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回避?
发布时间:2022-04-14 15:09:19
浏览数:次
法官回避,是指法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遇到某些情形时,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三大诉讼制度中,都有关于法官回避的规定,这就从法律上奠定了我国法官回避制度的基础。第1页 共1页
虽然法律有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一制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笔者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经验,总结了几种法官应当回避的情形,供大家参考。
1、法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时,应当回避。任何人都不得担任自己为当事人的案件的裁判,否则,有他处理的诉讼活动就难以保证公平,这是现代诉讼活动的基本要求。
2、法官或者法官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法官应当回避。法官或者他们的近亲属虽然不是本案的当事人,但他们仍然有可能与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利害关系,如果在这种情形下还允许法官参与办案,实在难以保证法官能客观公正的处理案件。
3、担任过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诉讼代理人的法官应当回避。这是因为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做过证人的法官事前既然已经了解案情,容易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不利于正确的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地处理案件。同样,鉴定人、诉讼代理人因为处理过有关事实,对该案已经形成看法,若再继续从事该案的审理,势必会影响案件的客观、公平、公正。
4、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形。比如,是当事人的亲、朋友;或者与当事人有过怨恨情仇;亦或是与当事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师生关系、恋爱关系等。
当然,在实践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情形是需要法官回避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初任法官培训离别有感2021-09-14
- 宋鱼水: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21-09-16
- 法官的灵魂人民法官职业道德演讲2021-09-18
- 刑事法官先进事迹材料2021-09-19
- 法官认证方式实务调查分析及对策2021-09-24
- 如何化解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2021-09-24
- 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全面提升...2021-09-25
- 法官职业精神演讲稿2021-09-29
- 西部法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21-09-29
- 谈对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滥用...2021-09-30
- 公安机关向提出要求侦查员回...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