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金属冶炼企业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培训教材

发布时间:2021-08-27 17:11:20 浏览数:

 金属冶炼企业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培训教材

 2.1

 岗位主要安全风险

 高炉炉前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风险:灼烫、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

 2.1.1 灼烫

 开铁口、铁水引流、铁口吹扫等作业过程中,铁口飞溅的高温熔融渣铁造成作业人员灼烫;铁口打潮(如炮泥含水、冷却壁漏水)

 ,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爆)

 ,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开口机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造成作业人员灼烫。铁口吹氧作业过程中,氧气回火导致作业人员灼烫。

 出铁过程中,取样时,潮、冷样勺未经预热,样模潮湿或周围有水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向铁水主沟投入旧铁器化铁时,旧铁器受潮或存在密闭容器,遇高温熔融渣铁发生喷溅、爆炸,造成作业人员灼烫。

 冲排渣作业过程中,瞬间渣量超出正常范围,导致高温水蒸气急剧增多,造成作业人员灼烫;渣中带铁,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爆)

 ,造成作业人员灼烫。

 堵铁口作业过程中或拔泥炮时,铁口正对面有人,铁口高温渣铁飞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泥炮机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造成作业人员灼烫。

 主沟、渣铁沟清理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跌入沟内,接触高温渣铁导致灼烫;作业人员向沟中打水或投入潮物,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

 从上述风险描述可以看出,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灼烫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温熔融渣铁因高炉内高压引起喷溅,二是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发生喷溅或爆炸。熔融金属温度极高, 液态铁水的温度为 1500℃左右。水接触高温熔融金属后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形成物理爆炸。如水在高温熔融金属表面爆炸,会导致高温熔融金属喷溅;如水在高温熔融金属内部爆炸,会导致高温熔融金属喷爆。高温熔融金属喷溅(爆)轻则造成灼烫事故,重则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灼烫防控措施:加强现场作业管理。一是铁口相关作业过程中,铁口正对面不应有人,通氧管路设置防氧气回火装置;二是作业现场不应有非生产性积水,与高温熔融渣铁接触的设备、

 设施和工具应保持干燥;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正确穿戴劳动防 护用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程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2.1.2 火灾、爆炸

 铁口开口机、泥炮机的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导致火灾。

 烘烤用煤气未点燃或管路泄漏,泄漏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条件发生爆炸。

 焊接与热切割及烧铁口、主沟、渣铁沟、摆动流嘴清理等使用的氧气管路泄漏,遇易燃物引发火灾或遇明火发生爆炸。使用带油脂的工器具接触氧气导致油脂自燃进而引发着火、爆炸。

 火灾、爆炸防控措施:更换阻燃液压油,增设防喷溅安全设施;在作业现场可能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区域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2.1.3 中毒

 煤气是一种高毒、易燃易爆的气体,烘烤用焦炉煤气无色、有臭味,高炉煤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若泄漏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烘烤作业过程中,烘烤用煤气未点燃或管路泄漏造成作业人员中毒。铁口附近煤气未点燃,造成铁口附近作业人员中毒。

 中毒防范措施:为防止煤气中毒,应在煤气区域设置煤气警示标志,安装固定式煤气报警器。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器。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2.1.4 触电、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

 高炉炉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将接触开铁口机、堵铁口泥炮、换风口机、炉前吊车、链式起重机(手拉葫芦或电葫芦)

 、手钻等大型或手持式的电动、液压、气动设备设施,操作使用这些设备设施时,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触电、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线路破损或设备接地失效导致作业人员触电;开铁口机、泥炮运转过程中,有作业人员在其运转影响范围内,导致作业人员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风口平台更换吹管或风口套时,使用大锤、拉钩、链式起重机、换风口机等,导致作业人员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

 触电防控措施: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检维修电气设备及线路,电气设备应设置保护接地、漏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并熟练掌握触电应急处置技能。

 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防控措施: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强现场管理,限定人员活动范围,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相关设备设施设置声光报警装置;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在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进行安全确认。

 2.2

 岗位常见事故隐患

 2.2.1 事故隐患排查

 事故隐患排查见表 2-1。

 表 2-1 事故隐患排查

 序号 事故隐患 依据

 1

 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就上岗作业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5.3.2.2

 2 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配备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个体防护装备和用品。

 作业人员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违章作业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5.4.2.2

 3 擅自挪动、拆除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或移作他用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4.15

  4 作业人员对炉体烧穿、铁水跑漏、煤气中毒以及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内容不熟悉,岗位无应急器材与 设施,未定期进行演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5.6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4.16

  5 现场坑、沟、池、井未设置安全盖板或安全护栏。钢平台、通道、走梯、走台等未按《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2009)

 的规定设防护栏杆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6.2

  6 煤气区域未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未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6.9

 序号 事故隐患 依据

  7 渣、铁沟无供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或盖板。撇渣器上未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未设挡渣墙。人员跨越主沟。直接跨越渣、铁沟(未从横 跨小桥或沟上设置的盖板上通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10.3

 8

 出铁场平台未经常清除铁瘤和清扫灰尘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10.4

 9

 人工方式运输炉前辅助材料及铁块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10.5

  10 泥炮和开口机操作室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泥炮和开口机的工作情况和铁口的状况。操作室安 全撤离通道不合理或不畅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10.7

 11 泥炮无量泥标记和声光信号,炮头不完整,非专人操作。作业人员清理泥炮炮头时,未侧身站位。泥炮装泥或推进活塞时,作业人员将手放入装泥口。启动泥炮时其活动半径内有人。泥炮液 压设备及管路漏油,无防高温烘烤的措施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3,11.1.4

