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仿写
颁奖词仿写 ——以感动中国为切入点 一、弘扬传统美德 颁奖词一般几十至一百多字。篇幅虽小,却形成了独特完整的语篇形式,汇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融褒扬、宣传、激励、评价于一炉。从“形”到“神”,形神皆备,言事迹大处着眼,简要概述;评精神恰当独到、精辟感人。不仅如此,还它围绕中华传统美德这个核心价值元素,传递一种撼动人心的正能量。
【示例一】田世国(当代孝子捐肾救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 2004 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示例二】邰丽华(无声世界创造美丽)——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示例三】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示例四】牛玉孺(为百姓甘当孺子牛)——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长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归纳为: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等18 条德目,以上四例,每一则颁奖词都在弘扬一份正能量,都在传承一份传统美德,如田世国为母捐肾,演绎“亲情”佳音;两岁就聋哑的邰丽华在无声世界创造绝美舞蹈,酿出“坚强”、“自强”“自立”美话;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传出“爱心”美德;为百姓甘当孺子牛的牛玉孺创造“奉献”时代强声。这些话题凸显时代特色,有鲜明的时代感。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一组课文中,我们就可以以颁奖词为载体,让学生为这一组课文中的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写一则颁奖词,在颁奖词中,选择的主题可以围绕“忠、勇、智”而展开。
二、叙写人物事迹 颁奖词中叙写人物事迹是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画家的大写意法,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它注重心灵感悟的抒发,不着重物理表象的真实再现,它表现人的精神,是一种生命的自觉。颁奖词叙事手法正如山水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思想,这个“心源”而产生的“心象”就是大笔勾勒的造型观。
【颁奖词】王锋(火海救人英雄)——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王锋,38 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 年 5 月 18 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 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结合人物事迹,我们分析这段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这个核心语句,要理解它,须得了知这个事件“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把“大火”形象为“一千度烈焰”,传神地写出情势危急,核心语句与事件之间是背景关系;同样可以分析出“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的背景是:“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这个核心语句是证明关系,就可以让人们更为形象地理解王锋伟大的人物形象。这段文字对王锋火中救人的事迹介绍,就是简洁的“生命助人火海逃生”,至于具体的过程,没有去详细交代。但是英雄的侠义之举如在眉睫之前,这种大笔写意的手法,笔法简洁、描人绘物非常传神,显得气势宏大、撼人心魄。
三、挖掘人物精神 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
【颁奖词】钱伟长(赤子)——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 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
这段颁奖词的突出特点是整句叙事,“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休”是字数相同、结构方式一致的对偶句,叙事角度非常切合钱伟长作为科学家研究领域的特点;“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紧”是一组四字整句,凝练地概括了人物漫长一生的传奇经历;“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是字数、句式基本一致,并用“无”、“有”反义相对三次的整句,语义的旨归与名片“赤子”完美结合。作者追求整句叙事的和谐与工巧,但注意整句的长短变化与句子的参差错落,并用散句“这就是他人生的完善力学”将前后的多组整句相连缀,可谓整中有散、参差错落,尽显句式锤炼的功力。它以精心锤炼的语句承载了深刻的思想,“让人类文明的信息以赏心悦目的形式传承延续,使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心’与‘智’两个层面上哺育人类的精神。
【颁奖词】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这段文字对徐本禹的精神与责任感提炼得很到位.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徐本禹以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源自于我们对他人格精神的钦敬。物质上不富有的他,以其义举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这比物质上的财富更有价值。句话具有
一定的哲理意味,他“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因而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徐本禹崇高的品质、闪光的心灵、忘我的人生境界。
四、体现表达创新 在动态主义认知观看来,人们的认知是“没有结构”、“没有规则”的。但我们认为,人的认知不能没有特征,在认知动态过程中,人的认知在持续地发生变化。颁奖词注意抓住人们认知的动态变化特征,创新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意蕴。
(一)首析人物自特征 写颁奖词首先思考从人物自身入手,可以点化姓名,如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之路。其次可以从人物的特征入手,可以是生理特征,也可以是职业特征,如丁晓兵,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黄舸,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李丽,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二)化用诗句和歌词 孙必干老人的颁奖词:“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在颁奖词里巧妙引用名人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豪言壮语。2004 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这句话曾被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过,此处用来礼赞孙必干老人为国尽忠的思想境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孟祥斌: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此处化用写荆轲的名句“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谢延信: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引用了臧克家的《老马》中的诗句,“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样的叙写,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展现在眼前。
霍英东: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在这里,活用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以上几则颁奖词活用名句诗文,展现出一种典雅之美。读来韵味十足,文气扑面。
(三)巧用修辞与句式 颁奖词对每个词语的选择,每个话语的组合都经过千锤百炼,作者努力寻找话语表达中“最恰当”的方式,而比喻作为民族语言中最习用的修辞方式,在颁奖词的话语叙述中创造了感动人心的艺术佳境。
阐释其比喻修辞的文化意蕴:“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把捐赠者比喻为一粒“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的“尘土”。“尘土”的确是最平凡的和最卑微的,但它却在平凡和卑微中实现了生命价值的非凡与崇高。“微尘”是比喻的喻体,爱心捐赠者群体是比喻的本体;喻体外在形象的“小”和“平凡”,反衬出本体精神之阔大与非凡。
杨善洲的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
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 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属对偶,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属宽对,都起到了增加文采、结构对称、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作用。
林俊德的颁奖词:“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前者用发音响亮的韵脚字烘托出“神兵”的阳刚;后者两句一换韵,诗一般的语言诉说着烈士的悲壮。
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押韵之处使用整齐的句式,不押韵的句子也在灵活多样的基础上力求句式的整齐,如“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任长霞的颁奖词:“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 三个比喻句,描绘出任长霞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比喻的使用,使语言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此处还运用对比的修辞凸显人物的高尚品质。
明正彬的颁奖词:“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让人激赏的首先是六个“不”字句,“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说法,令人联想到田汉写关汉卿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是一个硬汉形象;“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则是一个智者形象。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节奏整齐,读之琅琅上口。
颁奖词比喻、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意蕴丰富,生动形象,而且还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所以,学生可以学习其优美语言的表达,提高自己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丰富而生动。
品读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尽管每个篇章叙述的人物各不相同,但“感动”是不变的旋律。我们不难发现颁奖词的文本意蕴和语言组合的方式与仿写有着类似的要求,如果把二者类并思考,对于仿写这样的试题,显得轻而易举了!
相关热词搜索: 仿写 颁奖词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2023一年级仿写四季11篇2023-08-22
- 2023陋室铭仿写6篇2023-08-26
- 学生铭陋室铭仿写9篇2023-09-02
- 邓稼先颁奖词2021-09-06
- 《颁奖词三则》2021-09-08
- 颁奖词三则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