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201X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8-27 17:17:27 浏览数:

 201X 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要点

  【内容摘要】

 201x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之年,也是我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一、以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抓手,努力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抓好粮食收购工作,(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三)管好用好地方储备粮,(四)强化供应能力,(五)推进仓储设施建设,(六)加快实现粮食流通信息化,(七)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全力守好安全底线,(八)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二、以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努力构建现代特色粮食产业体系,(九)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十)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十一)大力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全协调工作机制,(十二)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十三)打造 xx 特色优质粮油品

  201x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之年,也是我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努力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特色粮食产业体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力守住安全底线、提高发展质量、树立部门形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奋力谱写 xx 粮食事业新篇章。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提出 201x 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

  一、以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抓手,努力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加强分析研判,统筹推进好国有粮食企业和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工作。健全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优粮优价、运力协调、产后服务等机制,搭建好为农服务平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快粮食购销电子化交易步伐,方便农民多渠道售粮。

  (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的意见。要办好粮食产销衔接会、中国粮企 xx 行等活动,深化产销合作。健全粮食统计直报体系,提高数据质量,拓宽数据来源,确保真实准确及时。建立权威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引导市场预期。组织编写《201x 年 xx 粮食安全状况蓝皮书》。各市要提高粮食统计工作水平。

  (三)管好用好地方储备粮。健全省市县三级储备粮管理体系,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改进轮换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企业周转储备。201x 年将择优确定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骨干涉粮企业纳入粮食市场调控体系。建立中央储备粮与我省地方储备粮信息共享机制。

  (四)强化供应能力。完善应急供应网络,加强应急成品粮油管理,做好重要节日市场供应工作。支持大同市军粮供应站国家级军粮综合保障基地等军粮供应工程建设,力争将我省军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动员(食品)保障体系。实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完成 80 个示范销售店、300 个示范经销点。

  (五)推进仓储设施建设。争取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专项建设,支持改造建设区域骨干粮油配送中心和(低温)成品粮储备库项目。实施好粮食仓储设施维修和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晋城储备库、左权宏源粮食公司粮库、乡宁下善粮库、隰县储备库等在建仓储设施项目。

  (六)加快实现粮食流通信息化。以省、市储备库为重点推进智能粮库建设;以省级综合管理平台为重点推进业务集成和信息协同,打造我省行业数据中心、

 智能决策中心、可视化会商中心;加速省级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并积极向市县延伸。统筹做好信息化的设计和招标工作。各级粮食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资金支持,抓好项目落实。各级粮食部门要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

  (七)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全力守好安全底线。严格执行“一规定两守则”,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大检查,适时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全力消除风险隐患。加强库存粮油质量安全监测,杜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模式。今年要在全行业开展“全省粮食执法督查创新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完善涉粮案件处置机制和预案,做好 12325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投诉举报事项办理。

  (八)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认真做好 2017 年度考核工作,安排部署好 201x 年度考核工作。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指标体系、加强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确保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

  二、以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努力构建现代特色粮食产业体系

  (九)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积极主动与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把优质粮食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规划、有序推进,支持忻州市建设“中国好粮油”示范市,示范市和示范县由政府牵头实施。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好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争取国家最大支持。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出台相应考核办法,确保项目有效运行。

  (十)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大力支持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 xx

 粮油集团及各市县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做好政策性业务,拓展产业化经营。支持和鼓励多元主体合作融合、协同发展,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要建立帮扶机制,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十一)大力发展特色杂粮产业。积极筹建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健

  全协调工作机制。制定一批杂粮及特色产品标准,加快制定全产业链各环节标准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持 xx 农业大学筹建“国家粮食局功能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杂粮主食和功能食品。鼓励各市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杂粮产业集聚发展。筹备好全国科技活动周杂粮分会场活动,组织全国优质杂粮专题展等活动。

  (十二)扎实做好产业扶贫。粮食部门要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儿红色土地”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促进粮食发展资金与扶贫专项资金融合,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杂粮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十三)打造 xx 特色优质粮油品牌。全力推进“xx 小米”品牌建设,统筹推进和完成“xx 小米”标准体系、营销体系、质量体系等工作,将“xx 小米”打造成全国著名区域公共品牌。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立足实际发展一批粮食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品牌意识,讲好品牌故事,加强宣传推介,打造xx 特色优质粮油品牌。

  三、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不断加强新时代粮食部门自身建设(十四)加强学习型部门建设。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办好“晋粮大讲堂”,开展“弘扬主旋律”宣传,分级分类抓好干部自学,在全系统形成大学习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质量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五)加强效能型部门建设。

  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五个倡导五个反对”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持续推进作风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深“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加快粮食行业“三转”步伐。积极组织粮食行业“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加强全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平安 xx 建设。落实“13710”信息化督办制度。

  (十六)加强文明型部门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xx 粮食文化主题展等为载体,弘扬优秀粮食文化。开展读书学习、演讲比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加强“三基”建设,开展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加强新闻和宣传工作,组织好今年的世界粮食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加强老干部工作,积极开展增添正能量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十七)加强廉洁型部门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一岗双责”,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到粮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做到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自觉接受、积极支持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持续引深省委专项巡视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发现问题的整改,确保落实到位。针对粮食流通工作的关节点、薄弱点、风险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好重点防控。自觉把纪律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营造粮食部门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相关热词搜索: 全省 工作要点 粮食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