 12 泥炮装泥时,往泥膛内打水,使用冻泥、稀 泥和有杂物的炮泥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2018)

 11.1.5

  13 潮铁口出铁。处理铁口及出铁时,铁口正对面站人,炉前起重机在铁口附近。出铁、出渣 时,清扫渣铁罐轨道或在渣铁罐上工作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2018)

 11.1.6

  14 开口机非专人操作。开口机移动时无声光报警,移动回转半径内有人。更换开口机钻头或 钻杆时,未切断动力源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7,11.1.9

  15 通氧气用的耐高压胶管未脱脂。炉前使用的氧气胶管长度小于 30m,10m 内有接头。吹氧钢管长度小于 6m。氧气胶管与钢管未严密、牢固连接。

 氧气瓶放置地点正对渣口、铁口或靠近明火。氧气瓶表面有油污,瓶帽、防震胶圈和安全阀 缺损或缺失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10

 16

 炉前工具接触铁水之前未进行烘干预热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11

 序号 事故隐患 依据

  17 渣、铁沟未定期铺垫,未定期点检、维护, 出现裂缝或严重侵蚀。

 用煤气烘烤渣、铁沟时无明火伴烧,未采取 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12

 18

 处理铁口、渣口前,未将煤气点火燃烧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1.14

 19 摆动流嘴机械传动部分、极限、工作层异常。未及时处理铁沟流嘴底部与摆动流嘴之间的 铁瘤,铁水流经通道不畅。

 在停电情况下手动操作摆动流嘴作业,未先断开操作电源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2.1,11.2.2,11.2.8

 20 铁水罐未烘干。渣罐未喷灰浆或用干渣垫底。

 渣罐内有积水、潮湿杂物和易燃易爆物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3.1,11.3.3

 21 向铁水运输线路上乱丢杂物,未及时清除挂 在墙、柱和线路上的残渣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2018)

 11.3.6

 22 水渣池周围无栏杆或栏杆缺损,内壁无扶梯 或扶梯缺损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2018)

 11.4.2

 23 水冲渣启动水泵前未确认水冲渣沟内无人。

 水冲渣时,粒化器附近有人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 2018 )

 11.4.6,11.4.7

 24 翻渣罐时,罐车未先采取止轮措施,人员未 远离罐车,未进行远距离翻罐操作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2018)

 11.6.1 2.2.2 事故隐患示例 (1)

 渣、铁沟无供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或盖板,如图 2-1 所示。

 图 2-1 渣、铁沟无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或盖板

 (2)

 撇渣器上未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未设挡渣墙,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撇渣器上未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未设挡渣墙 (3)

 泥炮无声光信号或声光信号故障,如图 2-3 所示。

 图 2-3 泥炮声光信号故障 (4)

 炮头不完整,如图 2-4 所示。

 图 2-4 炮头损坏 (5)

 泥炮装泥或推进活塞时,作业人员将手放入装泥口,如图 2-5 所示。

 图 2-5 作业人员将手放入装泥口 (6)

 作业人员清理泥炮炮头时,未侧身站位,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图 2-6 所示。

 图 2-6 作业人员未侧身站位,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7)

 作业人员直接跨越渣、铁沟(未从横跨小桥或沟上设置的盖板上通过)

 ,如图 2-7 所示。

 图 2-7 作业人员直接跨越渣、铁沟

 2.3

 典型事故案例

 2.3.1 某炼铁厂 5 号高炉铁水外流重大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1 年 10 月 5 日 11 时 45 分左右,某炼铁厂 5 号高炉在停炉放残铁过程中,因作业人员开残铁口操作不当,加之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导致在复风过程中残铁口碳砖瞬时塌落,炉内高温铁水大量涌出,造成 12 人死亡、1 人重伤。

 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在预休风阶段就将炉皮开口处的冷却壁取下,使碳砖长时间处于失去冷却 壁支撑保护的状态;同时作业人员用水冷却取下的冷却壁和扑灭碳素填充料上的明火时, 将水喷到残铁口处高温发红状态的碳砖,致碳砖温度骤降、体积收缩,使得原本紧密砌 筑的碳砖之间产生松动和裂缝,降低了碳砖承受高炉内部压力的能力。进行复风降料线 作业过程中,随着热风压力加大,原承压能力已处于临界状态的碳砖无法继续承受高炉 内部铁水产生的静压以及复风的热风压力而瞬时塌落,炉内高温铁水大量涌出。

 2)

 间接原因 该厂对停炉、放残铁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不深、预判不足,指挥人员违规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3. 防范措施

 (1)

 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作业管理和反“三违”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2)

 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线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水平。

 2.3.2 某炼铁厂 3 号高炉渣铁灼烫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9 年 7 月 9 日 8 时 30 分,某炼铁厂 3 号高炉出铁过程中,泥炮操作人员在未得到当班小班长指令的情况下,转动开口机转臂,导致开口机突然横向移动,开口机的转臂撞倒准备去清理泥炮炮嘴的炉前作业人员王某,导致王某坠入大沟内,高温灼烫死亡。

 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泥炮操作人员在未得到指挥人员(当班小班长)指令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开口机;炉前作业人员王某在开口机运行和泥炮声光报警未解除时进入开口机运行影响范围内。

 2)

 间接原因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风险管控不到位,作业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3. 防范措施

 (1)

 在落实风险管控的基础上完善作业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2)

 加强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反“三违”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 培训教材 冶炼 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