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名篇名句即背即练(《逍遥游》)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9:50 浏览数:

 名篇名句即背即练( ( 《逍遥游》 )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 1. 填一句 (1) 《庄子·逍遥游》中, “

 ”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 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 (2) 《 庄 子 · 逍 遥 游 》 中 以 “ 蟪 蛄 ” 为 例 来 说 明 “ 小 年 ” 一 词 的 一 句 是“

 ”。. 2. 填两句 (3)(2016·山东高考)《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4)(2015· 全 国 卷 Ⅱ) 《 庄 子 · 逍 遥 游 》 指 出 , “

  ,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 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 在 《 庄 子 · 逍 遥 游 》 中 描 绘 大 鹏 依 然 有 所 待 的 句 子 是“

  ,

 ”。. (6)《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 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7)《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 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 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 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

  ,

 ”。. (10)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

 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

 ”,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1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

  ,

 ”。. (12)《庄子·逍遥游》中,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 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

  ,

 ”。. 3. 填三句 (13)(2017·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 阐述何为“大年 ” , 随 后 指 出 八 百 岁 的 长 寿 老 人 实 在 不 算 什 么 :

 “

  ,

  ,

  !” (14)《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 与大鹏鸟的

 “ 海 运 则 将 徙 ” 作 对 比 , 形 象 地 说 明 任 何 事 物 都 有 所 凭 借 的 句 子 是“

 ,

 ,

 ”。. (15)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16)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 因为他还“有所待”, 而“

 ,

 ,

  ”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17)庄子在《逍遥游》中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 提出自己的观点:

 “

 ,

  ,

  ”。. 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蟪蛄不知春秋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9)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10)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2)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1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14)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5)至人无己

相关热词搜索: 名篇 名句 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