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农”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一个近乎没有答案的问题。所有试图为“三农”开药方的人,都不得不面对人多地少的资源制约。
但如果我们能放宽眼界,将“三农”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考,情形就会完全不同。“三农”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劳动力过剩。但劳动力也是资源,只要为劳动力找到出路,就等于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办法。资源总是稀缺的,在中国看来是过剩的、不可能完全消化的劳动力,放在整个全球经济大循环中,就可能变得不再过剩。环顾全球,像中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固然不少,但像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地多人少的国家也很多。资源有了互补性,就有了优化配置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输出劳动力上想办法呢?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在农业领域展开跨国劳务合作,让中国的农民租种外国的土地呢?
实际上,东北地区的农民和俄罗斯之间已经有了类似的合作。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量土地闲置,而中国农民又素以吃苦耐劳著称,两相合作,不仅使俄罗斯赚到了地租,也使中国农民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类似的合作,完全可以推广到别的国家。
这不是天方夜谭。限于国界障碍以及福利制度,要上述国家接受低素质的移民很难,但如果不涉及移民,接受佃农合约就要容易得多。我们既然可以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自然也可以直接出口廉价劳动力。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出口农民,但也可以理解为进口农地,不管怎样,都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
这也不是通常的劳务输出。一般的劳务输出,都是以工资合约的形式,而农民的输出却不然,最好的合约安排,可能不是工资和约,而是固定租金合约或分成合约。在佃农历史上,农民与地主的确以这后两种合约为主。
安排农民出国种地,不仅可以解决过剩农民的出路问题,还可以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那就是由中国农民租种国外闲置的农地,生产的粮食可以返销中国。出口农民的同时,也进口了农地,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举两得的安排。
在国际贸易史上,商品贸易总是相对地容易,而要素流动就比较困难。而在要素流动中,又以劳动力的流动最难。原因不难理解,任何涉及人本身的安排,总是有着种种经济之外的难处。
可幸的是,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规则是鼓励商品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这就使以上的安排不仅划得来,而且行得通。
当然,纵使在全球化的时代,政治的壁垒也依然存在。所以,要达成以上的合作,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相关的国际合作,必须由中国政府和目标国政府先行达成某种政府间的协议,构建一个合作的制度框架,扫除跨国交易的种种障碍,确保合约的签订与履行能够顺利进行。之后的事,则完全可以交由农民、企业和外国农场谈判解决。一旦合作的大门打开,强大的需求一定可以推动相关的合作大量开展。
关起门来看“三农”,三农就是一个死结;只有打开国门看“三农”,以全球化的目光寻求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才能柳暗花明。
相关热词搜索: 三农 角度看 全球化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2021-09-14
- 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2021-09-18
- 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2021-09-19
-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2021-09-21
- 实践“三个代表” 解决“三...2021-09-22
-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2021-09-22
- 三农问题:挑战与应对2021-09-24
-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加快...2021-09-24
- 实习报告(八)有关三农问题2021-09-25
- 实习报告--有关三农问题2021-09-25
-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doc2021-08-28
- 从法制角度看档案中介服务业...2022-01-01
- 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状况分析...2021-11-09
-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文化思想...2021-11-09
-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2021-12-20
-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2022-04-04
- 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与启示2022-04-04
- 员工全球化时代企业管理沟通...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