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2-04-05 15:17:34 浏览数:

    摘要: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的一种客观表达,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增加了审计工作量,使审计难度加大,而且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运用相应措施防范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措施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有效运行,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舞弊、失真、造假、信用危机等已成为人们对资本市场和会计界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怀疑。会计信息失真大体表现为三类:规范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第一,会计信息规范性失真,是由于会计规则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第二,会计信息行为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未透彻理解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企业或会计人员故意违反有关法律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有政策、体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作为会计知识载体的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具体地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产权不明晰,主体虚位:由于实行委托代理制,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目标不完全一致,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则损害了另一方,同时信息不对称,造成在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占优,所有者处于劣势,致使代理人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信息。
 
    第二,外部会计监督不力:一是社会监控系统不完善,各行政执法机关和社会监督力量不能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政府监督方法过于行政化,企业领导为了自身的利益,效益好时少报利润,完不成任务就假造利润,这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做假的重要原因;二是独立审计不能严格执法,一些部门只想通过收费或分成到企业中捞一把,对一些违法违纪情况视而不见,或者以罚代法;甚至与管理当局勾结,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的会计准则,法规的制定往往滞后于会计问题的出现,会计准则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给企业留下一定的弹性和会计选择权,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每当新交易和新事项出现的时候,很难找到相关“规范”,有时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同样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向性,从而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第四,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某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任务指标,不得不采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来要求会计人员采用各种违法手段对会计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而有些财会人员不能有效地拒绝或制止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差,业务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有些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对会计核算规范掌握不深,对新的理论知识和刚出台的会计法规学习、了解、应用较少,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第一,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进行权利制衡和重要信息披露,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第二,大力完善外部会计监督机制:一是政府进行适当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改善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政府更应注意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政府考核企业应是考核经济运行环境、质量,而不应仅限于个别经济指标;二是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三是要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重点揭露出具假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提高规范性防范力度:一是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加大实施“新会计法”的力度,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及时,并且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漏洞,尽量克服或减少会计法规和准则本身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更加健全规范,认真分析、寻找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制度的未尽事项;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增强会计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提高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和司法介入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加强《会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领导、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规,同时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法律责任,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强化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人员素质问题,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主动规范,预防为主,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和荣誉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和法制观念;促进主动防范;加强对会计人员进一步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处处设防,层层把关,形成立体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建华.新时期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J].理论观察,2007(5).
    2、宾雪玲等.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11).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计财处)
 
 
 
   
相关热词搜索: 失真 会计信息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