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情感化设计论文&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论文
产品设计情感化设计论文
一、情感化设计的理论概述 Norman 在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情感的研究,总结出了情感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在本能层次上,感官接受刺激后,人会无意识地做出反应。本能层次的设计来自于人类本能,大多讲求的是即时的情感效果。行为层次的情感来自使用的效能,即人在使用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在行为层次上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性能和反馈。反思层次与文化、教育和经验等,它能使人追忆过去并展望未来,满足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身份的需要。“感性工学”最早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提出。在产品设计领域,设计师先让用户对产品的心理需求感受表达出来,再将需求感受要点与产品设计的对应特性相关联。使设计出的产品能体现出人的情感,达到用户的期望。
二、情感分类及特征表达 情感是人经过长时间的生理和心理共同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产品本身并不具有情感,但是它可以引发、刺激人的某种情感,亦或是可以承载着人的某种特定情感。1.情感的分类在色彩理论中存在着原色概念,原色即是三种无法再分解的颜色:红、绿、蓝,而将三原色调配在
一起后,可以配出其他各种颜色。心理学家因此探寻了元感情,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列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元情感模式,但是结果却大相庭径。在心理学中,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将情感按两个标准加以区分:(1)愉快或痛苦的情感;(2)体验的强度。Trevor 将“基于愉快和痛苦而做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好坏判断”称为情感价值。以愉快或痛苦的情感为横轴,以体验的强度为纵轴,可以看出在不同情感和体验程度下的情感反应归类(图 1)。当听到悦耳的声音时,感受到的是中等程度的愉悦感,当声音变得急促与刺耳时,感受到的就是强烈的不愉悦感。通常,愉悦的情感能让用户顺利地与产品进行互动,不愉悦的情感可以提醒、警示用户。对于产品设计,情感的愉快或痛苦,强或弱并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产品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合理地利用情感价值,以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符合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惊喜。2.产品的情感特征表达虽然产品在实际上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其长期表现出某种情感,可以认为是一种个性特征,产品的情感表现可以分为外在情感和内在情感。外在情感是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接受到的信息,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所感知到的情感。外在情感包括形态情感、色彩情感及材质情感等。形态情感是指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其相互联系,并表达出的特定语意;色彩情感是指产品的色彩配置能符合人的感性表达;材质情感是指不同材质以其独特的属性与人的心理之间可以
产生对应的情感信息。Trevor 提出内在情感是外部和内部刺激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它源于人内心重现的某种物体或体验,亦或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思考和感觉,而非源于那个物体或体验本身。它与社会文化、教育、身份地位、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望等有关,是有意识感知到的情感。内在情感包含文化情感、经验情感等。产品设计的文化情感,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是一种文化品质,它影响着人对产品的态度。经验情感是指能让人联想到过去的体验并将其重现的情感,很多小孩子都对吃药丸反感,因为药丸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味,苦味让他们牢牢记住了这种强烈的体验,当再次要吃药丸时,内心重现这种害怕、排斥的情感体验,而糖果的甜味给孩子带来的情感恰恰是相反的。因此,有人专门设计了糖果药丸来让孩子缓解这种情感体验(图 2)。
三、产品设计中情感对注意力及行为的影响 情感会改变注意力的专注点和集中强度,也会影响行为积极性和趋向。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吸引用户注意力,引导用户行为,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满足用户需求。1.情感对注意力的影响产品吸引注意力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人在目标不明确、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吸引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是被动的。产品通过某种途径表现出的某种感官特性引起(刺激到)用户的某种情感,继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此产品上,情感的强烈程度影响用户与产品的互动时长和互动方式等。例如
人们对娃娃脸的偏好,设计师们会利用可爱的吉祥物与他们的访客建立联系,访客对娃娃脸形象的喜爱程度影响他们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图 3)。第二种情况是,人在目标明确、有意识的情况下投入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主动的。用户是在目标的驱使下使用产品,情感程度非常强烈,促使用户对产品投入大量或快速集中的注意力来完成目标,但是在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情感还会相应得发生变化,再持续得引起注意力的变化。因此,产品需要提供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帮助用户完成目标,减少用户的负担,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产品留下好印象。2.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如图 1 所示,一般来说,第一象限中是强烈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会作为一个信号,鼓励人们继续当前的行为,行为是趋向的。例如鼓励、惊喜及给予身份等会引起用户的情感,刺激用户喜欢上产品,与产品保持情感上的联系,与产品产生更多的互动。例如轻博客产品“Lofter”,Lofter 通常采用下滑来浏览文章,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用户对某个句子的喜爱而在上面点击多次,或是偶然的双击,会出乎意料地在指尖滑出爱心形状(图 4),这种可爱的小惊喜让用户在浏览时产生愉悦的心情,愿意阅读更多的文章来体验这样的趣味性操作。消极的情感通常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产生的行为大多是回避的。对产品来说,给用户带来持续的消极情感会终止用户与产品的互动。缓和消极情感,或巧妙地将消极情感转化会积极情感,是产品能够延
