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第九车厢

发布时间:2021-09-28 11:24:51 浏览数:

 第 第 9 车厢

 【俄】米哈依尔·托多尔诺夫

  我要坐 15 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我买的是第 2 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 9 车厢。买了第 9 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进了前一节第 9 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 8 车厢后就是第 9车厢,谁会想到第 9 车厢后还是第 9 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 9 车厢车票。

  列车在下一站火车停了 3 分钟。买第 9 号车厢车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 9 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 1 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旅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 1 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 9 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这趟列车有两节第 9 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 9 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一节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了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 9 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有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笑!我们第 9 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删减)

 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 50 字)

 3.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第 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2、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3、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5、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的问题。

 ②判断问题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关热词搜索: 车厢

相关文章: