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条螟发生与防治
高粱条螟的发生与防治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高粱、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现将有关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高粱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通称高粱钻心虫,是为害高粱、玉米的主要害虫。
识别:
成虫
雌蛾体长 l4 毫米,雄蛾体长 l2 毫米。头胸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复眼黑褐色,下唇须较长,向前下方直伸。前翅灰黄色,顶角显著尖锐,外缘略呈 l 直线,顶角下部略向内凹,翅外侧有近 2O条暗褐色细线纵列,中室外端有 l 黑色小点,雄蛾黑点较雌蛾明显,外缘翅脉间有 7 个小黑点并列。后翅色较淡,雌蛾近银白色,雄蛾淡黄色。
卵
卵粒椭圆而扁平,约 l.3 毫米 times;O.7 毫米,表面有微细的龟甲状纹。初产乳白色,渐变黄白至深黄色,卵粒多排成人字形双行重叠的鱼鳞状卵块。
幼虫
初孵时乳白色,体面有淡褐色斑,连成条纹。幼虫体长2O~3O 毫米,有冬夏两型。夏型幼虫胸腹部背面有明显的淡紫色纵纹 4 条,腹部背面气门之间,每节近前缘有 4 个黑褐色毛片,排成横列,中间两个较大,近圆形,均生刚毛。近后缘亦有黑褐毛片 2 个,
近长圆形。冬型幼虫于越冬前脱皮后,体面各节黑褐色毛片变成白色,体背有四条紫褐色纵线。
蛹
体长 l4~l5 毫米,红褐色或暗褐色,有光泽。腹部 5~7 节各节背面前缘有深褐色不规则网状纹,末节背面有两对尖锐小突起。
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在高粱、玉米茎秆内越冬,也有少数在玉米穗轴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春季多在心叶期产卵,夏季则在玉米抽穗期产卵。初孵幼虫爬行迅速,高粱和玉米苗较小时,被害株呈现枯心。被害茎秆内常有数头至十多头幼虫蛀食茎秆组织,并多作环状蛀食,植株易被风折。
一、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在化蛹前将玉米、高粱的秸秆高温沤肥或作为沼气原料,消灭越冬虫源。
二、药剂防治。l.每亩用 25%广治乳油对水 5O 千克于心叶期喷雾。2.用有效成份 O.2%的辛硫磷毒土,在高粱的心叶期施于心叶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高粱用药要注意安全,敌敌畏和敌百虫对高粱敏感易发生药害,不能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 高粱 防治 生与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建设四害防治设施工作实施方案2021-10-06
- 防治“跑官要官”问题研究2021-11-03
- 电力物资防治商业贿赂的思考2021-11-04
-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2022-02-22
-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2022-03-13
- 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总结范...2022-04-22
- 猪常见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2022-10-23
- 声音发生与传播2021-09-16
- 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022-03-18
- 何兹全先生与李庄精神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