续生命的机会。2006 年 7 月,Flickr 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服务中断事件,引起不便,很多用户产生了负面消极的情感体验。Flickr 却借此开展了一次临时涂色比赛,他们贴出通告解释了这次故障的原因,然后让用户在这张通告上做一些创意设计,获胜者可以赢得一个免费的 Flickr 账户(图 5)。这样的做法成功地将带有消极情感的用户变成了内容的参与者,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情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负面情感都是不可利用的,例如 YanLu 设计了一个带小金鱼的洗手盆(图 6),小金鱼在蓄水盆里游动,水位随着水的消耗而下降,利用了人们对小生命的恻隐之心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醒用户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四、结语 情感化设计,并不仅仅是创造一个外观讨好、易于使用的产品,还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时从人的角度去考虑触发情感的因素,更好地利用情感价值,正确引导人的注意力和行为,传达出产品个性。也不只是满足用户的预期目标,更要着眼未来,给用户带来正能量,让人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作者:卢孩蒋晓单位:江南大学
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论文
一、中国主要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从中国主要林化产品的出口结构来看,松香产品出口额占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的比重在 1992~2012 年期间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2年的80.75%下降到2012年的43.17%。活性炭产品出口额占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从 1992 年的 15.80%上升到 2012 年的 53.53%。可以看出,尽管松香和活性炭的出口比重有所变化,但它们依然是林化产品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分别对这两类产品的出口流量和流向进行分析。从 1992~2012 年松香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变化情况来看(图 2),2004 年之前,松香产品历年出口贸易额变化不大,基本在 1.4 亿美元上下波动。2005 年以后松香产品出口贸易额有所增加,但出口波动剧烈,2009 年松香出口额仅为 1.8 亿美元,2011 年却高达 5.9 亿美元。从 1992~2012 年活性炭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变化情况来看(图2),除了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额有所减少外,基本上都是每年增加的趋势。从出口流向来看,2012 年中国松香产品出口额为万美元,其出口市场以日本、葡萄牙等为主,表2 还列出了松香产品出口流向前十位的其它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松香产品出口额占出口世界总额的 83.46%。2012 年中国活性炭产品出口额为万美元,其出口市场以日本、韩国等
为主。表 2 还列出了活性炭产品出口流向前十位的其它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活性炭产品出口额占出口世界总额的72.64%。由此看来,不论是松香产品还是活性炭产品,其出口市场都相对比较集中。
二、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贸易引力模型及其扩展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Tinbergen(1962)和 Poyhonen(1963)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他们通过研究指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规模与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就是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之后许多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一些影响双边贸易流量与流向的其它因素,如 Linnemann(1966)引入人口数量和贸易政策变量,Bergstrand(1985)用人均收入代替了人口数量,并引入汇率和是否同属一个经济组织等变量,AndersonandWincoop( 2003 )
引 入 是 否 拥 有 共 同 边 界 变 量 ,AndersonandMarcouiller(2002)引入一系列经济制度变量(如交易成本等),DeGroot 等人(2004)引入政治稳定性、管制质量和腐败程度等制度变量。近几年,文化差异也被作为影 响 双 边 贸 易 流 量 的 因 素 引 入 到 贸 易 引 力 模 型 中(Felbermayr,2010)。随着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该模型来预测某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
(Sohn,2005;Batra,2006;张英,2012)、检验某些国家的贸易格局(EvenettandKeller,2002)、分析影响某类产品对外贸易的因素(戴明辉,2010;张凤娟,2013)、估计两国双边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刘磊,2013)等。这些研究为我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因此,本文拟建立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林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出口潜力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和出口实际,综合考虑本国供给、进口国需求、贸易成本等因素,在贸易引力模型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引入以下变量。
1.森林资源差异。
林化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产品。森林资源与林化产品之间有着直接联系,不同林化产品需要不同森林资源来支撑。因此本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时,引入贸易双方之间的森林资源差异这一变量。由于很难区分林化产品具体来源于那种森林资源,以及考虑到森林资源数据的可获取性,这里没有考虑生产不同林化产品的森林资源差异,而是用贸易双方之间的人均占有森林总面积差额的绝对值(DFAij)来反映他们之间的森林资源差异。计算方法为:DFAij=|FAiPi-FAjPj|,其中 FAi 与 FAj 分别表示 i 国与j 国的森林总面积,Pi 与 Pj 分别表示 i 国与 j 国的总人口数,这样,FA/P 就反映了各国森林资源的丰裕程度。
