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开,经过一年的试点,已初步建立了农村税费征管的新秩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沉重的村级债务是制约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农村债务形成的原因,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办法,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来之不易的成果。
农村债务虽然不是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带来的,但村级债务制约着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尤其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给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带来更大难度。目前,村级债务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八十年代未至九十年中期,为了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硬性达标,而上级配套资金十分有限,大部分依靠乡村两级自筹,而筹资渠道主要是向农户集资和向银行借贷。因“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在乡村债务中所占比例最大。
村级兴办企业亏损形成的债务。部分村组为了壮大集体经济,靠借贷和集资兴办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等众多因素导致企业亏损,以致于资不抵债形成的债务。
完成各项税费和集资任务形成的债务。税费改革前,农户的负担项目非常多,除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还有各种集资摊派,村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只有向银行和民间借贷完成各项税费任务,长此以往形成的债务(农户欠集体,集体欠银行)。
公用经费支出形成的债务。一是村级为支付代课教师、护林员、防疫员工资形成的挂帐负债;二是一些部门达标升级订阅报刊杂志、会议费、办公经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造成的负债。
当前,搞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笔者认为,对核实后的村级债权债务,要积极稳妥地逐步化解,具体化解方式要实事求是、灵活多样,要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完善制度,锁定债务。首先从完善制度入手,锁定村级债务,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一是通过加强群众监督来健全财务管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二是严肃化债纪律,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财务预算的控管和公开力度,通过制度约束达到锁定老债,不发生新债的目的。
盘活资产,偿还债务。对村集体拥有的企业、基地、闲置房产等固定资产和“四荒”等资源,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村组债务。
削减高息化债。为了解决过去因借贷完成税费任务、发工资、保运转和兴办企业等借欠的高息借款,要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出面协调,经双方协商,可从借款之日起,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同档利率,由乡镇农经部门确认后统一换据,过去已付息的高出部分,可以用于抵冲本金。村组要根据各自偿还能力,制定可行的化解债务的办法,同时,村组今后严禁高息借贷。
清收债权化债。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拖欠集体的款项,要根据不同对象和性质,分别采取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等多种办法进行清收。一是对农户的税费尾欠和集资等欠款,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经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扣除不合理的部分,促其主动偿还。对暂无还款能力的或一次性交清有困难的,可由村与农户签订还款计划,分期偿还。对确实无能力偿还的农户,绝不能采取司法强制手段逼债和组织小分队上门强征、强要、强抢实物;二是对国家干部、村组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的欠款,要限期清收。对有还款能力而拒不还款的单位和国家干部职工,可申请法院依法清收。对单位和个人长期占用集体资金和资产谋取私利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发展集体经济化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是化解村级债务的根本措施:各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化解乡村债务的能力。
落实减免政策化债。对不符合政策的债务,要予以核销(尤其是改革前向农户强行集资摊派的不合理负担),不得再向农民追缴,对符合减免规定的税费尾欠,要给予减免,对确无还款能力的特困户,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政策规定实行减免缓,以从实际出发搞好乡村债务的化解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债务 化解 有效途径 乡村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1956年债务,阅读答案.doc2021-09-08
- 消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调查...2021-09-24
- 论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法律地位2021-09-24
- 乡镇债务源于政府体制2021-09-26
- 对化解乡村债务的思考2021-09-26
- 如何破解乡村债务难题2021-09-26
- 谁应当为村级债务买单——对...2021-09-26
- 中国农村的基层政府债务危机2021-09-27
- 乡村债务对农村持续发展的影响2021-09-27
-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2021-09-19
- 构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2021-09-26
- 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化解土地...2021-09-26
- 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是化解农...2021-09-27
-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制度2021-09-28
- 化解同学之间矛盾方法2021-09-28
- 农村矛盾纠纷怎么化解2021-09-28
- 预防和有效化解妇女群众矛盾...2021-12-03
- 组建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信...2021-12-05
- 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化...2021-12-05
- 做好工会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2021-09-20
- 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2022-01-31
- 某县加快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2021-08-27
-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助力...2021-08-27
- 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夯实乡...2021-08-27
- 学生作文《乡村秋天》2021-08-27
- 关于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几点思考2021-09-11
- 乡村教师国培培训总结2021-09-13
- 乡村财政如何改革2021-09-26
- 乡村民主的作用及其有限性2021-09-27
- 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2021-09-27
-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