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日本外国人非法就劳问题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9:57 浏览数:

  日本的外国人非法就劳问题

  近些年来,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大量来自外国的非法就劳者,对此日本的电视和报刊经常有所报道和评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外国人非法就劳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早已存在,现在之所以在日本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和问题,其实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日本经济的不景气状态以及劳动力跨国流动中的新动向。

 一

 非法就劳者的急剧增加及其背景

 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的规定,可以把日本国内的外国人非法就劳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指的是从事资格外活动的人。日本政府在准许外国人进入日本国境内停留时,按照外国人入境和停留的目的在法律上给予相应的在留资格,那些在日本政府所给予的在留资格上不符合就劳条件的外国人,出于经济上的需要在日本就职从业进行劳动,便在法律上成了非法就劳者。另一种类型指的是从事有收入的劳动,而本身又不具备在留资格的人,即非法滞留者。这些非法滞留的外国人绝大部分是依据某种合法资格进入日本的,但滞留的时间超过了日本政府所准予的期限,由合法滞留变成非法滞留,也有极小的一部分是通过偷渡方式潜入日本的,其滞留从一开始就是非法的。两种类型的非法就劳者虽然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产生的背景则大体相同。

 日本对非法就劳者的统计是以被有关当局正式公布出来的人数为基准的。按照日本入国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以来非法就劳者的人数增加得相当快,1985 年为5629 人,1988 年为 14314 人,1994 年为 64341 人,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内增加了近 11 倍。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一统计并不足以反映非法就劳者的实际情况,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公布出来的非法就劳者人数,与实际存在的数量相差甚远。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在日本国内进行非法滞留的外国人数量相当庞大,按日本政府的估计,1992 年以后一直接近 30 万人,而这些人之所以非法滞留于日本,其主要目的在于就劳,因此用这一数字来说明非法就劳者的数量也许更为接近实际。

 近些年来,日本国内之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非法就劳者,其背景并不复杂,主要在于经济方面。众所周知,在 1987~1991 年期间,日本经济可以说景气炙热盛况空前,各行各业投资连年增加,企业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而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十分紧张,中小企业苦于人手不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当时围绕如何解决劳动力供不应求的问题,有关方面曾反复组织研究和讨论,而分歧意见最大的就是日本对外是否应当开放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一派主张国会应该修改不准日本企业雇佣外国人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现行法案,对外全面开放劳动力市场,认为这不仅是推动日本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缓解人手不足的有效措施;而

 另一派则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对日本人生活将会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鉴于欧美在这一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日本应谨慎从事,应把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当作解决人手不足的基本手段,目前尚不到考虑开放劳动力市场的时候。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争论甚是激烈。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日本政府并没有改变以往的基本方针,但面对企业人手不足的现状,事实上采取了一种视情况而定的态度,对企业采用外国人从事简单劳动的情况并没采取严厉的措施,对外国人的非法滞留和非法就劳也没有采取具体有效的取缔措施,借以缓和企业人手不足的舆论压力。这样事实上为外国人的非法滞留和非法就劳开了方便之门,使他们的存在成了一种违法而又“必要”的普遍现象。另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的工资收入水平已超过多数西方先进国家。特别是日本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状态,日元出现了持续升值的发展趋势,这不仅造成了日本工资国际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使日本与亚洲邻近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进而成为诱发外国人非法滞留和非法就劳的一个最大刺激因素。因为,在相当多的非法就劳者看来,日本是他们实现发财美梦的最为理想的地方,在日本劳动一年能够得到比在自己国家多出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收入。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合法或违法已经不那么重要,获得经济上的实惠便成了支配其行动的首要准则。

 当然,在此应该加以说明的是,在非法就劳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另一种经济上的原因而不得不加入其列的。1985 年中曾根内阁执政期间,曾制订了一个拟在 21 世纪以前接收 10 万名外国留学生的计划,以适应国际化这一时代潮流,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计划公布之后,日本民间很快出现了一个成立日本语学校的热潮,面向海外大量招收外国学生。这些日本语学校绝大多数属于营利性质的,主要靠收取留学生学习费用来维持运营,因此,尽管学校条件简陋,但规定的收费标准相当高,加之日本物价水平极高,日常生活所需费用相当高,所以在此就读的外国留学生经济负担相当沉重。而从留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亚洲地区,其父母和亲属在经济上没有能力负担他们在日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而日本政府以及民间团体对外国留学生所能提供的诸如奖学金等方面的援助很有限,特别是对在日语学校学习的留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援助措施,打工便成了大多数留学生维持生活的唯一手段。但说来并不那么容易,他们既要学习又要打工,往往顾此失彼——除去学习和睡眠、吃饭以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挣够所需生活和学习费用是相当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外国留学生只得从事那些收入较高但在日本法律上禁止留学生从事的工作(如所谓的风俗性服务工作),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非法就劳者,也有不少留学生不堪忍受学习和生活难以两全之苦,索性放弃学业加入了非法就劳和非法滞留的行列。因此,日本舆论界有不少人认为,日本社会各方面尚不具备保证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条件和环境也是形成非法就劳

 问题的一个重要背景。

 二

 非法滞留者的国别构成及其就劳状况

 按照日本入国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字,1994 年日本国内外国人非法滞留者的总数为 29.38万人,他们主要来自泰国(49992 人)、韩国(43369 人)、中国(39738 人)、菲律宾(37544 人)、伊朗(27057 人)、马来西亚(23013 人)。非法滞留者进入日本的具体途径因国家不同也有所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第一,旅游型。这种类型的非法滞留者主要是泰国人、韩国人、伊朗人,在非法滞留者总数中所占比重高达 75%。由于日本与这几个国家缔结了短期滞留的入境免签协定,这几个国家的护照持有者均可以旅游等名义在事前不进行申请签证的情况下到日本去,他们在进入日本国境时所被给予的法律资格是短期滞留(不超过 3 个月),不可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但是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些国家到日本去的人员中,对许多人来说,旅游只不过是进入日本的一个借口,打工挣钱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些人中超期不归者大有人在,非法滞留长达五六年之久的也绝非罕见。

 第二,就学型。[1] 这种类型的非法滞留者主要来自中国。他们是以学习日本语的名义进入日本的,按照所给予的就学在留资格,他们可以在 1 个星期内从事 20 小时以内的有收入劳动。但出于我们在前面曾提到的原因,他们当中已有很大一部分人放弃了学业成了非法就劳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在中国就学生中,一开始就是为了打工挣钱而来的人不在少数,从而使非法就劳者在中国就学生中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按日本入国管理局的统计,1993 年末在日本的中国就学生的总人数为 33317 人,占外国就学生总数的 75%,而其中已有18810 人已失去了合法滞留的资格,也就是说近 60%的中国就学生已经成了非法就劳者,他们在就学型非法滞留者中的比重高达 85%。

 第三,兴业型。这种类型的非法滞留者和非法就劳者主要以菲律宾人为主。按照日本的入国管理法,以兴业资格的签证进入日本的外国人,应属于具备从事艺术演出资格的人,因此在准许的滞留期间内,名副其实地从事这种工作并非属于非法就劳者。但问题在于以这种资格进入日本的人,虽然在本国经过考试已获得了职业资格,但到日本后她们绝大多数并非从事正常的艺术演出,而是在夜间俱乐部、脱衣夜总会当陪酒女郎或裸体舞女,事实上从事着与在留资格不相符合的工作,而且逾期不归者相当普遍。

 那么大量的非法滞留者在日本究竟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和工作呢,他们的境遇又如何呢?