2.人均收入水平差异。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 Linder 提出的需求相似理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和贸易量的大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而某个国家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两国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越小,需求偏好就越相似,两国之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李国疆,2005)。因此,这里引入贸易双方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变量来反映他们之间的林化产品贸易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DPCIij)用两国之间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差额的绝对值来反映,计算方法为:DPCIij=|PGNIi-PGNIj|,其中 PGNIi 与 PGNIj 分别表示 i 国与 j 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
3.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施伟,2008)。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出口贸易的减少,汇率的贬值则能够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里引入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这一变量,来观测汇率的变化是否会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有所影响。
4.其它变量。
除了以上影响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外,这里也考虑了多数研究者考虑的出口国人口数、出口对象国人口数、是否拥有共同边界、是否属于同一贸易组织等变量。一般而言,出口国人口越多,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出口贸易量就越少,出口对象国人口越多,国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进口贸易量就越多。当贸易双方拥有共同边界时,贸易成本将会下降,贸易量因而会增加,这里拥有共同边界指的是与中国陆地上接壤和海上相邻的国家。当贸易双方属于同一贸易组织时,由于优惠性贸易的安排,会使双方间的贸易量增加,考虑到中国林化产品出口对象国中 APEC 成员占大部分,所以这里引入是否属于 APEC 成员这一虚拟变量。引入以上变量后,适当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为:LnTij=c+α1Ln(GDPi×GDPj)+α2Ln(POPi×POPj)+α3LnDij+α4LnDFAij+α5LnDPCIij+α6LnEij+α7BORDER+α8APEC 其中,Tij 表示某年中国对出口对象国 j 国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其它各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对被解释变量的理论预期符号见表 3。
(二)样本确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2002~2011年中国对其主要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国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这样可以避免横截面数据的偶然性。回归方程中的变量,除了虚拟变量,都做了对数化处理,这样有利于消除异方差,同时方便解释说明。具体选择的是 2012 年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排名前 30 位的日本、
比利时等国家(地区)。2012 年中国对这 30 个国家(地区)的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约为 565.95 百万美元,占出口世界总额的 91.04%,因此,这些国家(地区)的选取能够反映中国林化产品的主要出口贸易状况。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流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 COMTRADE 数据库。各国 GDP、总人口数、人均 GNI、汇率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国与各贸易国之间的距离数据来源于 (三)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首先利用整理后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 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拒绝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又考虑到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个数相对较多,而面板数据中时间序列个数相对较少,横截面数据相对较多,不适合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因而这里选择混合模型进行估计。由于面板数据具有两个维度的特性,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时,容易产生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等问题,而且文中横截面个数大于时间序列的个数,所以本文使用 PanelEGLS 方法,先后对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做截面加权回归(Cross-SectionWeights)、时期加权回归(PeriodWeights)和时期似不相关回归(PeriodSUR),这些估计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 4。从回归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三种方法的模型回归估计中,所有变量系数符号都与预期符号一致,大部分变量的系数估计通过 5%显著性
水平下的 T 检验,整体方程也通过 1%显著性水平下的 F 检验,调整可决系数(分别为 0.、0.、0.)较为理想,这说明构建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但是,进一步观察 DW 值可以发现,模型一与模型二的 DW 值较小,分别为 0.49、0.22。根据经验,DW 值接近于 0 时,模型存在自相关。由此,前两种模型存在严重的序列自相关,可能会导致模型存在谬误回归。所以,这里选择模型三,但是模型三中的变量 Ln(DPCIij)和 APEC 没有通过 10%显著性水平下的 T 检验,因此剔除这些变量后对模型进行重新回归,即模型四。最后,确定模型四中的方程为表达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
(四)基于回归结果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额与两国经济总量的乘积成正相关,与两国人口数量的乘积成负相关,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负相关,与两国森林资源的差异成正相关,与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成负相关,与两国是否拥有共同边界成正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反映出口国供给效应的因素。
