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述职报告 >

县级工会扶贫帮困研讨文章

发布时间:2022-04-09 15:21:59 浏览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工会帮扶工作必须构建自身的运作体系,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工会构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正是为了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现职工的愿望、满足职工的需要、维护职工的利益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仍有部分职工的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职责;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救助范围、内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县委政府正在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城乡一化话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工会应该主动适应党委政府工作的转变,在工会帮扶工作自成一体的同时,融入整个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之中,成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困难职工状况调查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县同样仍有部分职工的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据调查分析,造成这些职工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下岗失业造成职工生活困难,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再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各级工会组织也竭尽全力,狠抓促进再就业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还是有部分职工难以实现再就业。二是企业停产、破产造成地域性或行业性的职工生活困难。三是行业不景气和企业经营不善造成职工生活困难。由于部分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经营管理不善,大批职工待岗、放长假,职工收入没有保证,造成了职工生活困难。职工困难面大,困难职工人数多,特困职工的比例大。四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低造成职工生活困难。职工未能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少数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也因经济效益差,交不起保险费而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即便是进入了低保的部分困难职工,所领到的生活费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加上目前物价上涨,生活就更加困难。五是职工自身原因和天灾人祸等意外因素造成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下岗失业后难以实现再就业。部分职工由于收入低,遇到自然灾害、生病住院、子女就学等情况,生活就出现了困难。

    二、县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县各级工会把困难职工的帮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县各级工会共同努力,作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帮扶体系。03年以前主要是小规模、零星的帮扶;04年送温暖工程全面实施,逐步发展为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结对帮扶、金秋助学、节日送温暖、帮助职工进入低保等等;08年以来主要是建立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的长效帮扶机制。

 (二)送温暖工程的实施情况

 自2004年至2009年五年间,我会共发放对困难职工、困难劳模慰问金80.8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工会帮扶专项资金13.95万元,争取劳模专项慰问金30.30万元,县财政拨付帮扶资金16万元,动员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23.16万元。累计慰问困难职工1332人次,发放慰问款物合计50.50万元,慰问生活困难的各级劳模93人次,发放慰问金30.30万元。为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难,我会还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几年来共资助了26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助学金58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1、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按照全总和市总的要求,建立和规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新时期,新阶段履行维护职能的有效载体,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维权工作的新生事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帮扶中心的功能发挥,尤其是对困难职工的物质帮助距离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帮扶中心的运行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面对众多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由于资金不足,帮扶作用和帮扶效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帮扶中心开展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再就业基地建设也都因资金的短缺而受到影响。

    2、帮扶资金筹集难度大

    我县地处边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同时我县也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致使工会开展的各项扶贫帮困工作政府支持的资金寥寥无几,加上各系统各部门也不断向社会及各单位开展捐款活动,长此以往,职工对各种募捐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帮扶资金的筹集难度越来越大。自工会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以来,当地政府组织了几次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帮扶资金的筹集活动,共筹集资金40万元,作为扶困基金,至今我们还在用这笔基金维持着日常的救助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慰问,特困职工子女助学都是从扶困基金中列支,现在财政扶困基金帐户只有十几万元了,逐年减少而没有注入,早晚会坐吃山空。

    三、几点建议

   1、建立多渠道筹集扶困资金的长效机制。足够的资金保证是实施扶贫帮困工作的关键所在,多渠道广泛筹集帮扶资金,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成“政府行为”、“工会行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帮扶资金的筹集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二是社会筹集;三是职工互助互济;四是工会经费补给;五是动员干部职工捐助;六是以“中心加基地”的模式,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本着一个中心若干基地的原则建立再就业基地,资金实行股份制,由当地政府、工会帮扶中心、录用的下岗职工集资入股,各入股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行公司制形式管理,各基地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滚动式经营。通过再就业基地创收的资金,一部分设立再就业基金,一部分注入帮扶中心作为扶困基金的经费积累,从而达到中心与基地协调发展,这样即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同时也使帮扶中心的资金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2、建立完善的扶贫帮困机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就业难、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工会组织应该认识到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不是短期行为,临时救济,而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能够发挥长效帮扶功能的帮扶体制,必须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不断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的工作职责,规范的工作程序,专业的工作队伍,全力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和生活的最低需要问题,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3、帮扶中心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会的中心工作,广大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切实体现出帮扶中心救急济难、排解矛盾、拾遗补缺、方便快捷的工作特点,要成立工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帮扶中心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帮扶中心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要对帮扶中心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建立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工作机制,对于困难职工集中反映的需要由政府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利用现有的三方协商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等推动政府给予合理解决,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帮扶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扶贫帮困 县级 研讨 工会 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