 首先,从非法滞留者就劳的行业来看,男性主要集中在建筑、饮食、清扫、上下水道修理、

 搬运、铺路、印刷、装修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一般具有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点,故被日本人俗称为“三 K”行业(脏、累、危险三个日语单词发音字头的谐音)。在一般情况下,日本人特别是青年人只要能找到其他工作,都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即便是由于生活一时拮据,一些人不得不暂且为之,一旦有了其他的机会便随即离去。因此,这些行业长期苦于人手不足,这样,大量的非法滞留者便很自然地流入这些行业。但是,艰苦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也使这些非法就劳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必须时刻提防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危险,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受伤甚至造成终身残疾。而从女性就劳的行业来看,除了饮食、清扫等行业外,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色情风俗行业,对于她们来说苦累也许还好说,更主要的是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

 其次,从劳动报酬的情况来看,在日本外国人就劳者与日本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较普通。特别是在土木建筑、上下水道修理、搬运、装修等行业,非法就劳者的工资收入明显低于做同样工作的日本人的工资,一般仅相当于他们的 3/4 左右,而且许多人不能享受正常的劳动保护待遇。尤其是这些非法就劳者,由于失去了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条件,因此在同雇主发生争执时,完全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因此而受到雇主的欺负和虐待,甚至在无故遭到克扣工资的情况下,由于担心被解雇而有苦难言,不敢提出申诉。

 最后,由于非法滞留者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不便。他们经常受到社会歧视,许多人在无人介绍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住处和工作,为此他们不得不借助于中间人,从而在经济上必须支付相当数量的费用。尤其是非法滞留者无法加入医疗和各种社会保险,这样一旦生病和受伤,处境十分悲惨,这方面的实例可以说举不胜举。总之,非法滞留者们虽然用血汗换得了一定数量的金钱收入,但在身心上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则是难以衡量的。

 三

 防止非法就劳对策的加强及其无法解决的问题

 大量非法就劳者的出现是在日本经济出现空前景气的背景下形成的,然而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他们的存在失去了“意义”。1992 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形势的恶化,先前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很快被另外一种局面所代替,企业由于业务数量的减少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社会的就业问题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为了缓和雇佣形势,开始拿非法就劳者做文章,相继制定和加强了一些新的防止非法就劳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鉴于非法滞留者和非法就劳者主要以旅游等名义进入日本的这一基本情况,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外国旅游者的入境审查和管理,要求入国管理人员严格查看外国人所持证件,仔细进行询问,一旦有可疑之处便拒绝其入国。同时日本政府还无限期地中止了与伊朗的相互免

 签协议,以控制来自该国的非法就劳者和非法滞留者的增加。

 第二,加强了对日本语学校的监督、管理和整顿,实行了日本语学校的认可制度,对多次出现非法滞留者的学校给予警告以至责令其停业招生。同时加强了对外国就学生的入国前审查,在年龄、学历、经济担保等方面规定了新的条件,特别是修改了日方经济保证人制度,规定年薪收入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日本人和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日本人不能担任外国就学生与留学生的经济保证人,同时还在原则上规定,一个日本人只能承担一个外国留学生的经济保证人。此外还缩短了就学签证的更新延长期限,并对就学生实行了出课率管理制度,拒绝给那些达不到规定出课率的就学生延长滞留期限。

 第三,入国管理局不断地加强了对取缔非法就劳的宣传,以各种形式告诫日本的企业和经营者不要采用非法就劳者,同时还加紧了对非法就劳的调查和揭发,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非法就劳者比较集中的风俗行业进行搜查,一旦发现有违法事实便依法加以制裁和惩罚(1990 年日本修改了《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增加规定了所谓“非法就劳助长罪”这一新的罪名,规定对犯有此罪的人判处三年以下的徒刑或 200 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非法就劳对策的实施和加强对防止非法就劳者和非法滞留者出现新的增加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从日本入国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来看,这两年非法滞留者的人数也减少了一些,但总的来说效果并不显著。1993 年非法滞留者的总数为 298648 人,1994 年为 293800 人,仅比前一年减少了不到 5000 人。大量的非法滞留者之所以选择继续停留在日本国内,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日本,事实上已与日本社会产生了短期内难以解脱的瓜葛和联系。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几种情况。比如,一些非法滞留者已同一些日本人形成了事实上的婚姻关系,甚至有了第二代。按照日本法律,日本人的配偶有在日本定居的权利,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履行正式的婚姻手续,这样就要求非法滞留者方面必须先离开日本,在本国重新办理婚姻和申请进入日本的手续。但是事实上由于他们在日本...

相关热词搜索: 日本 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