两国森林资源差异的弹性系数是 0.1517,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与出口对象国森林资源的差异每增加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 j 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1517%。说明两国森林资源差异是影响中国林化产品出口
贸易的重要因素。林化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来进行生产的,没有足够的资源,就不能保障林化产品的供给,进而影响出口贸易。因此,针对不同林化原料林资源,优化其结构、提高其质量,能够增强林化原料林资源的林化产品供给能力,将会推动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2.反映出口对象国需求效应的因素。
(1)经济规模的弹性系数是 0.6110,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国 i 或出口对象国 j 的 GDP 每增加 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6110%。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以松香、活性炭等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前景,为中国松香、活性炭等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2)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是-0.1757,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国 i或出口对象国 j 的人口数量每增加 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 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 0.1757%。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是人口越多,国内市场规模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小,从而双边贸易流量也越小。(3)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一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影响两国之间林化产品贸易需求的因素多而复杂,人均收入差异难以很好的反映两国之间林化产品贸易需求的偏好。
3.反映两国贸易成本和制度安排的因素。
(1)两国之间距离的弹性系数是-0.8770,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距离每增加 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0.8770%。由此看来,因为距离所带来的运输成本、通讯成本等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2)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的弹性系数是-0.0626,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每升值 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 j 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 0.0626%。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的升值,将导致林化产品出口企业利润的下降,从而消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两国是否拥有共同边界的弹性系数是 0.3315,表明拥有共同边界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产生正面的影响。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与中国距离较近,因而贸易成本较低,另外,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一般在语言、文化上有相似的地方,对林化产品出口也有促进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中国林化产品出口市场一部分集中在周边国家,如 2012年中国对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出口世界总贸易额的 43.33%。
(4)两国是否同属于 APEC组织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一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国已经与多数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因而 APEC 组织的影响作用较小。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还可以用来测算中国与出口贸易国之间的出
口贸易潜力。其原理是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模拟出的理论出口贸易额与实际出口贸易额进行比较,如果模拟贸易额超过了实际贸易额,说明“贸易不足”,如果模拟贸易额低于实际贸易额,说明“贸易过度”,把实际贸易额与模拟贸易额的比值称之为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根据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将贸易伙伴国分为三类,比值大于或等于 1.2属于“潜力再造型”,比值在 0.8 到 1.2 之间属于“潜力开拓型”,比值小于或等于 0.8 属于“潜力巨大型”。根据上面估计出的贸易引力模型,推导出测算理论出口贸易额的方程:Tij=e9.0790+0.3315BORDER×(GDPi×GDPj)0.6110×(POPi×POPj)-0.1757×Dij-0.8770×DFAij0.1517×Eij-0.0 年中国与样本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测算结果见表 5。从测算结果来看,属于“潜力再造型”的国家有比利时、印度等 13 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已经用完,对这些国家进行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思路是在保持现有积极出口贸易因素的同时,争取发展培育其它的新的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属于“潜力开拓型”的国家有韩国、澳大利亚等 4 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已初具规模,但还有扩大的空间,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的国家有德国、新加坡等 13 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空
间很大,应该充分发挥对这些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通过加强贸易谈判和重视开发新兴贸易市场,以增加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2002到2011年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森林资源的差异、共同边界等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与出口对象国的人口数量、两国之间的距离、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的汇率等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均收入差异、是否同属于 APEC 组织这两个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从回归系数来看,两国之间距离、两国的经济规模、共同边界等变量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而森林资源差异、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等变量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2.中国对德国、新加坡、俄罗斯等 13 个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仍然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应重视这类出口市场,进一步发挥对这些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而对比利时、印度、日本等传统市场,其出口贸易已趋于稳定,应在保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争取培育新的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
(二)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为促进我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主要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政府层面。(1)针对林化产品原料需求,增加相应森林资源造林和抚育力度,以保证林化产品原料供应。通过政府造林补贴、抚育补贴等财政手段,抚育技术培训等教育手段,重视相应森林资源的抚育和保护工作,解决林化原料林资源约束的问题,满足林化产品的原料需求。(2)继续推进林化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出口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加强双边贸易谈判,重视这类市场的开发;对传统市场,保持出口稳定,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通过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林化产品出口市场体系。2.行业协会层面。(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一方面通过建立林产品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发挥林产品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林产品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业务培训,以此来为林化企业做好服务工作。(2)探索建立林化企业信誉等级制度。林产品行业协会需要发挥行业内部监督和自律的功能,例如建立林化企业信誉等级制度,要求行业内林化产品出口企业只有通过信誉等级评定合格后才能出口,用这种方式来相对避免林化产品行业内的无序恶性竞争,保证林化产品的出口秩序,从而推进我国林化产
品国际贸易的发展。3.企业层面。(1)积极应对林化产品国际贸易壁垒。林化企业一方面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通过质量检验、信用评价等手段提高林化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国际标准认证,积极参加国际质量认证和环境认证,主动预防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
(2)缩短流通环节,降低出口贸易成本。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国之间的距离对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虽然两国之间距离无法改变,但林化企业通过缩减林化产品出口贸易过程中的产品流通环节、开发和运用新的装运技术、优化物流渠道等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出口贸易成本,从而促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3)多渠道促进林化企业的技术创新。随着林化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不能仅仅满足于粗加工林化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建议在深度加工、高附加值林化产品研发、延长林化产品产业链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林化产品的整体出口贸易竞争力。具体来说,建议通过以下渠道:第一,林化企业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通过购买先进设备和学习先进工艺加强技术改造,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林化企业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高级人才的引进强化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林化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让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合作,从而促进林化企业技术的创新。
作者:王术华田治威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 出口贸易 产品设计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产品设计分析论文&产品生命周...2021-08-27
- 产品包装设计论文&产品包装促...2021-08-27
- 产品包装设计重要性研究论文&...2021-08-27
- 产品设计情感化设计论文&产品...2021-08-27
- 产品语意设计程序管理论文&产...2021-08-27
- 产品情趣化设计管理论文&产品...2021-08-27
- 产品外观设计管理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符号设计管理论文&产品垂...2021-08-27
- 产品设计美学评价分析论文&产...2021-08-27
- 产品销售财务分析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出口贸...2022-04-04
-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2022-04-05
- 粤西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分析2022-11-01
- 产品设计教学中色彩教育新趋...2021-08-27
- 产品设计经济管理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设计经济价值研究&产品造...2021-08-27
- 产品设计论文消失曲面造型策...2021-08-27
- 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设计工坊式教学意义探析&...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21-08-27
- 产品设计技与艺和谐构建&产品...2021-08-27
- 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