
2.2.2 产权交易效率不高。产权市场,特别是各种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成为风险投资 实现退出的重要选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市场定位不明确、政府部门插手企业产权 转让的现象还存在、产权交易制度建设滞后、配套措施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
2.2.3 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风险投资是一个复杂的金融过程,它的规范运作涉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 还没有专门的以风险投资为对象的法律,风险投资尚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需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2.4 税收优惠力度不够。政府虽然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有优惠政策。但对风险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缺少优惠政策 。风险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必须缴纳相应的所得税(高于个人所得税),在完成利润分配后, 还要缴纳相应比例的个人所得税,不仅增加了风险企业的运行成本,也降低了风险投资者的 收益率。为了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并对现有的相关法 律条文加以修改是有必要的。
2.2.5 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匮乏和职能弱化。中介服务机构是风险投资业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中介服务机 构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为风险投资服务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风险投资所需要的特殊中介 服务机构,如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的数量较少,专业人才缺乏; 提供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职业道德仍需要规范等等。
2.2.6 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由于我国科研体制改革才开始起步,高校和科技研究单位的大量人才用科研成果去努力 谋求商业利益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因此,风险投资所需要的大量创业者群体还没有出现。 风险投资退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专业人才的缺乏将导致不合理的退出行为发生,最终 影响到退出和价值增值的实现。
3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风险投资退出的实现取决于退出机制的健全与否,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已经 严重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以下是对构建我国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提出的几点 建议。
3.1 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1.1 积极利用主板市场。 主板市场对公司上市的要求比较严格,风险企业暂时可能无法达到其上市要求,但少部 分风险企业也可通过买壳或借壳的方式上市,即风险企业从已上市的公司中寻找合适的对象 ,将自己的资产和项目注入到壳中,或买入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对其进行控股,以达到上 市目的,并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的股本扩张实现融资目的。这种方式在中国当前上市资源相对 稀缺的现状下,仍可以作为风险资本寻求变现、风险企业实现上市融资的一种选择。
3.1.2 充分利用境外市场。我国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国家对股票发行实行额度管理,并将政 策倾斜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得容易受到风险投资青睐的众多民营企业上市较为困难。而许 多国外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外二板市场却没有这些限制,只要企业符合上市标准,经过特定程 序,就可以上市融资,而且他们对其他国家公司的上市持积极和欢迎的态度。根据我国风险 投资事业发展的现实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板市场,吸引国际资本 ,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
3.1.3 加强国内二板市场的建立。
二板市场的建立对于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一板块的建立,将有 利于更大范围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为早期向中 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投资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渠道。
3.1.4 积极开展柜台交易。在我国发展柜台交易市场,无论是从支持风险资本发展、建立退出渠道,还是优化我国 资本市场的结构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它可减轻当前对主板市场的过渡依赖,为中 小企业尤其是风险企业直接开辟一条融资渠道。其次,为将来建设创业板股票市场积累经验 并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上市企业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建立上市企业的淘汰 机制。
3.2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设立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清理并关闭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全国只存在为企业或特 大企业融资服务的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广大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直接集资、入股分红、商业 信用和银行信贷来融资,而不能通过资本市场来大规模融资,这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因 此,将这些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一关了之并不是最佳选择。我们应该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 ,择优保存,设立并逐步开放全国性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的股权交易市场,发挥有利的一 面,消除不利的影响。
3.3 完善政策法规等配套机制
完善的法律机制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是重中之重,是我国风险投资成熟、持续发展的 可靠保障。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政策,结合中国的国情,设计风险投 资退出的法律机制,使我国的风险投资有规可循,规范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便于购买者进行 决策。如完善管理层收购方式退出的法律法规、完善清算法,专门制定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 机构的清算法,允许风险资本家有权决定是否清算,等等。
3.4 对风险投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既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是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力手段。 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比较优惠,但针对个人或机构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 税优惠政策力度不够,通过制定这方面的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投资者将资本以风险投资的形 式投向高新技术企业,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
3.5 加快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
风险投资的运作效率取决于风险投资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风险投资人员的专业管理水 平的发挥又依赖于市场为其提供完善的中介服务。因此,为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①应建立规范、公正、权威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评估机构;②建立科技、金融、法律 、管理等全方位的风险投资咨询机构,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制定发展战略、充当财务顾问、 指导资产运作、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服务。
3.6 积极培养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杰出的风险投资人才是风险投资业成功的保证,所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和鼓励 高素质人才从事风险投资事业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应着力培养风险投资所需的知识全面、创 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尽快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层次科学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中国投资风险论坛[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2] 汪波,陈德棉,流云兵.中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 ,2004,(8).
[3] 王晓津.美国创业投资的形成机制及波动特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5.
[4] 李万寿.创业资本引导基金:机理、制度与中国视野[M].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6.
[5] 2006中国投资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 唐颖.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7,( 1).
[7] 郭明杉,张陆洋.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7, (2).
[8] 杨同芝.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支持系统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 (2).
[9] 孙涛.当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现状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 ).
[10] 刘蓬川.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3).
[11] 梁玲.兼并收购: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最佳选择[J].企业经济,2007, (4).
[12] 佟少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6 ).
[13] 王丽,孙强. 简析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J].科技创业月刊,2007,(7).
[14] 吴忠林.创业投资机制退出研究[J].中国建材,2007,(8).
[15] 王成东,王星田.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职业圈,2007,(11).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扶持风险投资海外观2021-12-08
- 风险投资与中小高科技企业技...2022-03-07
-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2022-03-31
-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入风险投...2022-04-02
-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2022-04-02
- 我国风险投资融资环境的理论...2022-04-04
-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其对策2022-04-05
- 车辆退出申请2021-09-06
-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2021-09-20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21-09-22
- 探讨如何教授2021-09-28
- 对于优化xx市营商环境措施探讨2021-10-12
- 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探讨2021-10-17
-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2021-10-22
- 关于电力物资公司走向市场的探讨2021-11-01
- 动物科学系实践教学特色的探讨2021-11-03
-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原则和运行...2021-11-06
- 政策执行研究中的新型模式探讨2021-11-09
- 论性道德的发生机制2021-10-21
- 完善四个机制推进人才开发2021-10-29
- 未成年人犯罪捕诉防一体化机...2022-01-15
- 后备干部培养机制2022-02-12
- 创新评价机制,打造“阳光”教育2022-02-13
- 机制搭就成长梯2022-02-18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2022-03-08
- 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2022-04-04
- 如何创新人才机制2022-04-07
-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2021-09-27
- 我国经济发展2021-09-28
-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2021-09-28
-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及其对...2021-11-09
-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2022-01-04
- 高云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与...2022-02-26
-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2022-02-26
- 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022-03-06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22-03-06
-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